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自 地藏慈訊)

 

一年一度的盂蘭盆法會,可說是佛教中的一大重要節慶。

■緣於~過去印度佛教僧侶結夏安居圓滿日,

在佛陀時代,平日出家人都要出門托缽,但到了農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是印度的雨季,易洪水氾濫。
且夏季多小蟲四處遊走,出家人赤足行走,為顧及安全,且避免踩及蟲類、傷及眾生性命。因此佛陀指示在這三個月期間,所有出家眾不需要外托缽,可讓信仰佛教的在家居士供養,
如此,一來,可讓在家居士有供養的機會,二來,修行者也能藉此專心修行,稱為安居,或結夏,夏安居。
安居前必先結界,所謂結界就是劃定特定範圍,所有僧侶集合此處,持戒修行,並聆聽佛陀的教導。
直到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功德圓滿時,也就是所謂解夏,許多潛心修行的僧侶,在經過三個月的精進用功後,能道業有成,覺悟菩提,圓滿修行。
佛陀看到眾多弟子能夠覺悟自性,圓滿修行,感到無比歡喜,所以又稱歡喜月,感到無比的歡喜,所以又稱「歡喜月」,而七月十五日又稱佛歡喜日,也稱僧自恣日。

■據《盂蘭盆經》載: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尊者,以天眼通觀見他的母親投生餓鬼道,皮骨相連,日夜受苦,於是取一缽飯往餉其母,由於慳貪惡業受報之故,飯未入口已化成火炭。

目犍連尊者知道自力不能救拔母親,悲痛萬分,便求助於佛陀。
佛陀指示尊者於七月十五僧自恣這日供養十方自恣僧,仗眾僧禪定之力,能救拔其母之苦。
目犍連尊者依教奉行,即做盂蘭盆器,以百味飯食,床敷臥具等物盛於盆中,供養眾自恣僧,其母得脫餓鬼之苦,能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,無一切苦惱的憂患,乃至七世父母得以脫離餓鬼道的苦趣,生人天中,享受福樂。
由於這個因緣,佛陀再次慈悲叮嚀囑咐:「是佛弟子修孝順者,應念念中常憶父母,乃至七世父母,年年七月十五日,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,為作盂蘭盆,施佛及僧,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。」後世遂於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法會,齋僧供佛,沿習成例。

■盂蘭盆流傳
印度的頻婆沙羅王及須達長者,還有末利夫人等皆依佛陀所說,更造五百個金盆,營辦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湯藥,置於盆中,供養佛及僧眾,滅除七世父母之罪業。
隨後印度佛教徒年年 七月十五日 ,都啟建盂蘭法會。流傳至我國,最早舉行盂蘭法會是在南北朝大同四年,梁武帝在同泰寺(即現在南京雞鳴寺)設盂蘭盆齋。
每年七月十五,梁武帝更以盂蘭盆供普施到其他寺院,其後蔚成風氣。
歷代帝王臣民亦多行此法,以報父母恩德。
如唐朝諸帝,太宗、德宗等,皆極重視盂蘭盆供。
到了宋朝更將過去於寺院普施盂蘭盆供的儀式用到宮殿內,各樣供養器皿更加莊嚴隆重。此風繼而漸漸流傳民間,當時百姓有作紙花、紙燭、餅及各種飲食鋪設於佛殿前,供養三寶,全城人民皆得隨喜參加。
傳至宋末,一般寺院於七月十五會集施主的財,米等物,舉行超度祖先宗親等的荐亡儀式,其後演變成寺院每年重要法事之一。
至清朝則寺院綜合其義,白日供養三寶,夜間誦經普度鬼神,但普及遵行不廣。
現今一般寺院每年都會舉辦盂蘭盆法會,除誦經施食外,應當以供養僧寶為主。

■盂蘭盆的功德:

「盂蘭」譯作倒懸,指餓鬼之苦如人被倒懸,痛苦之極。
「盆」譯作救護器,是設齋之器具。
將百味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湯藥置於盆中,供養十方自恣僧。
仗眾僧禪定之功,救護地獄餓鬼之痛苦。「盂蘭盆」即為救倒懸之苦。
目犍連尊者為救度母親而設齋僧,沿傳至今,每到農曆七月十五日,佛弟子各尊佛制,舉辦盂蘭盆法會,打齋供僧,因此欲仰報三寶恩,可於佛歡喜日、僧自恣時(七月十五日),於盂蘭盆敷設百味佳餚,虔誠供佛齋僧,仗此功德,不僅可救度七世父母離塵出苦,更能增益現世父母,福樂延年。 七世父母得以脫離惡道,往生淨土。

■民國以來,佛教界更將此日訂為「僧寶節」,以「供僧大會」來表達對僧眾的恭敬供養。

 14022213_1833295733564903_1286818561292250933_n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