淨空法師 

世間事遇到了,我們做,就是修福。做事的時候不要怕吃虧,多做是多修福,這有什麼不好?做的時候不要執著,不要放在心上,心裡面一點痕跡都不露,如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: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這才是真正的福報,就把福德變成功德了。如果心裡常常想:「我已經做了多少事情。」這就是世間法,是有漏的福報,得的果報很小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 

三時繫唸佛事,從淺處看,是孝道的顯示,儒家所講的「慎終追遠」,效果是「民德歸厚」。這是良好的教育,教導我們孝親、報恩,這是德行之根本。自古以來,中國人就注重孝道,特別著重祭祀祖先。在「古禮」裡面,對於祭祀很慎重,禮節相當繁瑣,其用意非常之深!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摘錄自宣公上人《春日蓮華》 

業是一種最公平的懲罰,墮落不墮落,乃由感情來分別。只知有情,不知有智這種人,將來一定墮落在三惡道中,這是毫無疑問的。你存什麼心,就到什麼道中去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"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",財富從哪裡得來的?

財富是果報,果必有因因是什麼?因是財布施,捨財得福。

我這個命中是貧賤命,哪來的財?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開示精選

佛經是佛所說的信佛、學佛,而至成佛的方法。方法無邊,所以佛經的數量和名目也很多。在我們這裡,最適用和最通行的,則有《華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》、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、《心經》等。 

誦經的起源,出於印度釋迦佛的時代。當時的佛經,既沒有印刷本,也不用抄寫本,都是靠著以口傳口地口口相傳,所以,要聽佛的弟子們代佛說法,往往是聽他們將所曾聽過而已熟記的佛經背誦出來,自己要想熟記某一部佛經,也得下工夫把它背誦出來,到後來,誦經便成了學習佛法和宣傳佛法的基本工作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 

佛教只說結緣了業,那是指結善緣了惡業,沒有「了緣」的說法。

結緣的意思,是對沒有善緣或善緣不足的人,使他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世法的幫助和佛法的引導,大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摘錄自宣化上人講解《法華經‧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釋》

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老和尚:留在這個世間只為幫助苦難眾生

我在早年時候,青少年時代,許多人給我算命,我這個命是非常可憐,貧賤的命。貧賤是什麼?乞丐的命,貧,沒有財富,賤,沒有地位,貧賤到極處就是乞丐。命裡沒有財庫,無論幹什麼你都賺不到錢,命裡沒有。也沒有壽命,壽命只有四十五歲,這個我都相信。我相信壽命只有四十五歲,因為我們家裡,家譜都在,諸位可以看到,我的祖父,我知道的,我祖父四十五歲過世的;我一個伯父,我父親的哥哥,四十五歲過世的;我父親也是四十五歲過世的。那個時候我想這可能是遺傳的關係,怎麼三代好多個人都沒有過四十五歲,大概我也過不了,所以我相信。二十六歲接觸到佛法,這是個轉機,但是我不相信我能長壽,所以我把我的時間表就定在四十五歲,認真努力的幹,我想求生淨土。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印光大師

手書備悉。世間愚人,不知因果。見為善而得禍,便謂善不可為。見作惡而得福,便謂惡不可戒。不知禍福之來,有近有遠,遲早不定。

近則人俱得見。遠則或隔生隔若干生,非具宿命通者,不能悉知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我們如何挽救宗教?必須要宗教回歸到教學。要知道,經典不是念的,為什麼?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他沒有寫過一部經典。經典怎麼來的?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,弟子們在一生當中,接受過釋迦牟尼佛的教誨,從記憶當中,也是會集,請阿難尊者複講,大眾在一起來聽,看阿難講的有沒有錯誤,五百阿羅漢做見證,把它寫成文字流傳給後世,這是經典的由來。


 
我們就明白了,經典是教我們明理,教我們守規矩,教我們怎樣生活,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工作、待人接物,提升自己的靈性,佛是教我們這些,沒有教我們唸經,更沒有教我們超度。超度是要把自己真實的功德,對社會、對一切眾生真實貢獻的功德,迴向給你的親人,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是這種方法超度的,沒有經懺佛事,這理上都講得通。所以這些我們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覺悟。


 
我們每天教學,每天在一起學習,經上所講的道理變成我們的思想、我們的見解;經典裡面許許多多的勸告,都變成我們自己生活行為,它對我們的貢獻太大了。我們從經典當中學習會做人,會做一個好人,自己會做了,影響到我一家,我這一家是真正幸福美滿的家庭,這幸福美滿是佛教給我們的。再推廣,我們有個和諧的社會,有個和諧的世界,那諸佛菩薩對於世界、對於人類有真實的貢獻,一點都不假。佛教如是,其他宗教亦如是。宗教與宗教之間互相學習,只有互相學習才能夠提升自己,就像中國儒跟道接受佛法,學習經典,提升我們本土的文化,一個道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星雲大師 

有時候別人碰我們一下,「哎喲!好痛!」肚子餓了,「啊!好餓哦!」知道痛、知道餓,雖然不是悟,但也是一種明白。日常生活裡,我們感覺到快樂、悲傷,能辨別好事、壞事,瞭解善的、惡的,這種分辨、知道,雖不是覺悟,總也是體會。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日

宣化上人 講於萬佛聖城

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堪作佛」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疾病與業障

◎一九八五年七月三十日 宣化上人開示 

凡是惡疾,如瘧疾、癌症等,都有鬼在後面支配著,令人體內五臟錯位,四大不調,都是業障鬼在作怪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談 - 癌症病人康復的原因

大家很清楚李木源居士,那就是一個很好的樣子。他在十年前得癌症,他現在那些報告都在 ,他照的X光片好像有三十多張,他都拿給我看過。五臟六腑裡面都有癌細胞,醫生告訴他的壽命只有三個月,頂多六個月,那真的是沒救。他能夠萬緣放下,後事都交代好,一心念佛,也不看醫生、也不吃藥,等往生。他心理健康,情緒穩定,用這個力量把癌細胞消滅,用這種力量恢復身體的正常。醫生講是奇蹟,我們看不是奇蹟,很正常,念頭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理。所以死,真的講癌症不會死,癌症為什麼死?嚇死的。我說的都是很有道理,你知道這不是假話,都是被嚇死,你說冤枉不冤枉?所以病不會死人,死的都是被嚇死。自己感覺很恐怖,天天畏懼,天天怕死,天天唸著死,他怎麼不死?他當然會死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世間有三種人不生病,要知道最高明的大夫,是可以令人不生病,這大夫才高;病了給他治病,不算高明。如何能叫一切眾生不生病?佛是大醫王,佛有能力。

這三種人是: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:不要去積蓄,積蓄的財是死的,佈施出去是活的! 

