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 學佛答問 第19集

19-2【問】第二是協會在職者,講經期間,要放下手邊工作聽經,在佛法立場上來看是大福報,確實值得感恩。但從世法上來看,因扣除聽經時間而延遲下班,難免對家庭造成影響,這與印光大師所說「敦倫盡分」,是否衝突?


【答】是衝突,下班的時候他就應該回家,這樣就對了。做工作的時候,希望他工作速度能夠快一點,能夠把聽經的時間扣除,這樣就好。如果實在是工作太多做不完,看明天能不能做,如果累積下來不能做的話,那乾脆就不要聽經,這是一個方法。真正聽進去的人不一樣,我們現在在中國做這個實驗,我常常跟大家報告,北京的大方廣,這個試點實驗成功。大方廣的職員,老闆請職員他也是要考試,錄取之後,第一個月專門聽經不上班,工資照拿。拿工資的時候,老闆拿工資叫你每天聽八個小時的經,聽一個月之後,問你願不願意幹。願意幹你就來,不願意幹你就離去,你到別的地方去找工作。現在他們員工,老闆從來不聞不問不管,也沒有開會,每個人工作心情都非常愉快。居然有的每天晚上工作到十二點以後,一、兩點鐘,不眠不休的在工作。你問他累不累,他不累,法喜充滿,這個很難得,這就是真正明白了。
  這個事情是個好事,是社會福利事業,我們一般人都知道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。到哪裡去積功累德?道場裡頭來積功累德,你說你吃不吃虧?絕不吃虧。為什麼?它把你境界提升。我們學佛的人都相信有三世因果,來生的果報提升,你來生決定不墮三惡道。來生到人間是大富大貴,多半都生天上;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沒問題,真有把握,果報無比殊勝。你得要明瞭,你要懂得你才能會做到,歡歡喜喜去做,沒有絲毫勉強。有勉強就不對了,勉強的來工作,工作也有好處,但是來生得福報得的好辛苦。
  像我們這個世間有些富貴人家,他發了財,但是他很辛苦賺的錢。為什麼?就是前世積功累德很勉強,不想做,可是不做又覺得不好意思,很勉強。所以他還是得福報,賺來的很辛苦。如果歡歡喜喜的、快快樂樂的做,他來生的福報是一點不操心,無論做什麼事業他錢財滾滾而來,不用操心的,賺得很快樂。因緣果報絲毫不爽!這個道理要懂,都是我們自己修來的。今生的果報,過去生中修的,這一生當中修的,來生的果報。這三世因果,這不可以不知道,哪裡需要勉強?不需要勉強。


19-6【問】底下一個問題,雖說家和萬事興,但如果父子、夫妻同在一個公司服務時,往往容易產生摩擦,特別是家族企業,反而傷害親情。後輩為了保持父子有親,是否另謀出路,避免與父親同在一個公司上班,繼承父業更好?


【答】真正解決的方法還是讀書,開智慧,智慧開了問題自然解決。沒有智慧,這種屬於逃避,衝突不能夠化解。一定要讀書,要讀聖賢書,一定要接受中國傳統教學,中國傳統教學能解決一切衝突。這個話是外國人說的,英國湯恩比博士說的,他過世也有很多年了,他說這些話大概是在一九七0年代,所以一定要學習。父子有親,你早就把那個「親」忘掉了,哪裡來的親?親已經變質,變成怨了,這個問題很嚴重。儒家只講到當然,沒有講到所以然,更深入一層的所以然,一定要在佛法裡去找。中國自古以來,朝朝代代都有很多孝子賢孫,有多少感人的一些故事給世間人做典範。現在沒有了,往後還有沒有?往後更沒有,為什麼原因?那要問我們自己,我們自己對於別人有沒有布施恩德?我們自己不能夠以恩惠對待別人,你哪有報恩的子孫?沒有。
  佛告訴我們,人跟人的關係是四種緣,最親近的就變成一家人,就變成父子,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,沒有這個關係不會到一家來。連你這一生所遇到的朋友,好朋友,也是這四種緣,沒有這四種緣見面也不認識。所以這你就要懂得,那個有家裡出孝子賢孫的人,一定他家裡世世代代的都做好事,都對別人友好,都是很樂意幫助人。那些受了恩惠的人,他投胎來的時候,就到你家來變成你兒子、孫子,他來報恩的,孝子賢孫!你如果得罪了這些人,欺負了這些人,他要到你家做你兒子、孫子,他將來就是敗家子,就是來報怨的,來討債的。討債的,你辛辛苦苦賺的錢,他會把你花得光光的,花天酒地花光了,討債的。報怨的,他還要你命,過去你害死他,他還要來討命。因緣果報,這個事就麻煩了。
  總而言之一句話,佛說得很有道理,人生酬業!我們人到這個世間來是為什麼的?酬償過去所造的業報,過去造的善,你來享福;過去你造的罪業,你今天來受苦、受難。真正搞清楚,搞明白了,無論受什麼樣的苦難,不怨天、不尤人,自己造的不善的因,現在歡歡喜喜承受。承受的時候不怨天、不尤人,沒有瞋恚心,沒有報復心,這帳就結了。帳結了,下次再碰到的時候,來世就是好朋友,怨化解掉了,冤家宜解不宜結。你要是結這個怨,常常懷恨在心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生生世世彼此都痛苦,這就錯了。所以明白人,這一生我能夠忍,我能夠讓,事情就化解,就沒事了。個人如此,家運也是如此,國運也是如此,沒有例外的,這個我們一定要懂得。
  所以一定要很認真的來學習,學佛不容易,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。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想多做一點好事,改善我們來生後世的命運,這是個最好的機會。如果這一生當中不明白這個道理,看這個不順眼,看那個不高興,依舊造罪業,尤其跑到佛門裡面還在造作罪業,那你就錯了。為什麼?來生的時候,眼看著你造這種罪業,你墮三途,你不了解邪正、是非、真妄,這叫愚痴,愚痴是畜生的果報;你有瞋恨心,瞋恨心墮地獄;你有貪心,貪心墮餓鬼。現在人起心動念都是三惡道的業因,多半都到三惡道去,學佛的人最後到三惡道,那就大錯特錯。

