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)

中陰身的前二十一日,亡者對於生前之記憶仍極鮮明,故為其做功德最能獲益。此後業力形成,較難超度。中陰身每七日就重新經歷死亡時的心境一遍,安詳而逝者,重現安詳心境,反之亦然。

眾多中陰身聚集於男女交媾處,尋求有業緣之父母投胎,其中或有一中陰身遂其所願,餘者則絕望而死。然此死生,乃彼無明心中所現之生滅相,非世俗之生死。

因亟欲投胎,中陰身必擇看似安全之處奔赴,然因迷惑,輒視善生處為惡生處,視惡生處為善生處,或聞迷人歌聲、親人呼喚,終被誘至三惡道。中陰身為業風吹至父母交媾處,以宿世業緣,遂生強烈執著。

若喜愛母親,對父親欲取而代之,則轉生為男眾,反之,則轉生為女眾。或問:「試管嬰兒未見父母交媾,何以投胎?」殊不知,精血和合,即可牽引神識去投生。

由於過去的因,就產生這一世的果報。果報從哪裡講起?從神識投胎說起。「識」—「本識攬渧(父精母血)」,這就是入胎。父母與我們的關係是增上緣,四緣生法的親因緣是我們自己的本識;這個「識」就是阿賴耶識,世間人講靈魂。

其實靈魂這個名詞非常不恰當,因為魂他不靈,他要靈,絕對不會找一個貧窮下賤人家去投胎,一個個都會投到帝王家,一出生就大富大貴,那多自在!魂要靈,他怎麼會到三惡道去投胎?他看到豬那麼髒、那麼討厭,絕對不會去投胎。所以魂是迷魂!

孔子在《易繫辭傳》裡告訴我們:「游魂為變,精氣為物。」這兩句話說得很高明。說游魂是對的,因為神識活動的力量非常大,速度非常快。我們如果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太遠,神識一彈指間就可到達,這個速度太快了。

游魂為變,這是對的。變是變什麼?變六道的身,一會兒到這一道投胎,再到那一道投胎,變我們依正的相狀。孔子這兩句話,跟佛經裡面所講的可以說是不謀而合。

父母跟我們是緣,就是增上緣,這才受生,得現在世的果報。「渧」就是父精母血,取這個為自己的身體。子女的相貌有時候很像父母,現代學術認為是遺傳,佛法不講遺傳。相貌為什麼會一樣?他來投胎的時候,喜歡父母那個樣子,他就照那個樣子塑造自己。

這種相在四十歲之前不容易改變,四十歲之前的模樣就是你剛剛投胎時候那一念變現出來的,我們稱為先天的,就是你入胎時所取的相。

自己有了知識,如果能夠發心修行,那是後天的,這個相會變,相隨心轉。四十歲以後的相多半是後天的,你修慈悲心,相貌就很慈祥;心性很凶惡,相貌讓人看到就害怕。

你怎麼會來投胎?有許多人結了婚之後不想要兒女,但是兒女好多,一年一個,來了一大堆;有許多人想要兒女,想了幾十年,一個都沒有。可見得父母能不能生兒女?不能!只可以說他是個增上緣。

「十二因緣」共分為,(A).過去因緣:無明(緣)、行(因)。(B).現在苦果: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。(C). 現在因緣:愛(緣)、取(緣)、有(因)。(D).未來苦果:生、死。

神識入胎之後,第一個七天稱為「名色」。名色是「識煖胚團」:剛剛入胎的時候,還沒有長成一個胎兒的形狀,這個階段是名色。名是他有精神、有神識;色,他是個物質,是個肉團,還沒有長出人形,這時候稱為名色。

「六入」:相當時間之後,他在母體裡面逐漸形成一個嬰兒的形狀,這時候稱為「六入」。就是他有六根,眼耳鼻舌身都有了,都長出來。「扶塵具形」:他具足一個人的形狀;這都是在坐胎的時候,還沒出生,他已經長成人形,六根具足。

「觸」:就是出胎、出生,與外面境界接觸。「根攝境界」:這是講出生,一出生就開始接觸,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;從出生到老死,這一生當中都接觸。

「受」:觸了之後,他就有感受。感受是什麼?「苦樂捨感」,就是前面講的苦樂憂喜捨這些感受。嬰兒只有觸,沒有受,他還不懂得喜怒哀樂,不曉得苦樂憂喜,天真!