「代眾生苦」,這一點非常重要,能不能做成功關鍵在這一句。我們縱然富有,我們把生活水平降下來,多幫助別人。

古代的帝王,這講上古,堯舜禹湯的時候,他們的物質生活都很簡單,全心全力為人民服務,他們真做到了。他不是自己不能享受,代眾生苦,你看范仲淹,他有那麼大的收入,他為什麼自己不享受?養三百多家,不是代眾生苦嗎?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這句話是不是叫我們不要執著,但也不要因無所執著而冷漠消極,應該提起智慧心、慈悲心、菩提心?

師:一進農禪寺的門,在照壁上就可見到這句話。它本是《金剛經》中的句子,六祖惠能未出家之前,聽到有人誦讀這個句子,當場若有所悟而決定出家求道,往湖北黃梅見到五祖弘忍,半年之後,聽五祖講《金剛經》,一聽到這句話就豁然大悟,可見這個經句在禪宗是多麼的重要。很多人認為無我、無心、不動心大概就像木頭、石頭、植物一樣吧!如果真是如此,釋迦牟尼成佛之後就不要說法度眾生,禪師們悟道之後也不該再弘揚禪法了。事實恰巧相反,釋迦牟尼佛成道時只有三十多歲,接下來花了四十多年的時間說了許多法,度了很多人,使佛教流傳到今天,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。可見不動心並不等於木頭、石頭,它的意思是不住心,《六祖壇經》中也談到無住無相無念,二者大同小異。「無住」是什麼呢?就是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,牢牢不放。比如受了打擊,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擾,那叫心有所住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 佛學問答 

◎ 如何懺悔業障?

無論過去、現前,我們都曾造過很多業,譬如,譭謗別人、侮辱別人,這是言語的造作,殺生是身體的造作,所謂「身語意」三業的造作。而懺悔不是在佛菩薩面前說出自己所有的過失,求佛菩薩原諒。章嘉大師說,懺悔真正的意義是「後不再造」,知道過去已經做錯了,從今以後,不再重犯,這是「懺悔」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 

現在科學家很難得,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,提升了我們的信心。科學家告訴我們,宇宙之­間沒有物質,物質現象是什麼?是我們的意念累積連續產生的一種幻相。物質為什麼有固體­、有液體、有氣體,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固體像泥沙、石塊、石頭,科學家發現了,是因­為我們意念波動的速度比較慢,就變成石頭、變成泥沙這種物質的狀態,固體狀態;如果頻­率快一點,它就變成液體,像我們動物這個肉體,這也是物質,但是沒有固體那麼樣的堅硬­;再快的,就變成氣體;最快的就變成電磁波,光波、電磁波這一類的。所以一切物質現象­都能回歸到光子,就是能量,能與質的互相轉變,這是早年就被科學家發現了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平時我們對他人的祝福或者是詛咒,是否真正會影響他人的幸福與不幸?譬如有人,如果下了幾天雨,就口中有詞說:大雨下七七四十九天才好,遇到旱情的時候出現,就說大旱九十九天才好。請問這樣會有報應?

答:有報應,這個因果報應道理很深。因果報應什麼時候有的?宇宙有的時候因果報應就有,佛法跟我們講宇宙怎麼來的?一念不覺宇宙就現前。在覺的時候宇宙有沒有?有,不現前,佛法講隱現,覺悟的時候十法界隱了,不是沒有,不現前。可是有一念心動的話,這個動就是不覺,它就現前,十法界依正莊嚴現前。實在我們用惠能大師兩句話講最好懂,覺的時候這個十法界依正莊嚴是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十法界依正莊嚴本自具足,沒現前。一念不覺就是第五句話說「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,萬法就是整個宇宙,這個現象發生。所以佛法講宇宙之起源是覺跟迷,一念不覺是迷,「迷唯一念,悟止一心」,一心就覺悟了。這一念迷了,什麼境界出現?實報莊嚴土出現了,諸佛如來的淨土,這裡面有現象,但是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如果迷得再深一點,起了分別,就落到十法界去了,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。如果迷得更重,執著現前了,一有執著六道就出來了,六道,執著裡面有善有惡,善就現三善道,惡就現三惡道,就這麼來的。所以這是因果,一念不覺是因,實報土現前是果,因果這個道理可深!

起心動念就是因,會不會有果報?人要是這樣的祝福,他有福報,詛咒他就有惡報,沒有不報應的。這個起心動念,這是在造因,因要變成果當中有緣,他遇到了緣,果報就現前。緣還是念頭,善惡的念頭,如果善念先起來,就先受善報,惡的念頭先起來,先受惡報。所以佛教導我們,我們要細心體會,認真去學習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,你懂得這個事實真相,你對於善的境界沒有貪戀,不會起心動念,對於惡的果報現前也不害怕,處事待人接物用平常心,平是平等心,平等心就是清淨心,一切人事物不要放在心上,這是正確的,這是真正的幸福美滿;絕不要跟人計較,那是錯誤的。與人計較都免不了分別執著的過失,你沒有分別執著哪來的計較?誰吃虧?虧是自己吃,別人決定不吃虧,為什麼?與別人不相干。你能夠真的是障礙別人,那佛就能成就別人,佛為什麼不能成就別人?你要懂得道理,整個法界是你自己變現的。你求觀音菩薩,你求阿彌陀佛,你求藥師如來,這些佛菩薩全是你自性變現的,自性求自性!佛跟我們講真話,所以跟你講的是自性佛菩薩,唯心淨穢土,什麼都是自作的,自作自受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宣化上人 開示

剛才許教授講:「世界的宗教,有獨神教、多神教、全神教。」但是沒有講無神教,也沒有講有神教。何謂神?聰明正直謂之神。

什麼是佛?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李炳南居士 

問:是否一切鬼神皆有五通。若然因何不能自度或度他,而要法師(超度)呢?(莫我虛)

答:神鬼通力,有幾種並不一定,且尚有大小之別。要知度之一事,更有超升與出世之不同,然此二者,俱非五通之力所能作到,仍以業力為之主體,惡業墮三途,有漏善生人天,若論出世,只有佛法,故必賴法師。縱世間六道升沈,在即墮之後,善種未起現行之前,如墮深淵,必賴船筏,乃可出之,佛法者實筏也,其法有轉業之力,故現苦亦須賴之解脫也。(李炳南老居士《佛學問答類編(通問第一之一)》)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請問老法師有沒有方法可以使我快速脫離這些困難?

