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這個路很長,不是一生一世,生生世世永遠不退,才能成無上道。
但是這一生勤奮修行,來生能不能得人身?得人身能不能聞佛法?聞佛法能不能遇善知識繼續修行?都沒把握。
自己心裡總要明白,別人事情可以暫時放下,自己這樁大事可馬虎不得,如果有疏忽,真的是一失人身萬劫難復。
五戒十善要從心地上用功夫,才是真的,形式上持戒,心裡妄想分別執著,煩惱習氣還沒放下,那就沒有把握了。
往生淨土,經論說得很多,心淨則佛土淨。心是不是真清淨?心清淨的相是什麼?自私自利的念頭少,名聞利養的念頭少,五欲六塵享受的念頭少,貪瞋痴慢的念頭少,叫煩惱輕,智慧長。
清淨心,清淨行,跟淨土就起感應。能不能做到?生活在世間,學佛的人多,得清淨心的人有幾個?
真正得清淨心一定沉默寡言,六塵境界一定是少接觸,沒有必要確實他不接觸,養淨,一看就曉得有功夫。還是心浮氣躁,貪瞋痴慢沒放下,怎麼能成就?
所以經教要善學,會學,真正得利益。不要小看一個人,真正有道德,必定能影響幾個人。像我們周邊,一個人真正有道德,他會影響團體。
譬如我們這個協會,他能夠影響協會,影響常常到這邊參學的同修。人數不要多,二、三十個人,四、五十個人,就會影響這個地區。
歷史上有很多證明,我們要記取。一個好的地方官員,能夠愛民,能夠勤政,他就感動他的下屬。下屬跟他一樣,就感動這個地方。這個地方少災少難,鄰縣有災難,他這個縣沒有災難。
這樁事情,一般人當作神話看待,(對)記載半信半疑。現在我們相信,不懷疑,為什麼?
江本勝先生找(三百五十)人,在琵琶湖邊誠心誠意祈願(凝聚宇宙無限能量,開創世界和諧)。
同時一心,大家願望說出來:湖水乾淨了,我喜歡這個湖水。(一週)後湖水果然乾淨,(二十年)都沒辦法乾淨,願力使湖水乾淨,湖面上波浪沒有了,水平像一面鏡子。
說明人的意念跟天地萬物有感應,我們今天念頭不一致,念頭一致,就產生很大的力量。

本文節錄自【大方廣佛華嚴經】1408集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