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覺得 兩人的眼神, 眉宇之間的 神韻,

那種 陽光 開朗 帶點 靦腆, 卻又 堅毅不屈 的神情 很相似.

(當然 那只是我的 直覺)

賴清德 的 政治起點在 台南 ,

他的大半生 離不開 台南 .

我查了 維基百科, 發現驚人巧合.

湯德章 曾任 台南市 南區 區長, 獲選為 市長候選人,

1947-3-9臺南市選出過渡時期民選市長候選人_Newspaper_concerning_aftermath_(Residents_of_Tainan_elected_3_Mayoral_Candidates)_of_the_228_Incident_of_TAIWAN.jpeg

(湯德章律師於1947年3月9日獲選為市長候選人)

賴清德 當過 六年 台南市長.

湯德章 曾在 南門町 定居,賴清德 的 立委 選民服務處 在 南門路.

相同點 還有 

兩人的 姓名 都有 "德" 字, 都有 "水" 字旁.


臺南市政府 在 湯德章 被槍決的 民生綠園,改名為 湯德章 公園.

2014年 賴清德 在市長任內 宣布,每年3月13日為「台南市正義與勇氣紀念日」.

早在 三十幾年前, 我念大學時 ,就有一位 研究命理的朋友 告訴我,

現在 民進黨 的 菁英, 都是 228 事件 遇難的 社會各界 菁英 投胎轉世.

如果 賴清德 的前世 真的是 湯德章,

等於是 為自己的前世 平反,

可謂 天道好還.

湯德章律師.jpg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這又讓我想到 另一個 前世今生的故事

(以下為轉載)

淨慧長老

虛雲老和尚的前生是憨山大師,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虛雲老和尚自己的話里得到證實。老和尚在南華寺任住持時,晉院的那一天到各個殿堂拈香禮拜說法。老和尚在憨山大師肉身像前拈香禮拜的時候,他的法語是這樣說的:


今德清,古德清,


今古相逢換了形。


佛法興衰聽時節,


入林入草不曾停。


憨山大師的法號是德清,虛雲老和尚的法號也是德清。但是古今相逢不是一個色身,換了形體。古德清的肉身還在,今德清是一個活生生的人,所以說「古今相逢換了形」。


「佛法興衰聽時節」,當年憨山大師去中興南華寺的時候,他還是一個充軍之人。他以一個「服刑者」的身份去中興南華寺,把六祖道場振興起來。虛雲老和尚去中興南華寺的時候,六祖三次託夢召他。當時廣東省的主席李漢魂也再三邀請老和尚,一定要他老人家去南華寺。所以說佛法興衰的時節因緣不同。佛法也是因緣法,它的興衰也是由時節因緣來支配的。當然,人是眾多因緣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
「入林入草不曾停」,生生世世來了又去,去了又來,這就是菩薩的精神。過去溈山祖師曾說過,百年之後他要到山下去做一頭水牯牛。我們今天的人聽了這話會害怕,為何不去極樂世界,而是要去做水牯牛幹什麼?但對禪宗的大德來說,整個修行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度眾生的過程,今天走到山林中去,明天又到草莽中來,不停的奔走,只要哪兒有眾生,哪兒有苦難,他們就到哪兒去。這就是菩薩的精神。
虛雲老和尚這一輩子,從五十六歲以後出世為人。所謂出世為人,就是說結束了專修的生活,真正出來弘揚佛法,救度眾生。老和尚每十年修一個道場。他最初修的道場是在雲南。
虛雲老和尚說:「我有我的責任,我不必留在這個地方。」可見老和尚是一個願力很大的人,他完全把個人的安危得失置之度外。佛教假使沒有那些真正具有責任感、使命感的大德出來支撐的話,哪會有今天?所以從老和尚整個人格來講,他真是一個具有大無畏精神的大丈夫!


體光老和尚

禪宗這些傳佛心印的祖師,他為了重興禪宗,所以現身說法。
他們說虛老和尚是憨山大師的後身,那是在雲門出事之後,他們把虛老和尚關起來了,那時候上海一個老和尚給虛老和尚寄了本《觀楞伽經記》,老和尚拿著那本書就說了:這個《楞伽經》是我坐水牢時候注的。
後來有人知道了,坐水牢就是當年憨山大師嶗山出事,充軍到廣東,罰他坐水牢,那時候著作的《觀楞伽經記》。
憨山大師本來叫德清,老和尚也叫德清。憨山是五台山那邊的一座山,印度一位梵僧在那裡隱居,憨山帶了一部《楞伽經》去,梵僧看到了,說:「這是我們國家的寶書,不知哪一年傳到中華了。」
憨山就在那裡住了一個階段,有不懂的就問他,後來憨山的見解超過了他,梵僧就說:你趕快下山去,你要弘法利生報佛恩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惟淨 的頭像
    惟淨

    宇宙人生 事實真相 (倫理道德 因果教育)部落格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