淨空法師 答:凡事都有因果,世出世間聖賢都常常教導我們,每天要反省、思過,能把過失改正過來,一些困難全都化解了。在現前社會,像你這種情形的人一定很多,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就遇到不少。也有很多人來找我,我就送一本《了凡四訓》給他看,確實有效果。不但他自己依教奉行,全家都做。三年之後,有了效果,他的困難漸漸化解,慢慢能夠穩定,最後一步一步興旺起來。所以他看到我,對我非常感激。我說你不要感激我,這是你自己真正回頭是岸,真正懂得因果報應。你能夠把你的惡業化解,這是你自己的功德,你自己的成就,我只不過是把這本書介紹給你而已。所以只要你能信,真正肯信,依教奉行,沒有不能改正的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

人生雜誌編按:讀經是親近佛陀教法的方式之一,讀經有什麼好處呢?聖嚴法師認為讀經有六大功能:可明心、解義、修定、弘法、護法,以及超度與祈福。讀經不僅可以成長自我,還能發揮教化、弘法的功能,是自利又利人的修持法門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佛世時,有一長者名賢護,好仰佛德,故領五百長者跪迎佛陀至摩羯陀國;佛為賢護長者說,「有大病箭,世間合集,斯苦甚大」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:如何讀誦佛教經典才能受益

我講過很多次,早課就是提醒自己。提醒之後,你這一天要照做,要落實。你早晨那支香就沒有白點,點這支香,是我自己這一天,處事待人接物要如法,如法就是持戒。也要勸人守法、守規矩,你這一支香就沒有白點。勸人家種善因,斷惡修善,這是供花,這個花沒有白供。所以這一些表法,都是提醒自己,自己要做,要勸別人做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弟子的母親患有自閉症,一直是由善良、正直的弟弟專門照顧他老人家。弟弟曾經請教老法師如何幫助母親,師父開示說念一千部的《無量壽經》迴向給母親。但弟弟認真讀完一­千部之後,母親的症狀好轉的有限。


淨空法師 答:那你就再念一千部,既然有一點好轉,這已經開始好轉,那後面這一千部效果就會更好,然後你再念一千部,決定有好處。

為什麼?這裡頭有個道理,你自己有真實功德是你母親給你的,你母親不生病你就不念了。你為什麼能夠念個三千部,五千部,一萬部?是由你母親生病你才念的,母親是這個功德。



《地藏經》上你看光目女為什麼能把她的母親度化?是因為她母親墮地獄,她才認真念佛,才念到一心不亂。一心不亂就等於成阿羅漢,真的證果。那是真誠心,她得的成就,她母親­給她的。她母親不墮地獄,她保險證不了果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沒有解脫有六道眾生,六道眾生內有煩惱習氣,外面有五欲六塵的誘惑,起心動念善惡交雜,所以世出世間聖人設教就非常重要,如果沒有好的教化,確實是惡多善少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開示

我們想誦經、念佛給別人迴向,這有功德,是不是真的有功德?我們拿什麼迴向?為什麼天天迴向、常常迴向,還有很多冤親債主跟在身邊?古人迴向有效果,今人迴向好像效果不彰­。

只有在大型法會當中,那個集體的力量能產生效果。集體力量何以能產生效果?你說幾百人當中,總有一、二個真修行的,我們就沾他的光;如果一個真修行的都沒有,效果就很有限­,這個道理不能不明白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主講 - 學佛釋疑176 (02/11/2007)

問:末後問題,請問用什麼方法能把電視的節目改一改,把那些不健康的電視連續劇改成對 國家、對人民、對教育有利益的節目,能不能不讓這些不健康的作品在電視上播放?

答:這是正知正見,但是現在很困難,為什麼?電視台的老闆他只看到利,只看到個人的利益,沒有想到會傷害別人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 兒女發心捨壽給父母,父母能得的到嗎?

淨空法師答述:

能不能得到是在心地清不清淨,真不真誠,古大德給我們講「誠則靈」就有感應,不是真誠到極處,那是有口無心,那個不靈,真誠到極處有感應。而且你捨壽,你那個壽裡頭也有問題,壽裡頭有吉凶禍福,有人壽很長,但是活得很辛苦很受罪,你要把這個壽捨給你父母,讓你父母年歲大多受一點辛苦,那就錯了。如果你有福報,你有聰明智慧,那個好啊!由此可知還是要靠修行,不真正斷惡修善,那個壽捨了之後,父母也很難過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一定要自己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以真實的功德迴向給父母。再能有這個願心讓父母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,這都是分別執著,感情啊!父母如果真正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作佛,早一天去好啊!何必一定要把他拖在這個地方受苦受難?這些道理都要通,都要懂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

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、還願、發願。

受報是在過去所做的,不管今生、前生、過去無量生,做了任何事,這一生之中只要因緣成熟,就要接受果報;做了好事受福報,做了壞事受苦報,一直到成佛為止都在受報,因為從無量劫以來跟眾生的關係,恩恩怨怨糾纏不清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今生,每一個你見到的人都是業力感召而來,都是你的冤親債主,你要友善地對他,不可生怨恨心,如果他做得不對,一定是你欠他的,你有機會還債,你該很開心。

如果你心生怨恨,那麼,下輩子他一定要償還你,怨怨相報何時了,如果你還想繼續輪迴,只要怨恨對方就好了。如果這一輩子,你曾經怨恨過別人,那麼你要懺悔,如果你想念某個人,你要給他頂禮,如果你喜歡某個人,你要告訴他,你欠我的,我不要了,如果你臨終的時候,想不起一個人,那麼,你可以去極樂世界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真正優良的作品,本可利益廣大群眾,如果加上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限制流通,著作者所修的屬功德或者是福德?

淨空法師答述:

這個確實是個嚴重的問題,而著作權就是所謂的智慧財產權,著作權我是這兩年才知道,是聯合國搞出來的,就是教科文組織,他們搞出來的。這實在不是好事情,為什麼? 真正善心人士目的都是希望教化眾生,希望引導社會大眾趨向良善,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沒有版權,沒有著作權,總是歡迎翻印。人家印我的東西,自己感覺得很榮耀,為什麼? 他瞧得起我,他流通我的東西,他很尊重我,都是感到非常安慰,沒有不歡迎人翻印流通的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

現代人最割捨不下的不外乎感情問題,當自己不斷地付出,卻又收不回來時,就會感到十分不甘心、不情願。其實,寶貴的人生經驗都是從吃虧、挫折、失敗之中得來的,如果已經為對方付出很多還是失戀了,卻仍一心想再把對方追回來,這等於是緣木求魚。就像賭輸的人心中不服氣,老是想翻本,錢輸光了就想辦法再借,借了再賭、賭了又輸、輸了再借,就這樣愈陷愈深而無法自拔,這種行為實在很愚蠢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虛雲老和尚開示:

不講別的,主講貧窮布施難吧。

佛弟子行菩薩道,布施為六度之首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摘自:清淨的智慧﹝說病苦﹞證嚴法師 慈著

有人問:師父,我感覺病情愈來愈糟,怎麼辦?

