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)
《華嚴經》是諸經之王,其中「普賢行願品」所述的十種廣大行願,是成佛必經的過程,當中第四願是「懺悔業障」,亦即在成佛的道上,必須從身語意中懺淨一切微細無明,才能証得菩提。所以不論所修是何宗何派,無不行持「懺悔法」。


懺悔的功德非常大,能立即扭轉強大的業力,《慈悲水懺》說:「經中說言:業報至時,非空非海中、非入山石間,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,唯有懺悔力乃能得除滅。何以知然?釋提桓因五衰相見,恐懼切心歸誠三寶,五相即滅得延天年。」業力非常強大,不論你身在何處,若是不懺除,等到「業力成熟後」,佛力也無法改變,就如琉璃王滅釋迦族,佛陀也阻止不了;神通再大,也抵不過業力。


過去世有忉利天主釋提桓因,福報將盡時,天冠已現出五衰,心中生起恐懼;恐懼著天福即將享盡,從此落入苦趣輪迴,於是求助佛陀。佛陀為釋提桓因說種種慳貪嫉妬的業報,了解業報由心念所造。釋提桓信受佛語,深深懺悔,並且皈依三寶,就仗著三寶功德,當下天冠衰相不但恢復原貌,而且福慧更為殊勝。可知懺悔的力量不思議。


佛世時,阿闍世王為了奪取王位,殺害了自己的父王;並聽信提婆達多的話,放出醉象要害佛。及至後來業報現前,全身長滿毒瘡,用盡所有葯方,都無法治癒,越來越嚴重。他的大臣耆婆知道阿闍世王已造下阿鼻地獄罪業,世間的葯已沒辦法可治,於是勸阿闍世王要深心懺悔,並引述佛陀的話說:「有二白法,能救眾生,一慚,二愧。」力勸阿闍世王到佛前求哀懺悔。阿闍世王於是驚恐來到世尊座前懺悔,佛陀為阿闍世王說了種種善法後。阿闍世王向佛陀真誠懺悔後,毒瘡才求痊癒。阿闍世王也因此皈依了佛陀,並力行仁政,成了佛教的大護持者。


《慈悲水懺》中,悟達國師所以解開冤結,消除業障,並不是完全仗著迦諾尊者的神通力,而是了解了過去的冤結後,發起至誠心懺悔,加上尊者的勸說因緣,冤結才得以解開。我們要消除業障,也一樣必須要以「懺悔」為藥引,才能得以洗淨垢塵。


心若不懺悔,過去的無明業障,會障礙智慧的開啟,修各種法門,都會有很多障礙,令所修的法門不相應,《占察業報經》在這方面有詳明的說明。

《占察業報經》說:「若未來世諸眾生等,欲求度脫生老病死,始學發心修習禪定、無相智慧者,應當先觀宿世所作惡業多少及以輕重。若惡業多厚者,不得即學禪定、智慧,應當先修懺悔之法。所以者何?此人宿習惡心猛利故,於今現在必多造惡,毀犯重禁。以犯重禁故,若不懺悔令其清淨,而修禪定、智慧者,則多有障礙,不能剋獲。或失心錯亂,或外邪所惱,或納受邪法,增長惡見。是故當先修懺悔法,若戒根清淨,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,則離諸障。」業障深厚,欠缺善良根性,不宜修禪定或空性智慧,就算修禪定有些許相應,也很容易造成身心錯亂而發狂,增長邪見,所以占察經明示要先修「懺悔」,讓德行具足,才能慢慢消除障礙修行的種種因素,禪定般若才會開。
我們要如何來懺悔呢?

