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被誤解時,易於生氣而失去理智,並急著找人理論,將造下無法彌補的傷害與悔恨
在這個社會上,有些人很喜歡說人閒話,捕風捉影,曲解事實,別人一有什麼不當的行為,就喜歡誹謗人家,擅加批評。譬如有個守寡婦人,她為了紓解鬱悶,經常出外散心,結果好事之人就誤傳她可能是去外面做些不正當的事,這樣傳來傳去,就會變成漫天謠言,聽在當事人的耳裡,常會被害得不敢隨便出門,多可憐啊!今日社會,像這種被是非所困而悶悶不樂、終日懷憂喪志的人,為數實在不少,可見是非加諸於人的傷害有多重啊!
有一次,世尊和弟子走在街上,懷恨世尊的人竟然集合街上的人,故意散布許多壞話中傷世尊,弟子就向世尊提議道:「佛陀啊!我們住在這兒也沒什麼好處,不如搬到別處去弘法,這裡是非太多了。」世尊答道:「照你們的說法,我們究竟要搬去什麼地方呢?搬家不是解決的唯一辦法!一個人若受到別人的冤枉、唾罵,一定要忍耐,忍耐到別人不再冤枉、唾罵自己為止。一個開悟的人是不會受外境所轉的,如誹謗、指責、褒獎或讚嘆,都動搖不了他的心志,因為這種事情就像過境的風,很快就會過去的。」
佛陀這種對治是非的智慧,耶穌基督也有相同的看法。耶穌派十二名弟子出外傳道時,曾經這樣對他們說:「你們這些弟子,要用我的名佈教,要是為了我的名而被眾人所排斥,你們唯有忍耐到底,這樣才有可能得救,因為城內的人必定會逼你們離開,你們要逃到哪裡去?我實在的告訴你們,以色列的城市你們還沒有辦法走遍。」由這段聖經所載的典故可以得知,一個人若是為了避開誹謗,怕被冤枉,無論跑到哪兒,都沒有一個地方是適合居住的。
在日本也曾發生一件這樣的新聞:某處有一座寺院,寺院的對面開了一家花店,店主未出嫁的女兒懷孕了,這位父親在盛怒之下追問女兒,究竟是和那個男人有的?少女害怕說出真相,於是不負責任的虛構一番說:「是和對面寺院內的和尚有的,因為他對我拉拉扯扯,誰知道我就變這樣?」父母聽了這番話,怒不可當,就跑到對面寺院找禪師理論,禪師聽了也不加辯駁,只應聲說:「是這樣的嗎?是這樣的嗎?」後來花店的女兒生了一個男孩,父母就要求寺院收養這個男孩,禪師依
然面帶笑容:「是這樣嗎?是這樣嗎?」
事情傳揚開來,變成一件大新聞,每次禪師出門時,人家就用冷眼對他指指點點,當他是個野和尚,飽受侮辱輕蔑的禪師一直面無異色,一點也不在意人家對他的看法,更不管人家在他的背後說什麼難聽的話。這樣過了幾年,花店的女兒禁不住良心的責備,終於向父母吐露事情的真相,原來孩子是她和情人所生。真相大白以後,父母覺得很愧疚,就趕緊跑去對面寺院向禪師道歉,這位禪師仍是那句話:「是這樣嗎?是這樣嗎?」再多的謠言是非無損於一位有修持的智者,禪師的忍辱功夫由此可見。
我們活在世間,難免有受人誤解和指責時候,面對批評時要多加反省,檢討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引人非議或失當的地方?然後,再以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,千萬不可跟人家理論,不可因為不實的誹謗而產生無明的煩惱,因為「謠言止於智者」。人家說:「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。」清者自清,濁者自濁;人被誤解時往往會很生氣,容易失去理智,或急著找對方理論,這樣,不僅會造成不良的後果,也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,是得不償失的。
我們應該以鎮靜的態度,用智慧的心去觀察事理,不能因一點委屈就氣咻咻的,跟人計較對抗,這樣,反而會和很多人結下惡緣。倘若我們能用寬容的心,原諒那些加添我們不白之冤的人,因為他一時愚癡無明,障蔽了應有的善意。「真金不怕火煉」,若是誤解,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,一旦水清月現,侮辱的背後會有更多的讚嘆和欽佩。
所以,我們要時常懷著寬恕憐憫的心,對待那些喜歡興風作浪、滋生是非的人,讓他們有自省的機會,不再隨意造口業增加他人的痛苦,這樣,不僅可以化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,也是轉惡因緣為善因緣最有智慧的相處之道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惟淨 的頭像
    惟淨

    宇宙人生 事實真相 (倫理道德 因果教育)部落格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