上人答:沒有什麼好憂慮的。生死、死生,從佛家的觀點來看,每個人的生命過程都有一種「分段生死」;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

日前,在幾位師友的閒談中,說到今日時局的緊張、人心的沈悶、人性的墮落,無不同聲悲嘆。其中有人以為,今日的佛教中若能出現幾位具有神通的大德,我們的社會人心,必將大大地改觀。筆者對此因有所感,而寫下這麼一篇文字,以便求正於諸位讀者師友之前。

所謂神通,在佛教的解釋,應該包括凡聖共有的五通及聖位獨具的六通在內。五通便是神足通、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和宿命通。這五通,外道凡夫都可以禪定的工夫修煉得到;六通者,以此五通,再加一個漏盡通便成。也就是說,前五通的境界,在六道眾生之中,無論學佛與否,只要下了禪定的工夫,到了相當的程度之後,便可求得,所以上至天神,下迄人及畜生,都可能得到若干神奇之力,故在我們的歷史乃至當今的世界上,往往會產生一些神奇古怪的現象,尤其是在半開化或 近乎原始形態的一些區域中。可是這在佛法來說,雖然承認它的存在,也可以證明它的存在,但卻不以為那是人生自救的最好出路。換言之,有了前五通,只能在三界生死之中顯顯本領,卻無法跳出生死的大海一步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

「情」是什麼?「情」就是感情,可以分成親情、愛情、友情和道情四個類別。佛教雖然要人離欲、萬緣放下,但並不是要人變得無情,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,還沒有達到阿羅漢、佛菩薩解脫的境界,所以有凡人的感情是正常的。

在這四種感情之中,父母對兒女的情是最純粹的,只有付出,不求回報;朋友之間的友情則是道義關係,俗話說:「君子之交淡如水」,所以並不像親情或愛情那麼強烈;而道情則是指修道人之間,互相關懷、勉勵、協助的感情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

人人都有願望,但不一定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。願望會落空,是因為通常我們都只重視眼前的一個小點,例如心中想要得到一朵花,一旦無法順利獲得,就會認為自己的願望落空而覺得沮喪。其實,如果沒有花,能得到一枝草也不錯;即使沒有花、沒有草,能得到一根樹枝也很好;就算什麼都沒有,我們的心也不要受影響。

事實上,要為他人、為眾生所發的願,才能叫做「願」。如果只是為了滿足一己的私心,則只是一種貪念,而建立在貪念之上的願望,當然很容易落空。既然真正的「願」是為了眾生而發,而眾生是無窮無盡的,所以我們的願永遠都不可能完滿。就如佛教所說的「虛空有盡,我願無窮」,一直到成佛為止,我們的願都不可能全部滿足。因此,願只是一個方向、一個希望,指引我們不斷地往前走而不偏廢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慧律法師

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訪廣欽老和尚。老和尚問他說:『你有沒有在修行啊?』

居士回答:『有啊!我每天早上拜佛一個鐘頭,晚上也拜一個鐘頭,每天要拜佛好幾百拜,唸佛好幾百聲。』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出自淨空法師《地藏經講義》

接觸佛法之後才明了,才懂得這個道理,努力斷惡修善。我在沒學佛之前,一般人給我算命,都說我活不了四十五歲,我自己也相信,我一點都不懷疑。為什麼?照自己以前所造的這些業,怎麼可能長壽?沒這個道理。所以四十五歲那一年害一場病,我也就不看醫生,也不吃藥,跟李木源一樣,壽命到了,醫生只能醫病,不能醫命,念佛求生淨土。念一個月,病就好了,也就沒事了。我們回心轉意,把自己的智慧,這一點點能力、身體完全奉獻給佛菩薩,為佛菩薩工作,不為自己。佛家講乘願再來,我們把業力轉變成願力,不必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來,不必了。現在把業力換成願力就行了,就是乘願再來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現在我們懂得念力能量之大不可思議,這講的什麼?講的迴向功德不可思議。迴向是我們做的,他沒做,但是我們的心清淨平等,我們意念集中,迴向給他,他真能得到。我修的功德­跟他修的就沒有兩樣,只要他能夠接受,對他就大幅度的提升。

這裡頭有個非常重要的信息,那就是阿彌陀佛他將他自己本願功德迴向給我們,有我在其中。我怎麼沒有感受到?他真的給我了,他的那個信息傳遞我確實收到了,收到自己不知道。­這什麼原因?自己有業障。我們把自己的業障清除,阿彌陀佛的信息你就全都收到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

菩薩不是高高在上的「神」,而是常以凡夫的形相,在世間隨緣化眾的修行者。

所以,「菩薩」主要是發了菩提心的眾生,而不拘於特定的形相,凡能已發「願斷一切惡,願修一切善,願度一切眾生」的菩提心者,便會誓願學習慈悲與智慧的菩薩行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,他是三步一拜,拜到五台山,走路大概要走兩年多的樣子。所以這麼長的時間、這麼遠的距離,難免不生病,路途上確實生過兩次病,在曠野連村莊都沒有,自­己病倒了。這個時候有個乞丐來照顧他,跟他住了十幾天一直到病養好,老和尚繼續去朝五台,這個乞丐就走了。第二次生病又遇到,又是他,也是得他的照顧,老和尚問他叫什麼名­字?他告訴老和尚,他叫文吉,文章的文,吉祥的吉,他名字叫文吉。問他住在哪裡?他說我就住在五台山,五台山的人都認識我,你到那邊去問他們都知道。老和尚到五台山拜了文­殊菩薩,頭一樁大事就是找這個乞丐,兩次救命,沒人曉得。結果以後有個出家人告訴他,那是文殊菩薩化身,他恍然大悟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夢參老和尚開示

大家要知道,能遇到佛經,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,不然遇不到。所以你遇到了,就生稀有想。現代印刷術很發達,到處都有佛經;假使沒有原始的經本,還拿什麼去複印啊!怎麼能印得出來啊!現在的寫作文章,不能算是佛經,你要怎麼對待,我沒意見,佛也沒有說。我所指的是大藏經,那是諸佛之見。至於後人的知見,他寫得很多,那是他的知見,不是佛的知見。我們皈依佛的人,學的是佛的知見,你還沒有這個智慧抉擇,也不用批駁他,你批駁、辯駁,他也不接受,大家更增加煩惱,但是你要知道恭敬法寶。

你知道法寶難得到什麼樣子嗎?以前我們中國有三大高僧,到印度去取經得到成就的;去的人很多,有成就的只有三位。大家都知道唐僧,就是玄奘法師。還有,唐僧之後的義淨三藏法師。還有,玄奘之前的法顯法師,那是最早的,法顯法師八十歲才到印度去取經,他回來之後翻了很多經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聖嚴法師開示精選】別衝動情殺