《佛名經》說:「夫欲懺悔必須先敬三寶,所以然者?三寶是一切眾生良友福田,若能歸向者,則滅無量罪,長無量福。」念佛、拜佛、持咒、參加各種法會,尤其是參與慈悲水懺、梁皇懺、地藏懺,都是懺悔的行門。一來,由外在的三寶,啟發對三寶的恭敬心、皈依心,心念無間的緣於三寶,業力就自然往成佛的淨業方向走,也當下扭轉了本來貪瞋痴的業力。二來念佛、拜佛、法會共修,都能在佛菩薩的護念下,有著不可思議的功德,也會影響當生果報,這方面許多經典都有說到,比如《地藏經》說:「現在未來一切眾生,若天若人若男若女,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,何況多名。是眾生等生時死時,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;若有臨命終人,家中眷屬乃至一人,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,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,餘業報等悉得銷滅,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,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,於是罪中亦漸銷滅,何況眾生自稱自念,獲福無量滅無量罪。」


懺悔方法


如何來懺悔?《占察經》說:「欲修懺悔法者,當住靜處,隨力所能,莊嚴一室,內置佛事及安經法。」若能到寺院作懺悔法就最好了,若不能,就自己安置一個佛堂。關於修法內容,智者大師在《修習止觀坐禪法要》一文中,安立十法來成就懺悔法門:


一者明信因果。「懺悔原理」依於「因果律」所以先深信因果。
二者生重怖畏。「畏怖」是明白惡果的可怖,比如有人今生殘疾或貧困一生,乃至受報於三惡道、地獄苦,都是由惡業所現,由身、語、意所造,用心體會這些苦苦的畏怖,就會生起懺悔決心。
三者深起慚愧。「畏怖」是從外在現象的結果生起懺悔,「慚」是慚己,「愧」是愧他,慚愧是從內心發起懺悔。
四者求滅罪方法。「滅罪方法」是先了解並且深信這十法能淨除自心的罪業,或者犯是貪罪或瞋罪,再依於所犯的罪來懺罪。
五者發露先罪。「發露懺悔」是勇猛的菩薩行者,要先發露才能進懺悔;凡夫我慢心強,放不下自我,總是為了虛名,為了自尊而不敢公開懺悔。凡夫若是尚不能公開發露懺悔,至少也要對佛菩薩發露懺悔。
六者斷相續心。「懺」是改過,「悔」是不再犯;「斷相續心」是懺悔後即不再造,否則永遠懺不淨了。
七者起護法心。「起護法心」能起護持三寶的真誠心,必然依教行持佛法,能轉罪業為往生資糧。
八者發度脫眾生大誓願。「發大誓願」是發菩提心。
九者常念十方諸佛。「念十方佛」者,可擇念所相應的一佛名或一菩薩名,比如「阿彌陀佛」或「觀世音菩薩」。佛佛法性平等、功德平等,所以念一佛名等同念十方諸佛。
十者觀罪性無生。「觀罪性無生」必須先具備緣起性空的般若空觀,方能正觀罪業依緣起生,緣生無性,所以罪性本空;這是依「無生般若」所作的「無生懺」。「無生懺」必須悟「無生」,才能找到下手處,不是一般學佛者所能了。


這十個方法,旨在懺悔罪業,才能發起禪定。第十法「無生懺」,還得具備禪定與空性智,才能得以成辦。這十法是漸進的,先經過前法的修持後,罪業自然會漸漸輕,禪定也能漸漸生起。


「懺悔」分為「事懺與「理懺」。事懺又名「作法懺、有相懺」;理懺是「無相懺、無生懺」,亦名「實相懺」。


「事懺者」,分成責心懺、作法懺、取相懺三種。「責心懺」者,比如耐心不好、怕麻煩、沒有盡心之類小過失,要自行「責心懺」。
「作法懺」者,比如我傷害了你,我向你發露、懺悔,獲得你的原諒後,就懺悔清淨了。發露的對象,除了被自己所傷害的外,也可以向高僧、大德或佛菩薩發露懺悔。
「取相懺」是屬於殺盜淫妄語的重罪,要懺到重罪滅卻的吉相;這重罪不只是今生所犯,也通過去世的帶來的罪業。常見的取相懺,比如修《八十八佛懺悔文》、《方等懺》、《大悲懺》、《法華三昧懺》。
「理懺」是由理地通懺悔,理地是諸法本空的般若,所以要進入理懺,要先具足般若空觀。《觀普賢行法經》說:「一切業障海,皆從妄想生,若欲懺悔者,端坐念實相。眾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。」觀罪性本空的般若,即是實相懺。一切罪業都是由妄想所生,觀妄想本空,入於實相,實相無相,所以了無罪相;罪相猶如早晨霜露,智慧的太陽一出來就消失了。一切罪相,都將被般若實相所照破,這也是所謂「罪從心起將心懺,心若滅時罪亦亡;罪亡心滅兩俱空,此則是名真懺悔」的道理。「觀罪性無生」就是屬於「理懺」。


