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)

《法華經.提婆達多品》中,描述文殊菩薩於十方教化歸來,與智積菩薩對話——

文殊菩薩坐著大如車輪的千葉蓮華,從海龍宮回到靈山會,同行的還有他此行化度的一群菩薩,「坐寶蓮華,從海湧出」,自空中緩緩降落在靈鷲山。

智積菩薩原本以為,大海中的龍宮是卑溼之地,水族更是異類,難以教化。然而當他看到此莊嚴景象,生敬仰心,讚歎文殊菩薩「大智德勇健,化度無量眾」,以勇猛德行宣說妙法華經,度化無數剛強眾生。

文殊師利菩薩提到八歲的龍女——「智慧利根,善知眾生諸根行業,得陀羅尼。諸佛所說甚深祕藏悉能受持,深入禪定,了達諸法,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,辯才無礙,慈念眾生猶如赤子,功德具足,心念口演,微妙廣大,慈悲仁讓,志意和雅,能至菩提。」指出龍女雖然年幼,但通達道理,身心清淨,發慈悲利濟眾生的心,且精進不退,很快就能證佛果。

智積菩薩提出疑問:釋迦牟尼佛累生累世不斷修行才能成佛,龍女怎麼可能快速證悟?

話還沒說完,龍女突然現身,向佛頂禮,讚佛悲智,接著表達自己也將和佛一樣,以大乘教法到各地度化苦難眾生。

舍利弗尊者聽聞此言也存疑,表示「女身垢穢,非是法器」,且女人有「五障」,實難快速成佛。

龍女知道兩位賢者的疑慮,也是其他人的疑慮,於是恭敬向佛敬獻寶珠,佛陀即刻歡喜納受;剎那間,龍女轉身為男,往南方無垢世界成佛。

大家恍然大悟,原來龍女累生累世在六道中行菩薩道,具足六度萬行,歷劫促為剎那,因圓果滿。

這段對答重在解除眾生成見,說明人人皆有佛性,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;只要改變貪戀、執愛的心態,清淨慈悲、堅定向善,無欲無求,女子也可以成為大丈夫。

舍利弗尊者說的五障,是因為多數女性有無明善變、奢侈驕氣、媚惑他人、妒賢嫉能、煩惱無明等習氣,是修行很大的障礙;龍女向佛敬獻寶珠,代表斷除一切欲念。

提婆達多清楚佛法道理,但受煩惱無明障礙,起嫉妒心、惡念,背道而行,生生世世與佛作對、破壞僧團,也因此活生生墮落地獄。佛陀「怨親平等」,雖然屢屢受到提婆達多傷害,依然堅定心志度眾;提婆達多即使有惡劣的習性,但佛性仍在,因此佛陀還是為他授記。

龍女轉身成佛,以及十惡不赦的提婆達多被授記,都說明人人均可成佛。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五毒,障礙了真如本性;要時時自我調伏,以法水洗淨層層煩惱、無明、塵沙。

只要懷抱誠、正、信、實之心——以誠意為眾生奉獻;以正確的觀念斷盡煩惱;以堅深的信心受持一切法門;在菩薩道上腳踏實地向前,應眾生根機廣為教化;如此就能成就無上佛道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惟淨 的頭像
    惟淨

    宇宙人生 事實真相 (倫理道德 因果教育)部落格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