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經玄義 (第四集) 1998/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:14-014-0004
諸位同修已經不是初學,我們一定要曉得,任何一尊諸佛如來、任何菩薩,到地獄去教化眾生都稱地藏菩薩,這個道理要懂,你才真正體會到「法門平等」,「萬法一如」。
如果在現前這個時代,任何佛菩薩到我們娑婆世界來作佛,名號都要叫釋迦牟尼,不能用其他的名號。
諸佛菩薩沒有名號,名號是怎麼建立的?是因眾生根性不同而建的。為什麼一切諸佛如來,在此時此處成佛要稱作釋迦牟尼?此時此處的眾生,沒有慈悲心,自私自利,不知道愛護眾生,不曉得敬愛別人,所以名號要用釋迦。
「釋迦」是能仁,能仁慈的待人接物,是這個意思;此時此處的眾生心不清淨,濁惡到了極處,所以用牟尼,「牟尼」意思是寂靜。所以名號是因眾生而建立,不是菩薩喜歡這個名號,沒有這個意思。所以名號是度眾生的,度此時此處眾生。你就曉得任何人到地獄去教化眾生,都稱地藏菩薩,都是地藏菩薩的分身,如果我們發願到地獄度眾生,也是地藏分身。這在在處處顯示盡虛空、遍法界是一體,不但理上是一體,事上也是一體。大經常講「迷悟」,諸佛菩薩悟,就是悟這個事情,一切凡夫迷,也是迷這個事情。這樁事情沒有迷悟,理沒有迷悟,事也沒有迷悟,迷悟在人。我們對這個讚歎意思就明白了,這是特別的悲願,不忍心看到眾生苦,見到眾生苦,就得想辦法幫助他離苦得樂,所以地藏是「偏向幽冥界內」。
我們要問,地藏菩薩在幽冥界內度化眾生,人間來不來?「幽冥」指的是地獄道,其他道有沒有?幽冥界內都這樣慈悲,其他界內哪有不到的道理?就全都包括了。菩薩無處不現身,無時不現身,時時刻刻在我們周邊,我們是肉眼凡夫不認識,辜負佛菩薩的恩德,這是真的。從哪些地方能見到?如果從顯著的佛菩薩的形像,你見到佛菩薩的形像,佛菩薩就在;你看到佛菩薩的經典,佛菩薩也在;你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一些人,別人勸你行善,又何嘗不是佛菩薩示現?如果我們自己的機緣成熟,這就是經上所講的「冥感冥應」。我們的機緣成熟,確實很多人自己不知道,如果不是機緣成熟,你怎麼會遇到殊勝的緣分?現在人講「機會」,你怎麼會遇到這麼好的學佛機緣?從這些地方就知道,緣成熟了。而佛菩薩感應,實在講是不可思議!往往感應是佛菩薩不思議威神加持,加持在一個人身上,給你說幾句話,時間只有幾分、幾秒鐘,而那幾句話,說話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怎麼說出來的,那就是佛加持。這種情形,講經的法師大德這個感觸特別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