重罪滅相


經過至誠懺悔一段時間後,大都能感受到業障有所減損或淨化,這時會出現所未有的「滅罪之相」。至於時間要多久才能感受到滅罪之相?乃依於業障輕重以及至誠心深淺而有差別。智者大師用五種情形說為重罪滅相的象徴:


一者自覺身心輕利。身子比以前健康,情緒比以前安穩,心理上的煩惱也沒以前那麼重了,身心都感受到所未有的輕盈。
二者得好瑞夢,或復睹諸靈瑞異相。比如智者大師修方等懺時,修到勝相現前,在定中看到了一個非常莊嚴的大道場,自己坐在高廣的大坐上,口誦「法華經」;誦完後,隨手把大殿的經像整理整齊。出定後「心神融淨、爽利常日」身心比之以前,感到特別的輕安。
宋朝遵式大師,人稱「慈雲懺主」,十八歲出家,專宗於天台教觀。在《淨土聖賢錄》中說,大師業障現前時,不但嘔血,還皮膚裂開,甚為痛苦,大師視死如歸,精勤懺悔不懈,終於勝相現前,感得觀音菩薩現前,以手指著他的傷口,引出數條蟲,從此而後,疾病就消失了。
三者善心開發。比如發起過去所沒有,也不會有的慈悲心,或待人處事上,顯出所未有的包容力。
四者於坐中,覺身如雲如影,因是漸證得禪定的象徵。於坐中覺身如雲如影,這是懺悔後,相應初禪未到地定的身心效應,亦即由業障的淨化,加上勤修止觀,相應禪那,得以先証入未到地定,再由此深入諸禪境界。
五者復豁然解悟心生,善識法相,隨所聞經,即知義趣。這是業障消除,開發了般若慧的善相。過去無法了解的法義,突然就此相應明白了,再翻過去看過的經典,以前不懂的,現在大致都能懂了。


懺悔功德如此之大,何以凡夫大都不敢公開發露懺悔呢?在於公開發露懺悔的時候,往往會出現兩種極瑞的評論:一是會有人毫不留情的評論所犯的錯誤;這也是我們凡夫所以不敢公開懺悔的主要原因,在於深怕「公開懺悔」會帶來難以承擔的負面評論。二是讚嘆他的發露勇氣與道心堅定。

 

《地藏十輪經》說:「於我法中有二種人名無所犯: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;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;此二種人於我法中,名為勇健得清淨者。」犯了錯,若能生起慚愧心而發露懺悔,心性就與未犯者一樣清淨,就能在修習道上沒有障礙而速証菩提。菩薩依於勇猛道心發露懺悔,令心除垢清淨,就是「勇健得清淨者」,也是所謂的「菩薩勇者」了。而我們凡夫所以是凡夫,在於迷執名利,放也放不下,才會處處覆藏自己缺點,不敢發露,深怕被眾生貼上負面標籤,被歸類為「犯有過失者」,從此被大眾所岐視。
業障深厚的凡夫,若是不能去省察自己的盲點而發露,內心的誑言、陷曲、嫉妒、無慚、無愧等等習性,就會難以動搖,也注定永遠是凡夫。凡夫覺察到自己的過失,就算不能勇於發露,也要生起慚愧心來改過,才能扭轉根深蒂固的劣性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