人的佔有欲是與生俱來的;若只有愛而沒有佔有,就是神仙了,那是宗教的大愛,是講奉獻的。男女的情愛是排他的,有人就是自己沒法佔有,天下人也別想。

自古就有的殉情故事,成為東西方文學作品裡美麗的題材,像是「梁山伯與祝英台」、「羅密歐與茱麗葉」;但是,文學作品很少表現無法佔有就殺掉對方的故事,因為不美,而且殘酷!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星雲法師

有人說: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。佛經上也說:“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。”所謂結緣,就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關系和良好的溝通。

人生最可貴的一件事就是“結緣”,為了我們自己的生活愉悅,也為了大家的生命快樂,廣結善緣實在重要。那麼,怎麼樣才能廣結善緣呢?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聖嚴法師開示精選】如何面對意外的生離死別 

每當發生天災人禍,造成意外傷亡,當然是令人悲慟的事;但活著的人,除了哭訴及怨天尤人之外,應該還有很多事等著完成。 

面對生離死別,人們之所以如此哀傷,主要是不瞭解人是為何而生的。依佛法的認知,人來到這個世間,有兩個任務:一是還債受報,償還過去多生之中恩怨情仇的債務,接受福報與苦報;二是還願發願,人們在過去無數世中曾經許過的心願,必須逐一完成,在受報還願的同時,也可繼續發願。當在這一生中的債務及願心告一段落時,便算任務結束,就可以安心的離開世間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 

當我在指導禪修時,會鼓勵禪修者在任何情況下,都要保持內心充滿喜悅,這在佛教中稱為「隨喜」──隨境而喜、隨事而喜、隨人而喜。其實,這並不容易,因為賺錢、升官、生孩子、娶媳婦、抱孫子時,一定可以隨喜。如果家中發生不順的事,或者聽到背後有人批評、指責你時,還能隨喜嗎?孔夫子說:「聞過則喜,知過必改。」聽到別人說你的過失時,還會歡喜,這是不簡單的,即使是修行人,雖然不會形之於色,也不會去反駁對方,但內心有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點的波動。

不能隨事、隨人、隨時而有喜悅感的話,倒楣受損的是自己。因為人家已經跟你過不去了,你還跟自己過不去,這不是很愚蠢嗎?不如將念頭一轉,自然可以體驗到「心淨國土淨」了。譬如夫妻吵架時,如果某一方能心存隨喜,以喜悅的心,感謝有機會來關懷對方,這個架自然就吵不起來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根松成林曲傑嘉才仁波切:佛法說戒煙 

許多人不知道煙的由來,認為佛陀的五戒中沒有煙戒,所以抽煙應該沒什麼關係。其實吸煙的危害遠勝於殺、盜、淫諸罪。今天這裡有七位吸煙者,所以我就給大家講講煙的由來,你們要好好聽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:拆穿詐騙集團謊言 

詐騙集團無孔不入,天天有人受騙,甚至有人被騙走退休金,實在很可憐。詐騙集團不只利用貪念,還會假裝是親人被綁架,利用親情來詐財;如果你識破他們,他們還會反過來詛咒你,實在很氣人,面對他們設下的騙局該怎麼處理? 詐騙集團實在太多了,連我都遇上了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:用佛法來幫助別人,結真正的善緣! 

佛教中有「結緣」的說法,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支持、協助,共同走上良善、光明的道路,所以「廣結善緣」其實就是「普渡眾生」。但是,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來與他人結緣呢?無論是用物質的援助或情感的關懷,只要不離開佛法的精神,都是與眾生結緣的方式。

一般人多半是用物質來與他人結緣,但如果懂得佛法,便可以用佛法來協助人、勸勉人,希望他們以後也可以用佛法來幫助自己,這才是最好的幫助方式。因為,如果只依靠別人的幫助,那是不可靠、不長久的,就像生了病只會不斷地去看醫生,卻不願調整自己錯誤的生活習慣,那是無法真正痊愈的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末法惡世時是一個無明五慾熾盛與人性墮落的時期,國外流行音樂團體、美少男、美少女,一團團的來台灣撈錢,這種世間明星以宗教狂熱式的傳銷方式,經過商業式的商品包裝來傳入年輕人的腦海中,就會造成宗教狂熱式的追逐與崇拜,這正是時下年輕人追星族之特點。

 
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:再親愛,一定要別離 

天台智者大師說,「臨終在定之心,即淨土受生之心也」,這兩句話很重要。他是再來人,他是往生淨土,我們《淨土聖賢錄》裡面有他,《往生傳》裡頭也有他。生離死別,沒有人能避免,所以「臨終心定」這種功夫,平常要培養!平常要是不培養,我們的心定不下來,臨命終時怎麼能定下來?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有位勤政愛民的國王,有一天出宮巡視人民的生活。一到城中,他放眼望去盡是漂亮的樓房和熱鬧的市集,心想:我的國家真的很富有,百姓也都過得很好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【我愛你,對不起,請你原諒我,謝謝你!】 

我們用意念能控制所有的物質,包括自己的身體,身體是物質。好的念頭、善的念頭,身心­健康。

疾病從哪裡來的?疾病是不善念頭生起的。我們學佛的知道得更清楚,比科學還要清楚,科­學家沒發現。這病裡頭有很多冤業,這個科學家沒看到,冤親債主找到身上來。科學家只知­道意念能控制,沒想到冤親債主,這是他沒看見的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1、你知道修大福報不一定要花錢嗎? 只要用你的善口說一句好話助人,看到人家做善事,發個隨喜心、贊嘆心,令對方成就,都是修大福報;乃至勸導別人發心種福田,自己也同樣得福報。

2、你知道貧窮可以賣掉嗎? 想賣貧窮就是要布施,因為會窮就是前世慳貪不舍。布施就是在播種,沒播種怎能有收獲?布施功德以供養三寶為第一,因三寶是世間最大的福田,能普利群生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南懷瑾 

經懺彰顯了孝道思想 

盂蘭盆會,不只為了超薦此生父母,而是推及七世父母,甚至遠至千生萬生都在超薦之列。但是大家要注意,佛說是靠得道的人來超度,所以替人家做這個法會時,沒有道也要有道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 

信願持名就能往生,真信真願,真信,我一絲毫懷疑都沒有。所以心裡有疑惑,要多聽經,­多聽經什麼好處?聽明白、聽懂了,疑惑就沒有了,叫破迷起信,幫助你建立信心。只要有­真信真願,你就取得往生的條件,最忌諱的是懷疑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 

問:有句玩笑話:“心臟本來就是偏一邊,所以偏心是正常的。”但是子女對父母來說,就像自己的手,手心手背都是肉,怎麼可能偏心呢?這中間有什麼道理? 

