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淨空法師(淨土法門) (6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學佛答問 第 40 集

40-22【問】第四個問題,他說弟子從事於電影製作總監的行業,請教,下面有四個小問題,第一個是電影業對眾生的影響,弟子雖只負責製作,是否仍須負全部的因果責任?
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2集

  昨天講到經題,介紹了「地藏菩薩」,今天我們接著再介紹「本願」。題目對我們修學關係太大,必須要很清楚的理解。許許多多的同學們不能說他不用功、不能說他不精進,為什麼得不到成就?實在是因為對於心地寶藏沒有能夠真正認識清楚。世間人在過去無論是那一個行業,尤其是讀書人,佛法更是不例外;世法裡面重視立志,一個人沒有志向,他的一生奮鬥努力沒有目標,當然不會有結果。佛法講發願,發願跟世間人所講立志是同樣的意義,一定要發大誓願。我們的願為什麼發不出來?這個道理並不難懂。佛常常在經上作比喻,譬如一個植物,種子為什麼它不能夠發芽、不能夠生長?這個種子沒有放在地上。我們把種子放在桌子上、放在茶杯上,永遠不會發芽成長。所以願一定要有個依靠,依靠什麼?依靠大地、依靠心地。心地不明,願怎麼能生得出來?一定的道理。樹木要依靠大地它才能生根、才能茁壯,開花結果。
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玄義  (第四集)  1998/12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4-014-0004

諸位同修已經不是初學,我們一定要曉得,任何一尊諸佛如來、任何菩薩,到地獄去教化眾生都稱地藏菩薩,這個道理要懂,你才真正體會到「法門平等」,「萬法一如」。

如果在現前這個時代,任何佛菩薩到我們娑婆世界來作佛,名號都要叫釋迦牟尼,不能用其他的名號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玄義 第 20 集

佛家的修行,最重要的是「修觀」。修觀兩個字不好懂,現代的話說,修正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看法。我們過去對宇宙人生的看法錯誤了,「宇宙人生」要用「宇宙眾生」,意思就更清楚、更明白,對於宇宙一切眾生的看法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學佛答問 第 40 集

40-6【問】第五個問題,他說現在整個世界經濟不好,人民生活會愈來愈苦。如何幫助他們早日脫離困境,不因經濟問題還導致離婚等社會問題?

【答】這個事情在現在全世界每個地方都有,確實如你所說的,日子是愈來愈難過。原因是什麼?原因是一切眾生造作惡業不能回頭,如果能回頭就好了。愈是不好,人犯罪的心理愈容易造作惡業。所以內裡面有惡的習氣,惡習種子,外面有惡緣來招感,這是佛法為我們說明,世界為什麼會這樣的動亂。你要細細去思惟,它的原因就是我們這一代的人把聖賢教誨疏忽了。所以教小孩從小就教競爭,競爭提升就是鬥爭,這個社會怎麼能太平?競爭這個念頭決定是自私自利,決定是損人利己。每個人都懷著損人利己的念頭,不知道損人利己是罪惡、是錯誤,這個社會、這個世界就沒救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玄義  (第十八集)  1998/12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4-014-0018

第二種三昧,就是修行的方式是「常坐」。常坐也叫「一行三昧」,中國禪宗用的是這個。《文殊問般若經》,裡面說明也以「九十日為期,專緣法界」,用這個方法開悟的。雖然是常坐,也要有調身的方法,如果每天坐的時間太久,沒有活動,我們知道生理受不了,會坐出病來。

所以有些用功不如法的,坐到最後這兩個腿血脈不通,出了問題,腿要鋸掉。我們看到的,那是什麼?打坐不如法、不懂法,一定勉強撐持,到最後身體變成殘廢。所以禪堂裡面堂主,都是過來人,他懂得,他能夠觀察每一個人修行的狀況,遇到這些障難,他有方法來為你解決,來幫助你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玄義  (第十八集)  1998/12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4-014-0018


觀的功夫有三層:最淺的是「觀照」,再深一層的是「照住」,最高的是「照見」,這是觀照三個層次。跟我們念佛裡面講的功夫成片、事一心不亂、理一心不亂,我們名稱不一樣,事實境界是相同的。觀照就是我們淨宗講的功夫成片,照住就是我們講的事一心不亂,照見就是理一心不亂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玄義 第 14 集      悟道法師

