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)

《華嚴經》中,善財童子依文殊師利菩薩的指引,開啟了五十餘位善知識的參訪之旅。

當他的旅程進行了一半之後,他找到正在為大眾說法的大天,並向他請教如何學菩薩行、修菩薩道時,大天竟送他許多金色花朵,並且讚歎:「願意修學菩薩道的人實在太難得了,您是人中的白蓮花,可以饒益眾生,普照一切,令眾生遠離愚癡黑暗,得到救護安穩……」大天說著,便在身前變出種種堆積如山的珍寶,對善財說:「這些寶藏讓您供養如來、普施眾生!您問我怎麼學菩薩行、修菩薩道,我就教您『布施』之道,也希望您讓眾生明瞭布施之道。眾生藉由布施,學習『無貪』,自然能漸漸親近善法,培植一切善根福德。」

接著,大天便介紹善財去參訪下一位善知識――安住地神。當他來到摩竭國見到安住地神時,地神們以香風、香雨、音樂,以及滿山滿谷的盛開花樹、果樹歡迎他。安住地神告訴善財:「您來得正是時候!您想知道您擁有多少功德果報嗎?我可以變現讓您親眼看見。」善財恭敬地回覆:「如果可以看見的話,那就太好了!」

於是,安住地神以腳趾輕輕一點地面,突然之間,無量無數的寶藏從地下湧出,一望無際,安住地神讚歎:「這所有的寶藏都是您往昔以來所做的一切善根、功德、果報,不論您到哪裡,這些寶藏都是您的,也將一直跟隨著您,不會壞散消失。」接著,他又告訴善財自己如何觀察學習諸菩薩們的發願修行,並以此教導善財,再教他前去尋找下一位善知識……

可惜,我們沒有善財童子的因緣,可以看見自己累生累劫以來,到底存了多少功德存款,或者,到底負了多少債。然而,我們真的看不見,也感受不到嗎?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如果我們總是與人為善,跟人結善緣,那麼必然是到處逢緣的;如果我們總是處處方便他人、利益別人,那麼,我們所遇到的人,必然也會為我們設想。因此,我們的遭遇,其實也是我們過去功德存款的一面鏡子,映照出我們過去的是與非。

那麼,如何增加我們的功德存款呢?佛教中有七聖財的說法,如《法句經》中所說:「信財戒財,慚愧亦財,聞財施財,慧為七財。」即信、戒、慚、愧、聞、施、慧。聖嚴師父教導如下:

信,是信人、信己、信佛法僧三寶;
戒,是維持規律的生活,在語言行為和身體行為上不自害害人;
慚,是知道自己的行為應該更好而尚未做到,於是有慚於己,而力求改善;
愧,是能自省對於別人未能盡責負責,而覺得遺憾負愧,並盡力利他;
聞,是聽聞佛法和一般學問,養成隨時隨處博學多聞的習慣,拓展胸襟視野;
施,財富如流水,布施如挖井。井愈深,水愈多;布施的愈多,財富則愈大;
慧,若有智慧,則不但自己不起煩惱,而且能為別人解決問題。

以上,便是不同於世間財的七聖財,其中包含了功德財和智慧財,而如聖嚴師父所說:「財富有世間財、智慧財和功德財,若能三者兼備,一定平安、健康、幸福、快樂。」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