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)

淨土法門:願力超過業力,命運就轉變了,業障消了,習氣改了,身體的病痛也變好了

我們今天學佛功夫不得力,原因在哪裡?禁不起魔來干擾。魔,五陰是內魔,外面才有天魔。佛在《八大人覺經》說,魔有四類,第一是五陰,第二是煩惱,第三是天魔,第四是死魔。除了天魔是外面的,其他的都是我們本身的魔障,你能不能克服?換句話說,我們的業障、病痛,甚至短命,這都是屬於業障,能不能克服?不能克服,道業就不能成就,被魔牽著走了。我們要問:能不能克服?給諸位說,決定能。我平常勸初學佛的人,最好先把《了凡四訓》念三百遍,原因就是叫你瞭解這個事實真相,明白這個道理。命運有,業障也有,但是可以改變,袁了凡先生是以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改變他自己的命運,延長他自己的壽命。他的壽命,孔先生算他只有五十三歲,他活了七十多歲,這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的效果。改了,改的幅度不大,改得小,改得也很苦,他有收穫。還有比那個方法更妙、更殊勝的,那是什麼方法?佛經上常講「菩薩乘願再來」,你乘願再來,總得到西方極樂世界成菩薩之後,倒駕慈航,到這個世間來,那沒錯了,那是成就的人。實際上,如果我們現在發願,我們的願力超過我們的業力,願力起作用了,業力就不起作用,換句話說,這就是乘願再來,所以不需要到極樂世界乘願再來。

我們這個地方發心,願力超過業力,就轉變了,業障消了,習氣改了,身體的病痛、生理變化也變好了。這些在科學裡面都講得通。實在講,病從哪裡來?病從胡思亂想來的。佛在一切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,心是主宰,萬法唯心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,「十法界依正莊嚴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我們身體是十法界裡面一個現象,這個現象是唯心所現的,我們生理種種變化是唯識所變的,「識」就是八識,我們叫八心王。我們的八心王壞了,變的這個身也就變壞了,這個身體就病痛,麻煩就來了。假如我們的心好了,它變的這個色身也就變好了,毛病就沒有了。心清淨,身就清淨,就是這麼個道理!所以深信切願,我們的心真誠、清淨、大慈大悲,這個身就改變了。本來有病,不要看醫生就好了,為什麼?它自己調整了。都是在心地上用功夫,求心地的真誠清淨平等,這樣智慧當然就生起來,這實際上就是佛經上說的,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。

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 (第二六五集)  1984/12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01-003-0265


淨空法師:如果願力超過了業力,業障病就化解了嗎?

下面是香港同修的提問,弟子在協會做義工三年多了(這個大概是我們會裡的義工),由於工作和家務,疏於聽經念佛,經年受病苦折磨,身心常處於恐懼和焦慮之中,這半年聽經之後,知道一切法無不是“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”。請問老法師,弟子想伏住對病苦的恐懼,是否先在家好好用功,等待稍能放下身心,再返回道場當義工,或者應在身體可以忍受的情況之下,繼續在道場工作?

  答:這個事情在家、在道場都可以,問題是你必須要建立信心,要發大願。願力超過了業力,你這個業障就化解了;你不能化解,說明你的業力比你的願力更大,那你就沒有法子了。講到修行一定要記住,我們這麼多年來,天天在叮咛,天天在囑咐,一定要把三個根扎好。三個根扎好之後,連你的冤親債主都佩服你、都尊重你。雖然來找你麻煩,他不會嚴重傷害你。他來找你是希望你真正用功修行證果,你就有能力超度他。如果你自己修行功夫不得力,你對他們是絲毫都幫不上忙,那他們的怨氣就會直接干擾你。人同此心,人並不是死了就沒有了,死了就沒有了,那就好辦。幾十年前我開始講經的時候就常常講,我們沒有成就,可千萬不能死,為什麼?死了就不得了,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,這才是正理。

 

  用什麼方法?在我們這種人業障深重,尤其生在這個時代,決定要靠念佛求生淨土,我們有把握往生,就是了生死出三界。把握在什麼地方?我們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就出不去,所以必須要學習著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。我來這個世間是旅行的、是作客的,這個地方是客棧,旅行的地方,不是我們的家,樣樣都要放下,不要執著、不要分別,這樣念佛我們就有把握了。要持戒,要學《弟子規》、學《感應篇》、學十善業,為什麼?這是做人的一個本分。無論在哪個世界,無論在哪一道,都應該要自己謙虛,尊重別人、敬愛別人,真正能做到捨己為人,有這麼一點德行才能往生。你要問為什麼?世尊告訴我們,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人都是上善之人,想想我們是不是上善?《十善業道》展開來對照對照,自己給自己打個分數,看能不能到九十分。大概到九十分,算是上善了,這才能往生。所以要認真用功努力。


眾生業重,如何轉業力為願力?

願力強業力則弱,業力強願力則弱,兩者成反比,進修佛道者,無非為轉業力為願力而努力,那麼,如果眾生業障深重該如何轉化呢?這是修行者面臨的一大考驗,只要是凡夫,各個都有自己的業障,現在引用佛經的修持法則,略引三點作為修道者共勉之:

一.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:業力就是我們行為的造作,行為是一股無形的力量,行為的威力可大可小,大之無外,小之無內,行為是不可思議的,只要我們以理性處置得很中道,行為是很慈悲的、智慧的、自在的、安祥的、光明的、解脫的。

行為若沒有處理得體,將帶來無限的貽害,使自己陷落痛苦中,接受一連串的不安,蒙蔽智慧,因而廣造無盡的惡業,致使沉溺萬丈業海中。

是故,修行者應該處處提醒覺性,令覺性覺照自己的念頭,勿隨念頭奔馳,當下明白自己的念頭是善是惡,了知善惡當體即空,如幻如化,當下即是覺悟,如是念念覺悟,即是念念菩提,學佛弟子,不怕念頭起,最怕覺悟自己的念頭太遲,依此進修漸入,機緣成熟,必得道果。

二.念實相、念法身、念真如:眾生始終不得證成菩提,不外乎念念世法,追憶五欲六塵之境,染境生心,業力相續不斷,是故,漂流三界不得歸路,現今既然修學佛法,就不應該如以往一般的追求世間欲樂,應該一心背塵合覺,痛下決心,浪子回頭,勇猛精進佛道,專心念實相、念真如、念法身,與其相應,涅槃解脫之道眾生太生疏了,六道路上走得很光滑,所以要加倍精神朝向實相、真如、法身之道而邁進,則能轉業力為願力。

悟新禪師云:「念念向本家,本家即心也;念念行吾道,吾道即性也,吾心性不二,佛祖更無差別。」

三.前面兩種修法著重理修,現在談及事修,何謂事修呢?就是將業力之心念轉增願力之心念,由衷懺悔,披陳發露自己無始劫來的業障,一絲罪因也不留滯,坦誠懺之,令自性清凈;同時,今後堅守如來聖戒,不犯諸惡,守戒如命,以戒度脫生死業海,如是懇切而悔之,再加上平常聽經聞法,念佛誦經,心念轉移,日久功深,必得轉業力為願力,是名為事修。

 

上面所敘述的三點,頻頻將業力轉增為願力,若肯精進勤修,道心堅固,因緣一旦成就,就如同瓜熟蒂落,業盡情空,到時候,一點頭一舉手都是願力所成就的功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