「十二因緣」的現在苦果裡面,五種(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)就有三種(識、名色、六入)是在坐胎時,坐胎時的苦處是我們沒有法子想像到的。佛告訴我們,坐胎就像在地獄裡受罪一樣,絕對不是舒服的事情。

母親喝一杯涼水,胎兒感覺好像在寒冰地獄;母親喝一杯熱茶,胎兒好像在八熱地獄,就像在地獄裡受罪一樣。佛經裡形容胎兒十個月是胎獄之苦,因為這十個月的胎獄太苦,把前世的事情都忘掉了。

有一種人能夠知道前生的事情,他跟這個父母也有緣分,他沒有坐胎,他是奪胎。就是坐胎的人一出生就死了,他見到這個情形,他的神識進去,把這個身體奪過來,代替了他。

有少數則是「奪胎」,即母親生產時,坐胎之人一出生就死了,神識也離開了,另外一個新的神識看到色身,就投到身上,這就叫「奪胎」。奪胎沒有十月坐胎之苦,所以對於前世之事記得清清楚楚。如果真正是投胎而來的,前生的事情一定不會記得。

高僧大德有「奪胎」現象,其本具福報,可免受胎獄之苦。在孕母懷胎八、九個月時,神識進入胎內,取代原先之神識。例如:皇后懷孕,無福報者之神識雖投胎為太子,然此色身係暫時借用,若遇一有福報者,此人即會奪走前者之神識。

亦即二者之神識作一轉換,如此,後來者即不必受胎獄之苦。古有前例,高僧大德修持至能知來世投胎何處時,便可以奪胎方式轉世。人在母胎裡,須承受種種痛苦,因高僧福報大,毋須經歷胎獄之苦,只須將彼神識取代,即可投胎。故高僧斷氣後數日,即可馬上出世,此謂之「奪胎」。

簡而言之,母親自懷胎至嬰兒出世,其間雖為同一色身,然神識卻時有變化,未必為同一神識。自來祈求菩薩加被,而得感應者不勝枚舉,已懷孕者不妨多持誦《普門品》、《地藏經》等。

除了「入胎」、「住胎」,還有「奪胎」的情況,神識(第八識)一般情況是在「男女交合」的時候「入胎」,經過「住胎」的時間(人類懷胎280天左右),最後出世。

 

 

可是「住胎」的過程當中有可能因為其他的因緣產生「奪胎」的情況(新的神識取代舊的神識),比如婦女懷孕期間誠懇祈請佛菩薩希望所懷胎兒是為佛弟子,結果召感清淨佛子,甚或是聖者或仁者重新入胎,原本入胎的神識,假如是來報怨討債的,則或因為佛菩薩化解超度而離開母胎。

佛法裡講投胎人身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來「坐胎」,即母親懷孕時就入胎了,所以他在胎裡要坐十個月。胎胞裡的痛苦不是我們想像得到的,佛在經上講,跟地獄差不多,稱為胎獄(指四生﹝胎生、卵生、濕生、化生﹞中之胎生者,其於母胎內所受之苦,如處獄中,故稱胎獄。)

胎兒與母親的情緒有密切的關係,母親歡喜時,胎兒也過得很舒服;母親不高興、煩惱時,胎兒就痛苦不堪。這樣坐胎十個月生出來,前世之事忘得乾乾淨淨,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這種情形。

至於往生意識能否保留,依佛家所言,八地或以上菩薩可免受「隔陰之迷」。所謂隔陰,即死後成中陰身後再入胎的意思。迷者,迷失也!佛教主張人之所以會忘掉過去的事,是因為「隔陰之迷」。陰指的是「中陰身」。人死了之後,下一期再投生前的神靈稱為「中陰身」。

中陰身,六根具足,狀如三尺小兒,具有神通,能夠穿越銅牆鐵壁,去來迅速,無所障礙,唯有母親的子宮以及佛陀的金剛座不能穿過。中陰身有生死的現象,七日為期,死而後生,長壽者也不過七七四十九天,短暫者僅僅二七日或三七日,便去受生輪迴。由於這個中陰身的隔離,使我們忘記前生的種種造作,不知身為何道眾生?