這一生如果不能認真修學,這一生還是得不到結果,充其量會得一點三界六道的有漏福報,這是肯定會得到,要想在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就不可能。如果我們冷靜去觀察、細心去觀察,念佛往生的人,這些人在世間上好像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,沒有值得人讚歎的地方,好像非常平凡、非常庸俗,那是我們觀察不夠細緻。

他走了之後所示現的瑞相,我們從這個瑞相裡警覺過來,再仔細去想想他一生的行持,你會發現他行持確實與一般眾生不一樣。像孔老夫子所具備的五種德行,這是弟子們公認的,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,你用這五個字去觀察他有沒有?你會發現,這是庸俗之人,平常沒有值得人看,但是這五個字他真的具足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所以在《楞嚴經》上,一般都認為《楞嚴》是密宗必修的、禪宗必修的,好像淨土宗的經典裡面沒有《楞嚴經》。其實「大勢至菩薩圓通章」就是《楞嚴經》上的,還有「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」,但是很少人去念,一般人念觀音菩薩,都念《法華經》裡面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」,都念這個。

 

文殊菩薩,這是世尊命令他的,讓他替我們娑婆世界,特別是替地球上這些眾生,這二十五種法門給他選一種,文殊菩薩幫助我們選,選的是「耳根圓通」,就是觀世音菩薩,所以觀世音菩薩跟這個地方的眾生特別有緣分。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,最靈光的是耳朵,看看不清楚,聽得清楚,所以耳根比眼根厲害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談到作夢,這正好有個人,我們澳洲的悟平法師,她有個疑問來問我。她說如果有人說他在個人念佛當中看到師父上人,那就看到我了,告訴他要怎樣怎樣做,而不是當面向師父請示,這樣一個感應所得的啟示是否可信?她記得我從前講過這些事情,在講席裡頭講過,有人說他在夢中見到師父給他開示,師父上人說他沒有給他開示,弟子一直有此疑惑。這是她來問我的。

 

夢中會夢到人,這是什麼原因?是因為你想他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想佛就會夢見佛;想菩薩就會夢到菩薩;想你的親人,你就會夢到你的親人;想你的父母,會夢到父母;想你的小孩,會夢到小孩。會想到師父,都是一個道理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玄義 第 25 集

識是什麼?是分別、是執著,我們知道是這個東西。不曉得真正起作用的,是沒有分別執著,也沒有妄想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沒有了。所以諸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,他看什麼?他看你六根根性,你們是諸佛如來,個個都是。所以菩薩成佛,看到大地眾生統統都成佛了,就是這個道理。我們看諸佛如來都是眾生,為什麼?分別諸佛如來,執著諸佛如來,把諸佛如來看成眾生。

  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佛決定不敢輕慢一個眾生,佛的恭敬是平等的,對一切眾生平等恭敬,對一切眾生平等讚歎,對一切眾生平等供養,決定沒有差別,平等真法界。我們心不平,不平就有高下;我們的心不清淨,不淨就有貪瞋痴,有是非人我,有自私自利。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?自性裡頭沒有,完全從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,假的不是真的。雖然不是真的,它變現假的境界,讓你在假境界裡面受苦受樂,你感受有苦樂。人很少有不作夢的,夢從哪裡來的?心想生,夢是心想生。我沒有想這個事情,為什麼會做這個夢?你現在沒有想,你阿賴耶識裡頭有檔案。過去生中的事情,無量劫前的事情,或者這一生當中,從前所造的,夢中你不能控制你的意識而起現行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 第 51 集

【何況聞諸善事,念念修行。自然於無上道,永不退轉。】

  前面是有了覺悟的心,真心回頭,菩薩都幫助。『何況聞諸善事,念念修行』,這段是講學佛的人,前面所說的未必是學佛的人,這個地方是學佛的人。學佛人可貴之處是在念念修行,念念當中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,沒有證道之前;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學佛答問 第 30 集

【問】下面一個問題,聽說某處有災難,應保持什麼心態?是認為與自己無關,是眾生業因果報?或是自我反省,沒有努力認真修行,沒有給眾生帶來福報?
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 第 39 集

【如是善事,但能迴向法界,是人功德百千生中,受上妙樂。】
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 第 36 集