聖嚴法師答:偏心是正常的,就看我們自己怎麼想。舉個例子,我曾和一位父親及他的兩個兒子談話,這對兄弟年齡相差四歲,弟弟已經結婚。從談話當中知道,這位父親用弟弟名字中的一個字,和自己名字裡的一個字,組合起來成為公司的名稱,而哥哥的名字卻不在裡頭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 

我們要知道身體不是我,身體是我所有的。放下對身體的執著,這是歸納起來的第一類,要

真正能放得下,不要被身體欺騙。身體怎麼欺騙你?身體有了病痛,不舒服了,你找種種方­法去對治它,把它治好,這就是你沒放下。真放下怎麼樣?真放下根本不理它,不理它,它­就不害病,它真的就沒有病,這個很奇怪。你要是真搞明白,你就不奇怪。為什麼?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佛跟現代科學距離三千年,三千年前沒有科學技術,佛怎麼知道的?佛用禪定。禪定有淺深

不同,深,深到究竟的底面,深到最後是什麼?是自性本定,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,「何期­自性,本無動搖」,這是自性本定。入定定到自性本定出現,一切明達,全通了,自性裡面­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全都透出來。你才真正知道,自性裡頭本自具足,具足無量智慧,具足­對整個宇宙點點滴滴沒有一樣你不知道,這叫大徹大悟。徹是徹底,悟是明白了,徹底明白­了,沒有一樣你不知道的。這個不是學來的,自性裡頭本有的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 

學佛的同學最重要是建立堅定的信心,你一定要相信,相信什麼?

 

相信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­,我們遇到障礙、遇到困難,佛菩薩自然來幫助你化解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 開示 

聖賢人教我們,好的事情要隱藏,不要讓人知道,你這個善就愈積愈厚;惡的事情要宣揚讓人知道,別人知道了,輕賤你,責備你,你這個罪就報掉了。所謂是“重罪輕報”,罪報掉,好!

現在人不一樣,行一點小小的善事,巴不得人家知道,到處宣揚;人家看到他,稱贊幾句,善福立刻就報掉了;造的惡深深地隱藏著,不讓人知道,結果惡愈積愈厚,善沒有了。這會招來什麼樣的果報,我們想想就明白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傳喜法師 

我們現在坐在法堂裡,請問你以後成佛了,能不能看到今天坐在法堂裡的你?能看到的。

成佛的人是可以超時空的,是全能的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淨土法門:願力超過業力,命運就轉變了,業障消了,習氣改了,身體的病痛也變好了

我們今天學佛功夫不得力,原因在哪裡?禁不起魔來干擾。魔,五陰是內魔,外面才有天魔。佛在《八大人覺經》說,魔有四類,第一是五陰,第二是煩惱,第三是天魔,第四是死魔。除了天魔是外面的,其他的都是我們本身的魔障,你能不能克服?換句話說,我們的業障、病痛,甚至短命,這都是屬於業障,能不能克服?不能克服,道業就不能成就,被魔牽著走了。我們要問:能不能克服?給諸位說,決定能。我平常勸初學佛的人,最好先把《了凡四訓》念三百遍,原因就是叫你瞭解這個事實真相,明白這個道理。命運有,業障也有,但是可以改變,袁了凡先生是以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改變他自己的命運,延長他自己的壽命。他的壽命,孔先生算他只有五十三歲,他活了七十多歲,這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的效果。改了,改的幅度不大,改得小,改得也很苦,他有收穫。還有比那個方法更妙、更殊勝的,那是什麼方法?佛經上常講「菩薩乘願再來」,你乘願再來,總得到西方極樂世界成菩薩之後,倒駕慈航,到這個世間來,那沒錯了,那是成就的人。實際上,如果我們現在發願,我們的願力超過我們的業力,願力起作用了,業力就不起作用,換句話說,這就是乘願再來,所以不需要到極樂世界乘願再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我們日常生活中,身口意三業在有心無心之間,不知做錯了多少事情,說錯了多少言語,動過多少妄念,只是我們沒有覺察而已。所謂“不怕無明起,只怕覺照遲”,這種內心覺照反省的工夫,就是懺悔。

懺悔在生活上有什麼作用呢?它能幫助我們什麼?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告訴諸位,鬼神真有。跟我們生活是不同維次空間,我常常講就像一個電視螢光幕一樣,不同頻道,但是他在一起。我們看不到他們,他們也看不到我們,可是信息 是相通的,為什麼?靈性是一樣的。所以他的維次比我們高,他能看到我們,我們看不到他;他維次比我們低的,他能感應到我們,我們也能夠感覺到他在現場。但 是我們彼此確實有時差,不一樣。
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摘自淨空法師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義》

  現代人不相信因果報應,不相信有鬼道,不相信有地獄道,把這些東西完全廢除了,以為這是迷信。到底是不是迷信,到底有沒有,我們姑且不論;單單講教化人心,我們覺得那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,勸人為善,勸人不要造惡。所以在過去,在中國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城隍廟。城隍是什麼?是鬼道里面的縣市長,城隍廟就是縣政府、市政府,這裡面一定有十殿閻王。城隍廟裡頭有十個大殿,十殿閻王。十殿閻王就是《地藏經》上所講的,《地藏經》的變相圖,把《地藏經》上所說的統統塑造出來;在從前多半都是泥塑的。講到黑繩獄,都做出來了,你看那個小鬼抓住罪人,抓住他頭髮,一個小鬼在量,一個小鬼拿鋸子在鋸,刀 山、劍樹、油鼎。

  我們從小,大概三、四歲,跟著祖父母、父母,每年總要到城隍廟裡面去燒香、去進香,都帶我們去十殿閻王那兒去看看,印象深刻,影響一生不敢做壞事。想到什麼?真可怕!收到教育的效果,有什麼不好?勸善規過。你說他迷信,統統毀掉,那現在世間人怎麼樣?是不是比那個時代的人更有德行、更好?我們仔細去想想。所以新加坡,過去演培法師問我,問我贊成民主還是贊成帝制,我就直接老實告訴他,我歡喜皇帝,我贊成帝制。為什麼?皇上擁護鬼神,皇上擁護城隍、擁護十殿閻王,教化老百姓斷惡修善,洗心易行,孝養父母,尊重師長。那裡頭,你到裡面一看,你就學會了,不要人講。佛法用這些東西來表法。但是佛給我們說,佛是真語者、不妄語者,不誑語者,佛所講的話句句真實。十殿閻王,有!那個塑造是真的不是假的,我對於這些事情非常清楚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當你充滿慈悲心、包容心的時候,時空的能量會源源不斷流入你的身體;當你打開智慧之門,你獲得的能量將超乎你的想像。

當一個人真正發一個大的善願後,他會在瞬間得到無限的能量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佛在經典里面告訴我們,有情眾生這個相聚,都是緣聚緣散,都在一個緣上。

如果這個緣很重,這就變成一家,家親眷屬;如果疏遠一點,就變成朋友這一類的,關系就比較疏淡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夢:不能做得太深,深了,難以清醒; 