學佛的人最低限度要能保住人身,保住人身是什麼因?中品十善業道,三皈五戒,中品十善,你能保人身;上品十善生欲界天。應當把我們來生不斷向上提升,這才對,我們往下墜落這就錯了。


  所以人,你看看佛家講,一定要有菩提心,常常想到我對待人、對事、對物是不是真誠,是不是清淨,是不是平等,是不是慈悲,要常常念著這個,常常想著這個。這是過去中國儒家教人愛敬存心,心裡常常存著愛人、敬人,愛敬存心。佛法教我們「方便為門」,方是方式,便是便宜,用現在的話就是最恰當的方式,最好的方式,這叫方便。最恰當、最好的方式沒有一定,因人、因事、因處不同,你有智慧去通權達變,所以佛法始終修學的都是智慧。智慧從哪裡來?清淨心來,清淨平等心生智慧;心裡頭煩躁、急躁,那生煩惱,不生智慧。煩惱處理問題沒有不犯錯誤的,智慧處理問題決定沒有過失,所以智慧是從清淨、平等心來的。
  我們的清淨、平等心在哪裡修?就是在日常人事上修,修得最快。你每天接觸這些人,有善人、有惡人,你在這裡修平等,你要是離開這個環境到哪修,沒地方修。你到深山裡修清淨平等,修個十年、二十年覺得很清淨、很平等了,一入都市馬上就亂了,禁不起考驗。真正修行就在這個複雜的人事環境裡修,那個起落最大,起就把你提升到天界去,落就落到三途去,大起大落。香港這個地方,尤其是海邊上,大起大落,所以你要會,會的人才起得快,不會的人落得很快。


19-1【問】第一個是在道場服務的職員,除工作認真負責外,是否必須聽經?


【答】這個問題,佛不勉強,釋迦牟尼佛一生不勉強任何一個人。時節因緣沒有成熟,勉強也是沒有用,佛法總是講隨緣而不攀緣。但是道場既然這個地方有講經、有念佛,講經、念佛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好事。如果不勸大家,將來他這一生要是墮落,將來墮落到三惡道,他一定會罵這個講堂的負責人:這麼好,你為什麼當時不教我,不提醒我?那我們就有過失。所以我們勸他,他不聽,那就可以了,我們沒有責任。他墮三途他不能怪我們,他到那個時候只是說「很後悔,當時大家勸我,我不聽,我不相信」,他不能怪我們,他要自己負這個責任。
  聽經、念佛是人生第一等的享受,世出世間再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享受。我在年輕的時候,方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,就是這樣告訴我的。我跟他學哲學,他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我就被他這些話拉進來。原本我對於佛教是最排斥的,總認為這是迷信,從小就聽說這是迷信,所以一直也沒有接觸。可是真正想接觸也接觸不到,沒有講經的。在那個時代中國大陸沒有聽說講經的,只有聽說和尚給死人念經,沒有聽說講經的。到以後才曉得,講經的法師太少了,在那個時代大概全國只有十幾位,多半都在大都市,農村裡頭哪裡能聽到。我們那個鄉下小城市,沒有,幾十年沒有人在那邊講經,不知道佛法到底是什麼,所以產生嚴重的誤會。我們要不是從學術上得到老師的啟示,對老師有尊敬心,是很不容易接受的,接受之後才知道這門東西真好。
  所以老師當時教我,他說你到寺廟裡頭,你不要去找和尚(大概他有經驗),你不要去找他,你不要去問他,你去找佛經看。真正的佛教在哪裡?在經典裡面,依照經典修學的人是真正有修行的人。如果對經典都不懂,你找他都沒用,他也說不出一番道理出來,我們保持客氣就好。客氣什麼?經書他可以借給你;你不客氣,他不借給你,所以要保持客氣,我們可以借經書來看。這樣看起來,愈看愈有味道,真的一生當中欲罷不能。我學佛五十四年了,講經也講了四十七年,愈講愈有味道,世間所有的樂事沒有這樁事快樂。所以我很感謝老師,他說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我真的得到了,這個世間再沒有比這個殊勝了。
  這樣一樁好事,你要不介紹給別人,對不起人;介紹他不接受是他的事情,與我就不相干。所以道場介紹給職員是正確的,但是決定不能勉強他來聽。如果勉強他,這不是佛的意思,佛永遠是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哪個接受哪個得好處。他不接受也種了善根,但是要多劫輪迴,很長的時間你要在輪迴裡打轉。不知道到哪一生你才真正肯回頭,真正肯學,你才能夠遇到;不是發真誠心來學習,你遇不到。如果發心,決定可以遇到,因為佛門裡常說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一個人發心,佛菩薩都會示現來幫助你,慈悲到了極處!但是你不是真心學習你遇不到他,他不來,所以你也騙不了他,佛菩薩很聰明,騙不了他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