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人生緣生緣滅,這是一項非常微妙,難思難解,所以與大家分享這分「緣」,緣生時,其中就有非常微妙的法。
常常告訴大家,我們必定要相信因緣法,你即使因緣會合,各人與各人的緣都不同,我們就是大家在這個範圍之內,問你和你家人的緣,你和你周圍朋友的緣,你和你現在共住同修,人人的緣。
我想,每一個人都不同,就是在這種緣生緣滅之中,製造了人間多少苦不堪的事情,也就是因緣會合,成就了人人那分道業,所以「緣」真是不可思議。所以佛陀時時用譬喻因緣來說法。
五世母親
有一個兒童,年紀才七歲而已,一直在思考生命是怎麼來的,將來是要如何去?感覺到有疑問,和一般的同年齡的孩子,所說的話都不同。
有一天,向他的母親請求,希望能讓他去求法。母親萬般的不捨,卻也是讓她的孩子出去了。
童子到處找明師,幾天後看到已成阿羅漢的修行者,在深山裡修行,向這位修行者懇求:您收我當徒弟,這位修行者,感覺這個孩子很不一樣,歡喜接受,徒弟非常用功,師父說的話,句句都用心聽進去,深深去思考。
過了幾年後,童子在打坐時,師父看到這位徒弟面露著微笑,打坐完了,師父就問他說:剛才,你在打坐時,為什麼面露笑容呢?
童子回答:我在打坐中,看到我的五個母親,第一位母親生我幾天後,我就夭折了,她的心就很痛苦。第二位母親生我時,父母對這個孩子疼入心,幾個月的時間,這個孩子又再夭折了。我又出生時,經過了十年的時間,我又再夭折了。第三位母親情何以堪呢?第四位母親和孩子相處二十年,多麼多的盼望在孩子身上,突然間一場無常往生了,這位母親心如刀割針刺。第五位,我現在這位母親,我七歲時要求母親,放我出家修行,母親是萬般不捨。
二、三十年的時間,經過了五位母親這麼辛苦,這種累生世死,是經過了非常多的善惡緣聚,善惡緣散。
這師父就問他說,你現在怎麼想,童子回答:人生就是因為生死在拖磨,所以我不能戀著在這種,累世生死之中,我就要再更認真、用功。
這是一位小小年(紀)輕,才七歲的孩子想要修行,隨著師父在幾年的時間內這樣用心,在定中能夠看到五世的生死,體會這種善惡親緣的拖磨,這個因緣是為什麼呢?
請問各位,我們現在,我們能知道我們的父母嗎?他對我們是不是掛心呢?或者是我們的父母已經不在了,但是他往哪裡去呢?各人一條生死路,到底現在還在又是如何呢?人就是在生、老、病、死中,每一天這樣在過,無法體會到生命的深奧。
要如何能用,父母所生給我們的這個身體,我們要趕緊用心,我們此生有這個身體,我們要趕緊這一生,我們就要得到佛法來度我們,我們若沒有得到佛法,永遠就是這樣糊裡糊塗,從來都未曾想過,我是如何來生,我為何而活,很多人從不曾想過,所以我們現在有此因緣,要來探討生命如何來。
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如何來,最起碼我們還能知道,「一切因緣生」,與這對父母有緣生的,我們現在我們知道了,也知道有緣的父母生我們的身,我們應該將我們這個身體,如何利用於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