【遇先佛塔廟。或至經像,毀壞破落。乃能發心修補。】
  這段是教給我們修補舊的寺廟、塔像,功德超過新建。這個道理在哪裡?理甚深甚廣,在我們現在講,舊道場有它歷史的根源,有它文化的背景。他這裡面說了三個意思,第一個「人勝」,過去有很多人在這裡修行證果,我們走進這個道場,真的自自然然就起見賢思齊念頭,生起這個心,這個力量很大很大。像我們今天如果到廬山看東林寺,立刻就想到當年慧遠大師在這裡念佛、在這裡成就,尊敬的心、效法的心立刻就生起來,新建道場沒有這個能力,所以這是修舊的功德超過新建。第二個「令他起信」,這個道場源源流長,自古至今代代不絕,因為新道場建立,別人到那個地方去參訪,信心總不如舊道場的信心堅固。第三個「報恩」,報祖師大德之恩,祖師大德的道場要維護,我們今天到蘇州看到靈巖山的道場,就會緬懷印光大師的德行,這一定的道理。在海外這些弟子們,只要有機緣出錢出力,把祖師的道場恢復,報祖庭之恩。這就說明修舊的比建新的功德還要大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 第 36 集

【緣是國王等,於是最貧賤輩,及不完具者,發大慈心。】
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 第 41 集

【乃至草木沙石,稻麻竹葦,穀米寶貝,從地而有,皆因汝力。】

  地上這一些生物,地底下所含藏著無量的礦物,『寶貝』是礦物,都沒有離開大地,這些東西都是堅牢地神所管的,他有大力護持。他雖然能護持,可是親因緣還是眾生的業力,堅牢護神是增上緣而已;正如同諸佛如來對我們的教誨,給我們做增上緣,親因緣、所緣緣、無間緣,決定是自己造作;親因緣就是善惡的念頭。現在的科學家懂得,所有一切物質的現象它的基本元素,元素再分析,分析成分子、原子、粒子,分析到最後是相同,世間所有一切的物質現象是同一種東西組合,正是世尊在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「一合相」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 第 34 集

【是五無間罪,雖至極重,動經億劫,了不得出。承斯臨命終時,他人為其稱念佛名,於是罪中,亦漸銷滅。】

  這個註解很好一開頭「疑云」,大家聽了這個話會有疑惑,「無間業重,何得一人稱一佛名,即得銷滅耶」,確確實實是能夠叫人懷疑。我們從這個經一直講到此地,諸位就了解,能夠滅罪是你念頭轉,罪就滅了,念頭不轉,那就是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。這是註解裡面,一百五十一面第一行,最後這一句,《華嚴經》上說的。「《華嚴經》云,設聞如來名,及與所說法,不生信解,亦能成種」,這個利益在此地。換句話說,還是要墮,善知識提醒你,你自己要覺悟、要回頭,這時候的覺悟,就是跟到善知識一心稱念,這是真懺悔。最後一念你心裡面是佛,沒有其他的,萬緣放下,一心稱念,行!這滅罪。如果稱念阿彌陀佛,勸他往生,這一生造五無間罪業也能往生,這大善。為什麼一生造極重的罪業,臨終念阿彌陀佛還能往生?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 第 11 集

【或炒或煮,恣情食噉。計其命數,千萬復倍。尊者慈愍,如何哀救。】
  我們今天在飲食裡面,說吃肉沒有罪,這能講得通嗎?一定要覺悟!讀了這個經,了解事實真相,怎麼敢吃眾生肉?尤其是喜歡吃魚子,喜歡吃些小魚,一盤一碗裡面多少條生命?你說這個殺業多重?這一些被殺的眾生,牠的怨恨多深,牠甘心情願給你吃嗎?如果說甘心情願拿這個肉來供養你,那牠是菩薩,牠覺悟了,牠就不是眾生了。只要是眾生,你去抓牠的時候,你仔細觀察,牠逃命,牠不是甘心情願被你吃。你要殺豬,你叫豬來我殺你,我吃你的肉,牠是不是乖乖就來?牠一看到刀嚇得就跑,到處亂跑,牠知道你要害牠的命。牠被你抓到,被你殺了,這是牠沒有反抗的能力,你曉得這個怨恨多深,結怨成仇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地藏經 第 11 集

【羅漢愍之,為入定觀。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,受極大苦。】

  這是墮在地獄裡面。羅漢,諸位在此地想一想,他還要入定,他才能夠見到;他要不入定,他就見不到,這是定功淺者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