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峰三時繫念法事-第14集

講演時間:2003.05.31

我們講的寶池德水,介紹這一段,文念過了。這一段裡面重要的義趣,是「無老死苦」。下面我們分了兩個小段,「上明住處,此節明生處」。前面講的眾寶欄樹,這是地利之樂,那是我們居住的環境,七寶行樹。寶池德水,這是講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生處。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世間不一樣,我們這個世間是胎生,胎生很苦。西方極樂世界是化生,化生是變化的。

  「此土同居是有漏惑業所感」。此土是講我們這個世間,我們這個地球,這個地球是凡聖同居土。這個土從哪裡來的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「有漏惑業」,漏是煩惱的代名詞,有漏就是你有煩惱,你有習氣。只要你有煩惱習氣,你就沒有辦法離開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是有漏惑業所感。你看佛在許多經論裡頭告訴我們,真的是無數次,千經萬論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。

  六道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,所以佛說只要把見思煩惱放下,六道輪迴就沒有了。永嘉大師《證道歌》裡頭說得很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」,這個六趣就是六道輪迴,「覺後空空無大千」。六道輪迴不是真的,是你迷惑顛倒所現的夢中境界,但是你不知道是夢,你在這個夢裡頭要受。所以你造的善業,你在夢中享福,有樂受;你造的惡業,你在夢中受罪,你有苦受,你這個夢不會醒過來。到什麼時候醒過來?你把六道的業因,把它斷掉,果就沒有了。這個業因就是見思煩惱。

  見思煩惱裡頭一個,身見,執著這個身是我。你們想想看六道眾生哪一個人不為自己的身?行善為這個身,造惡也是為這個身,以為這個身是我,頭一個錯誤。所以,我常常勸勉同學,我們要真正想覺悟,想明瞭、明白,要從哪裡下手?頭一個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捨掉,你才能入門。自私自利這個錯誤的觀念,錯誤的行為,要不能徹底放下,你再好的緣分,你不能入佛門。這個佛門是什麼?佛的境界你入不進去。

  六道凡夫可憐!無量劫來在輪迴裡頭打轉,三善道的時間短,三惡道的時間長。你說為什麼?就是為了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害得你生生世世在三途苦報裡頭受罪。佛真是慈悲到極處,把這個事實真相、前後因果全都跟我們講清楚,講明白了,奈何不悟!什麼是悟了?把自私自利放下,這個人覺悟了。自私自利沒有放下,沒覺悟。裝得再像,說得天花亂墜,自私自利沒有放下,那不是真的悟;那是經教裡所講的世智辯聰,不是真智慧。真智慧他的觀念改變,這叫修行!錯誤觀念修正,起心動念是什麼心?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日常生活起心動念是這個心。

  這個心裡頭沒有自私自利。看到眾生苦就要去幫助他,全心全力捨己為人。你們看看釋迦牟尼佛是不是這樣的?捨棄自己的富裕的生活,捨棄自己的社會地位,捨棄自己的一切權勢。用這個身體,用他的智慧,幫助一切眾生覺悟,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,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幫助一切眾生轉凡成聖。他的所作所為一天到晚示現的是為人演說、犧牲奉獻,一點自私都沒有,一點自利都沒有。所作所為利益社會,利益一切眾生,這才能入佛境界。佛境界就是自己性德的境界,明心見性。

  凡夫、權小所以累劫修行而不能契入,原因在哪裡?自私自利沒有放下。是不容易。我們一般講劣根性太深,煩惱習氣太重,哪有那麼容易放下的!佛遇到這些眾生怎麼辦?不勸他放下,為什麼?沒有辦法,那是不可能的。勸他什麼?勸他造善業,不要造惡業,佛教這些眾生是教他五戒十善。目的不是教他出輪迴,目的是防止他墮三惡道。因為你的思想、言行不善,不善你要招感來生三途苦報,太可憐,太淒慘。你能夠斷惡修善,你持五戒修十善,你來生得人天福報;你不能放下自私自利,出不了六道輪迴,幫助你得人天福報。佛教化眾生確實應機說法,你是什麼樣的根機,什麼樣的願望,佛都能夠滿足你。這是說我們娑婆世界,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這裡不一樣。

  「彼土乃無漏淨業所成,又為阿彌陀佛願行之所莊嚴」。這個「之所莊嚴」就是加持,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阿彌陀佛無量劫的修行功德加持給你。你自己要修無漏淨業,你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再跟諸位說,你心裡頭還有一個怨恨的人,還有一個看不順眼的人,你不能到極樂世界。為什麼?那個心態是嚴重的漏,你不是無漏,你是有漏。有漏修淨業,這個業也就不淨,也就變成惑業。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不要看那些老太婆們念佛,臨走的時候往生那麼自在,你要仔細觀察她,她生前有沒有一個怨恨的人?沒有!為什麼?都一筆勾消了。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了,等我成了佛之後,我回來再度你們。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。

  我們修行最重要的,就是把這個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。有一個人不滿意,有一樁事情不愉快,全是障礙你往生,你心不清淨。這是說明往生難,一萬個念佛人只有一、兩個往生,道理在此地。他的煩惱沒有轉過來,只是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壓,硬把它壓下去不起作用。那要看你的運氣,到你臨命終時,最後一口氣如果壓不住,爆發出來了,這一爆發出來之後墮三途。

  所以平時要用功夫把這個轉過來,我不再怨恨,我要更加慈悲;他以怨恨心對我,我以慈悲心對他,我以感恩的心對他。那你要問,他對我有什麼恩?成就我忍辱波羅蜜,這就是恩。成就我持戒波羅蜜。怎麼說成就持戒?我對他不報復了,這是持戒,不殺生的戒,沒有報復的念頭。沒有瞋恚的念頭是忍辱;沒有報復的念頭是不殺生,不殺,持戒。成就你六波羅蜜,這不是恩惠是什麼?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,從此化解了,這樣念佛往生沒有障礙,這才真正能感得阿彌陀佛臨終時候來接引你。所以對這個世間有一樁放不下,都是你的麻煩。

  果然能夠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煩惱習氣不再起現行,這個人念佛往生平平安安、穩穩當當,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。所以極樂世界都是無漏淨業所成。無漏就是把煩惱轉過來,這一句話很重要。帶業往生,只能帶阿賴耶識裡面習氣種子,不能帶現行。現行是什麼?現在還常常發作,那叫現行,這個不帶。我們每天從早到晚生活工作,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修行,把從前毛病習氣統統都改正過來。從前我恨的人,現在我能愛他;從前我厭棄的人,現在我能幫助他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惟淨 的頭像
    惟淨

    宇宙人生 事實真相 (倫理道德 因果教育)部落格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