話:不能說得太滿,滿了,難以圓通;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從前佛陀在舍衛國時,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,於二十歲時領兵將父王罷黜,並且殺死了兄長祇陀太子,自立為王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原本我們都以為這個宇宙裡面,只有這個地球有人類、有生物、有動物,但隨著科學的進步以及許多人的遭遇,漸漸地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我們並非得天獨厚,我們有些人雖未見過,但也慢慢地相信有所謂的外星人了。

其實早在二、三千年前,當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,就已經告訴了大家,這個宇宙裡的眾生包羅萬象,除了佛、菩薩、聲聞、緣覺之外,在許多部經典裡都可以看到佛說的許多「外星人」,如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人非人等。這些到底是什麼樣的「外星人」呢?我們都未見過,也只能按照經、典簡單說明如下:(所謂的八部眾)



一、    天眾:指欲界之六天、色界之四禪天以及無色界之四空處天,因為身具光明、清淨、自在,又自然之果報殊勝,所以叫做“天”。
二、    龍眾:長身無足,是水屬類的王,有神力,能變化雲雨。(八部中之天、龍,因為神驗殊勝,所以又叫做“天龍八部”。)
三、    夜叉:與羅剎一樣是惡鬼的總名,但夜叉非常勇猛,會飛天鑽地,又專門吃人。
四、    乾闥婆:是一種香神,身上會發出香味,不吃酒肉,只喜愛尋香、聞香以資養陰身,不做任何他事,只是奉侍帝釋彈奏音樂。
五、    阿修羅:也是六道之一的眾生或神,容貌醜陋、脾氣暴躁,常和帝釋戰鬥,他們的果報很好,像天道又不是天道,有美女但無酒。
六、    迦樓羅:是一種巨大的金翅鳥,除了金色之外,還有種種寶色莊嚴,兩翅展開有三百三十六萬里!住在四天下的大樹上,常常口出悲苦聲,因以龍為食,先把龍吞進肚裡,然後再吐出來咬食。在吐出龍的時候,因龍還活著,由於痛楚難勘而發出悲苦聲。此鳥每次要吃一隻大龍王及五百隻小龍,臨命終時,因為龍的毒氣發作,使得牠痛苦萬分而不得不發火自焚。
七、    緊那羅:是歌神,和乾闥婆一樣奉侍帝釋,長得像人但頭上有角,因此叫做“人非人”,男的是馬首人身,很會唱歌,女的則長得端正,很會跳舞,因為身材比乾闥婆小一些,經常嫁給乾闥婆為妻。
八、    摩睺羅伽:是一種人身蛇首的大蟒神,是非人的一種,也是釋迦牟尼佛之眷屬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有一天,閻羅王升殿,鬼卒們一陣呼喊助威後,一個白髮稀疏的老頭兒,和一個年輕人被押上殿來,跪伏在公案前面。

「大人饒命呀!我實在是無辜的,不明不白的,被欽差老爺強捉來審判。大王,我太冤枉了,我還沒有把家財分配好,我還…..。」老頭兒看見閻羅王不但不知害怕,反而一連大喊冤枉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一、生氣一次,肉體要三天才能恢復正常,因為惱怒、煩悶等情緒,皆會使血液產生毒素,傷害的是自己的肉體。病皆從心出,所以不要生氣,不要煩惱,才能保持元氣。(生病時,要一方面看醫生,一方面放下身心,一心念佛,心清靜肉體自然就沒病)。

二、肉體雖是借用的(因肉體住在世間是有期限的),但亦要與他配合,才是真正愛惜他。心裡想的事、吃的東西、肉體所做的事…等,身心所做的一切事情皆要適當,皆不超出肉體的負擔才可以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半導體教父 張忠謀 生於戰亂

18歲上哈佛, 54歲才與台灣結緣

創辦全球晶圓代工龍頭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海濤法師 開示

口中有德,就是說話要留有餘地,不對他人施加“軟暴力”;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我們在用功夫修行的時候,你可以檢驗你的身心,有沒有特別專注一項。

我看見一個人,咱們不說他的名字、也不說人,就是現在的。他對佛,你說他信嗎?不信。你說他不信嗎?他持大悲咒。我一聽他念起大悲咒來,唸得我糊裡糊塗,我不曉得他念的什麼大悲咒。但是他幾十年就這麼樣念,活了九十多歲。他也吃肉,他不吃素,但是他臨命終時候非常的清楚,他九十三歲吧?他跟他的兒子寫份囑咐,他說我要死了,我要走了,我不吃了,你們幫助我請師父們唸經,只給我念大悲咒,不要念別的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人生旅途的包袱不應該越來越重 

魚和熊掌不可兼得,人生路上不可避免要有所選擇,有所放下。選擇是明智者對放棄的詮釋,只有量力而行,善於抉擇才會擁有更輝煌的成功;放下是智者面對生活的明智選擇,只有懂得放下,善於取捨才能事事如魚得水。學會選擇,懂得放下,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南山上有一座神廟,裡面供奉著一尊佛祖。傳說這尊佛祖非常靈驗,隻要信徒心誠意正的許願,佛祖都會大發慈悲,幫信徒圓他的夢。

有一個信徒聽說了這件事,他為了表現出虔誠的心,在佛祖誕辰時,親自背著三樣牲禮,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,準備在佛祖的生日時,向佛祖許願。



他爬過一山又一山,當汗流浹背時,他怕失了恭敬的心,說什麼也不肯放下牲禮,稍作休息;當身疲力竭時,他怕誤了生辰之時,說什麼也不肯慢下腳步,稍作停留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菩薩發宏願度眾生,清楚這些願行,都像空中的花、水底的月、夢中的情景一樣,不會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真的做了多少好事,積了多少功德。

菩薩進入眾生的夢中,與眾生一同做夢,所不同的是,菩薩在夢中知是夢,眾生做夢時尚不知是夢。一旦明心見性,大夢醒時,便知什麼也沒發生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1.人之所以痛苦,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。

2.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,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。因為你自己的內心,你放不下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什麼是緣?緣,就是不管你在地方,在什麼環境下,冥冥之中總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操控著你,讓你無法擺脫,無從逃避。即所謂的命中注定吧!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  師徒兩人,無事泡茶談天,因情人節剛過,便聊起這個話題。  

徒:情人是什麼人?