有人也許會很遺憾地說:多可惜!如果我們有宿命通,沒有隔陰之迷,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去,人生不是很愜意自在嗎?人類果真有了神通就很快樂嗎?譬如我們能夠測知過去,當我們知道自己過去墮為牛羊豬馬的畜生道,那時將情何以堪呢?

當我們有了天眼通,預知自己只剩下三年的生命,還能悠遊度日、逍遙生活嗎?有了他心通,看到對方美麗的笑容裡面卻包藏禍心、口蜜腹劍,能不痛心疾首、觳觫(ㄏㄨˊ ㄙㄨヽ,害怕發抖)憤恨嗎?

沒有神通,日日是好日,處處是好處,多麼灑脫自在!因此宇宙人生的發展,有它自然的軌則,各安其位,遵循它的變化秩序,才能得其所哉。眾生由於隔陰之迷,換了個好身體,忘記了不好的過去,何嘗不是很美好的事呢?

在江西省玉山縣地方,有間叫【水南寺】的古寺,寺廟的住持叫月印法師,年約六十餘,是一位頗有德行的高僧,常常誦經修行,足不出戶。月印法師養有一隻狗,十多年了,頗有靈性,每當月印法師誦經時,一敲木魚,這隻狗必定搖著尾巴前來聽經,廟中之人,不管僧俗,見此情形,莫不同感訝異。

後來,這隻老狗忽然不知染上什麼癩病,皮毛脫落而且身有臭氣,但依然每日前來聽經如故,有一天,月印法師突然告訴他的徒弟說︰「這老狗染病頗令人討厭,你們把它拉出去殺了!」

徒弟聽了,都驚訝萬分,莫知其意,但因月印法師平素莊嚴持重,弟子都不敢違逆,只好將狗叫出,但又不忍心殺牠,只好暫時將牠拘禁,不使前往聽經。

但過了三天,這隻老狗乘隙又偷跑出來聽經,月印法師看到不禁大驚失色,對他的徒弟說︰「你們沒有殺掉這條狗,可能因此壞事了!」於是趕緊命令他的徒弟,趕到某村某姓人家去探問,果然發現有一大腹便便(ㄆㄧㄢˊ)的孕婦,生了三天還生不出來,生命垂危,連醫生也束手無策。

月印法師得知後,告訴他的徒弟說︰「你們不忍心殺狗,難道忍心殺這個婦人嗎?這條狗不死,婦人肚中胎兒就無法出生!」因此命令徒弟殺掉這條狗後,立刻再去某家探詢,果然,那位婦人已經生下一個男孩了。

月印法師跟他的徒弟說︰「這條狗,因為聽經得善果的緣故,將托生為某家的孩子,以後會小有祿位,我可能看不到,你們或許可以做個見證。」等這個小孩子年紀稍長,常常到寺廟裡來,而且每次都依依不捨的離去。

月印法師常常摸著他的頭說︰「善哉!你果然不昧宿根,但因你還有小富貴未享,不適合留在這裡。」等這個孩子長大後,果然做了小官,家中亦頗有積蓄,到了晚年時,就常常寄宿在廟中,並大力出資整修老舊傾圮(ㄆㄧˇ,毀壞)的寺廟和供養廟中的和尚,後來活到七十餘歲才往生。

這個故事有一個有趣的重點,就是狗兒不死,則婦人肚中胎兒無法出生,這點從因緣觀的角度來看,是這隻狗和這婦人宿世有緣,此番注定來當她的兒子。


佛法裡講投胎人身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來“坐胎”,即母親懷孕時就入胎了,所以他在胎裡要坐十個月。胎胞裡的痛苦不是我們想像得到的,佛在經上講,跟地獄差不多,稱為胎獄。胎兒與母親的情緒有密切的關係,母親歡喜時,胎兒也過得很舒服;母親不高興、煩惱時,胎兒就痛苦不堪。這樣坐胎十個月生出來,前世之事忘得乾乾淨淨,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這種情形。有少數則是“奪胎”,即母親生產時,坐胎之人一出生就死了,神識也離開了,另外一個神識看到身體,就投到身上,這就叫奪胎。奪胎沒有十月坐胎之苦,所以對於前世之事記得清清楚楚。

有少數小孩生下來能記得前世的事情,那是什麼原因?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的,那種叫奪胎。他母親懷孕的時候不是他,是另外一個神識,他也是來討債的,但是欠的不多。母親懷孕要受罪,也得要受十個月罪,身體並不舒服。他一出世就死了,神識就離開了。為什麼?他們的關係只有這麼多。但是另外有一個人跟這個家裡有緣,他的神識離開,另外一個神識就藉著他的身體,等於說是換了一個神識,這種佛法裡叫奪胎。懷胎的時候不是他,出生的時候他才來,所以他什麼都清楚,對於前一世的事情一點都沒有忘記。那現在,變成一個小孩了。有的時候小孩會說話,這時候人家說這還得了,這是怪物,這一嚇之後不敢講話。但其實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是奪胎;少數,不是沒有。這種奪胎的人沒有生苦,就是沒有這十個月坐胎,胎獄之苦,他沒有。但是這種人少數,太少太少。


地藏經之:

【而告光目,汝母不久,當生汝家。才覺飢寒,即當言說。】

這就告訴她:你的母親不久,她會又到人間來;這就告訴她,脫離惡道。因為她舍財造像供養,恭敬的功德,她的母親脫離地獄。重罪消了,她還有餘罪,所以不久會生在你的家裡面。這個小孩出世就會說話,很特殊。出世就會說話,我們這個世間也有,一生下來就會說話,他記得他前世的事情,這種情形在佛法裡面講,是奪胎。這個說起來就話長了,母親懷孕的時候,懷孕的是另外一個人,這個人跟他的母親緣很薄,來幹什麼?討債的,是討債鬼,欠得不多,所以讓她十個月難受,給她一點罪受,這個小孩一出生就死了。而光目女的母親就藉著他的身活過來,所以奪胎;他神魂離開,光目女的母親神魂就入進去,是這麼回事情,奪胎。她沒有經過十個月懷胎之苦,所以她的事情就記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是這麼個道理。一般人是坐胎,十個月叫胎獄之苦,十個月裡面就像在地獄裡頭一樣,受極大之苦,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,這種事情我們可以理解的。我們曾經看到過有些小孩,小時候兩、三歲算非常聰明伶俐,到個四、五歲害一場大病,一場大病發了高燒之後,他變成白痴、變成弱智,什麼事情都不能記憶。諸位想一想,一次嚴重的大病都把你記憶完全喪失,何況十個月胎獄?這是我們能夠理解的,把前生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。唯有奪胎來的,因為他沒有受過這個苦,他就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她家裡果然發生這個事情了。


慧律法師

關於“奪胎”

高僧大德有“奪胎”現象,其本具福報,可免受胎獄之苦。在孕母懷胎八、九個月時,神識進入胎內,趕走原先之神識。例如:皇后懷孕,無福報者之神識雖投胎為太子,然此色身繫暫時借用,若遇一有福報者,此人即會奪走前者之神識。亦即二者之神識作一轉換,如此,後來者即不必受胎獄之苦。古有前例,高僧大德修持至能知來世投胎何處時,便可以奪胎方式轉世。人在母胎裡,須承受種種痛苦,因高僧福報大,毋須經歷胎獄之苦,只須將彼神識取代,即可投胎。故高僧斷氣後數日,即可馬上出世,此謂之“奪胎”。簡而言之,母親自懷胎至嬰兒出世,其間雖為同一色身,然神識卻時有變化,未必為同一神識。自來祈求菩薩加被,而得感應者不勝枚舉,已懷孕者不妨多持誦《普門品》、《地藏經》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惟淨 的頭像
    惟淨

    宇宙人生 事實真相 (倫理道德 因果教育)部落格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