師:情人是愛人、是仇人、是陌生人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沉浮;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;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。

其實,生命就是一種緣,讓我們在緣分的天空下,守候真誠與善良,堅持期待與夢想,認真對待生命,認真對待生活,認真對待生存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壹、前言: 

目前很多人學佛總以為做好事,布施金錢,供養佛菩薩,參加法會就是學佛,上述的內容,就是修行,並以為做了善事就應該得福報,不受因果報應,保佑全家平安,事業順利,或者可以往生極樂世界「當菩薩」,甚至可以成佛,受世人尊敬,人天讚嘆。但是學佛真的就是這樣嗎?佛經上一再讚嘆諸佛菩薩本願功德,自古以來高僧大德也是常勸人發菩提心,依「信」「願」而「行」,老實修行。發菩提心有那麼重要嗎?而什麼是菩提心呢?學了佛為何會發菩提心呢?為什麼有些學佛者還會發不出菩提心呢?發了菩提心又為什麼會退縮呢?如何堅定菩提心的信念呢?本文提出一些個人觀察和看法,提供學佛者參考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道證法師 

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「摩囉那囉」,這句的意思是觀世音菩薩拿著一把金斧頭來考驗眾生的心,觀世音菩薩並不是一向都慈眉善眼的,他也是會拿著金斧頭來試驗我們的心。

譬如說你布施錢財,或是為人服務布施力量,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做的?是為了給人稱讚誇獎,表示你是一個好人,或真的發自內心的慈悲呢?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摘錄於 2004.9.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《學佛釋疑14》 

問:居士們平時為眾生誦經超度,若有唸錯字、漏字,果報是否墮地獄?

答:在這個時代,造地獄罪業的業因確實很多,也很容易,但是這樁事情不會墮地 獄。只要我們用真誠心、恭敬心去做,鬼神都能夠得利益。這是一樁好事,縱然是唸錯、念漏了,也沒有關係,因為你們不是出家人,不是專門做超度事業的,所以 這是可以的,放心去做,念熟了就不會有錯誤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一 切惡業裡頭是以殺生最殘忍,罪業最重。殺生,諸位要曉得,被殺的是弱小沒有抵抗力,絕對不是牠甘心情願被你殺的,雖然牠沒有能力抵抗,怨恨的心結是解不開的,冤冤相報,這個事情麻煩。你這一世殺牠,來世牠要是強大你弱小,牠來殺你,殺來殺去,生生世世,沒完沒了,苦不堪言。所以在《無量壽經》裡佛特別提出來,小小的怨都不結,就是微細的,心裡面有一點瞋恚、不高興的意思,最好都不要有,為什麼?因為它逐漸會增長,將來變成大的冤仇,這個冤仇會累到你生生世世往返的報復,那真是太痛苦。你們看看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,他講他過去十七世的因果報應,很慘,後來遇到佛法,學佛、懺悔,才能夠把恩怨、冤仇斷掉。如果 不遇到佛法不得了,一世比一世嚴重,不但自己造作罪業,還無故的要害許多眾生,累及別人,所以這個罪業是愈造愈重。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這是對自己無窮的傷害,能傷害到別人嗎?不能,所以傷害的是自己不是別人。自己要想學佛有成就,那是決定的障礙,業障,業障就是從這裡來的。

你要想真正懺悔消除業障,懺悔不是唸唸懺悔文業障就消掉,我心裡悔過了,悔過要付諸實現才能懺悔得掉。心裡悔過,還照做,那怎麼叫懺悔?懺悔的定義是後不再造。我知道悔過了,我以後再不造這個過失,這叫真正懺悔,業障才能懺除得掉。懺悔了,明天再幹,幹完了再懺悔,悔過又再幹,這一點用都沒有,這是自欺欺人,欺騙佛菩薩,這不可以的。所以要曉得懺悔真正的意義,真正的修法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海濤法師

有的人非常樂於助人,即使他沒有燒香念佛,就因為他沒有以自我為中心,無私奉獻,這就是菩薩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其實都在日常生活當中,大家都曉得《華嚴經》上五十三參,五十三參是什麼?

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,這段期間當中,你六根所接觸的境界就是五十三參,男女老少各行各業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恭錄自《淨土大經解演義》

「不綺語」,綺語是花言巧語,說的話很好聽,實際上是欺騙人。綺語的範圍包括很多,範圍很大。現在我想最普遍的,每天打開電視,你聽聽那些唱歌跳舞,那些什麼內容?在佛教都叫綺語,他所表演的, 他所有的唱詞,引誘你去幹殺盜淫妄。所以這個地方講,這要止、要禁止「前綺側乖理之惡語行」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一個修行人,遇到順境、遇到善緣不要喜歡,不要得意洋洋,這個不好,這不是處置好方法。好方法是如如不動,我們要做更多的好事。譬如突然發財了,好!要拿這些財多做好事,­不要自己享受。自己享受,福報不就享完了嗎?我用這個福報再培福報,讓我的福報永遠沒有間斷,這是處理的方法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索達吉堪布

特別是對父母雙親、久病患者等,一定要關心、照顧他們,三門盡力做利益事,如此功德不可思議。誠如阿底峽尊者所說:「對遠方的客人、久病的患者、年邁的父母等慈愛行事,與實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。」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

有人說供養佛菩薩,佛菩薩保佑我,這個觀念有兩種,真正明白的,這是正確的,不了解其­中真實義的那就是迷信。自古傳到今,現在明白的人不多,迷信的人很多,都把他當作神明­供奉、供養,他會保佑。其實他是真保佑,但是你不懂得。真保佑什麼?向他學習,這是真­保佑。他有大智慧,他有殊勝的理念,有很好的生活處事待人的這些德行、這些方法,有偉­大的成就,對於一切眾生做出了貢獻,樣樣向他學習,這就真的保佑。

我們供養阿彌陀佛,每天念佛、每天拜佛,如果不向阿彌陀佛學習,所得的好處很有限;如­果你供養他、禮拜他,真的想學他,那個利益就太大太大了。學到最圓滿,你就是阿彌陀佛­,阿彌陀佛就是你,你跟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,這個利益就無量無邊。所以對他不認識、不­了解、不透徹,你怎麼學他?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  

讀經目的是在得定,你要怎麼讀法?八萬四千法門,讀經是修定的一種法門。

恭恭敬敬的閱­讀,這一部經從頭念到尾,如果經的分量小,你就多念幾遍,念完從頭再念,你修定的時間­就長。分量大的,像《法華》、像《楞嚴》,一天一遍,那一遍讀得很熟也得要六個小時,­它分量大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  

出輪迴不是一樁簡單的事情,雖有善根福德因緣,菩提道上決定免不了魔來擾亂。 

魔,往往­都是你最喜歡的,你最愛惜它的,這就產生情執。它障礙你什麼?障礙你不能往生、障礙你­不能得定、障礙你不開智慧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之前和大家交流了許多關於藥師法門,尤其是在中醫這一塊。修行要記得,大道至簡,真正的道理是最簡單,而且也最容易用的。儀軌可以復雜一些,但道理一定要很簡單。如果講的很復雜,甚至自己都搞不懂,別人也聽不懂。那這個法,就沒有意義了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