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淨空法師(淨土法門) (60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無常迅速,不能永保|淨空老法師開示
【更相瞻視。且自見之。或父哭子。或子哭父。兄弟夫婦。更相哭泣。一死一生。迭相顧戀。】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Bhaisajyaguru-1142x1200.jpg

淨空法師 開示

今天是藥師佛聖誕,藥師佛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,代表的意義是治病,治什麼病?治煩惱病、治心病,心理健康了,生理就健康;人有無量無邊的煩惱,佛就有無量無邊的方法對治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這樣的根性要從哪裡做起?現前應該曉得下手處。首先要知道自己業障習氣太重了,這麼多年常跟同學互相勉勵,一定要把十六個字放下,才有入門處。
自私自利,想想有沒有?有,趕快放下。名聞利養要放下,五欲六塵要放下,貪瞋痴慢要放下。十六個字有一個字,你就入不了門,聽經聽不懂,修行不得力,這肯定的。
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9-515-0016-1142x1200.jpg
為什麼有苦樂?佛告訴我們,覺悟就樂,迷惑那你就苦了。迷的是什麼?覺的是什麼?這是佛法所討論的中心問題。整個佛法,在中文,古人將這些經論蒐集起來,分門別類,編了一套叢書,稱之為《大藏經》。這一部《大藏經》裡面說的是什麼?我們能不能用一句話把它說明?實在講,一句話是可以把整個佛法交代清楚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建立一個政權,統治人民,決定不能靠武力,要有真誠的愛心,無私的布施供養,才能得人心。中國諺語所謂「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」,這個我們看過去的歷史,有鮮明的教訓。凡是每一個朝代開國帝王,無不是以愛心對待一切人民,所以得到人民的擁護。凡是每一個朝代亡國的那個帝王,一定是不愛惜人民,只顧自己的權勢地位,享受榮華富貴,置人民生死於不顧,所以他才滅亡。古時候用武力可以維持一個暫時的權勢,我們在歷史上能看到的,但是在今天要靠武力維持自己的權勢,幾乎是不可能。為什麼?今天資訊發達,交通便捷,你要是仗勢欺人,想用武力壓迫人、屈服人,這個訊息立刻傳到全世界,使全世界之人對你起反感,你還能有什麼作為?換句話說,今天世界的紛爭,武力不能解決問題,政治也不能解決問題,經濟與科技同樣不能解決問題。

解決問題,還是古聖先賢的老辦法,教學。所以《學記》上有兩句話,《學記》是中國古老的教育哲學,一直到今天不能改變,它是真理,超越時空。它給我們講的兩句話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fayu414-1142x1200.jpg
年輕的時候應多吃點苦頭,愈吃苦愈好,如果福報大,留一點到老來再享受,免得老來苦,豈不甚好!如係在校青年學生,更不可只圖 享受,貪玩,混文憑,而荒廢學業,如無真正技能與真實學問,入了社會必定發生種種障礙。所謂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,現在老來有結局的人,都是年輕時吃過苦頭的。

苦有二種、二大類,身苦、心苦,所以真正修行人,心不苦,精神上不苦,非常自在,非常愉快。身苦,身是福報,沒福,身有生老病死。不能說修行人就不老、不死,沒這個道理,修行人也會老,也會死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即使有殊勝的緣分,中國人講的特異功能,你能看見一般人見不到的,你能聽見一般人聽不到的音聲,這是個特殊緣分。你要曉得,你的身見沒破,你自私自利沒放下,你是凡夫。你這個能力不是自己的,別人借你的身體在起作用。現前這個社會很複雜,很多,能不能相信這些?不可以,要相信自己。相信別人,這叫外道,心外求道;要相信自己,一切唯心造。最明顯、最多的就是附體,附體的現象太普遍了。我們遇到附體現象,用什麼心態對他?

 

禮敬諸佛當然是應當的,讚歎如來,他說的是善的,說的是跟佛經上相應的,讚歎他;說的跟佛經上不相應的,要批評他,告訴他,他說錯了,糾正他。為什麼?他也是凡夫。因為他沒有肉身,他的活動能量比我們大,我們受身體拘束,他沒有這個拘束,所以很多消息他靈通,我們不知道,他知道。任何信息,你要記住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無論是物質上的信息、依報的信息、正報的信息、自然界的信息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自性清淨心裡頭一塵不染,你永遠記住這個,這是真的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華嚴奧旨 妄盡還源觀 第 108集
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》,第二十四頁第二行,從當中看起:

  【善財一生皆全證故。卷舒無礙。隱顯同時。一際絕其始終。出入亡於表裡。初心正覺。攝多生於剎那。十信道圓。一念該於佛地。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。五百聲聞玄鑑絕分。融通無礙一多交參。圓證相應名為佛地。】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講宇宙人生真相,相是唯心所現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是永恆的,真相是剎那生滅,(相續)不斷。
今天這個身相現前,怎麼來的?緣聚則生,就現相,緣散之後,相就沒有,這是一般人看的粗相。
譬如這個經本,緣聚時,這本書生了,現前了。這麼多紙張釘在一起,一本書成立。緣散則滅,一張紙一張紙拆下來,這本書的相不在了,紙的相現前了,書變成很多紙張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能捨、肯布施的益處?反之有什麼害處?|輕鬆學佛法.對治篇
一絲毫慳貪的心都沒有|淨空老法師開示
「法體」,一切法,「無慳」,慳貪,換句話說,真心裡頭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沒有貪瞋痴慢疑。貪瞋痴慢疑是假的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,可是六道眾生把它執著得非常堅固,以為它真有,不肯放下,這就是六道輪迴的根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可能是文字的圖像


人的壽命延長,人口老齡化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。每一個國家政府都非常關心,都很認真的在推行建設老人公寓,現在稱為社會福利事業、老人福利事業。現前的社會,中國人也學西方人的價值觀,不養老人了,老人由國家去養,到養老院,這很可憐!所以養老是佛法裡的中心課題,比什麼都重要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在《業報差別經》說明,有十種不善業得醜陋果報。今天得這個果報,想一想有沒有習氣?過去生造這些惡業,往往還有餘習,如果殘餘習氣在,不能改掉,轉業就困難了。
十種不善的業,青蓮法師節錄在註解裡。
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《般涅槃經》曰:有尊樹王,名優曇缽,有實無華。若金華生者,世乃有佛。」我看過這個花,我看過是有花。這個地方講的是有實無花,這就像什麼?無花果一樣,有果實,它沒有花。如果看到有開花,這個世間有佛。這個我們相信,世間愈苦,佛來,佛大慈大悲不能不來。佛來,現什麼樣身分我們不知道,他也不會暴露身分。

 

我們從理上講,眾生這麼苦,災難這麼多,佛菩薩怎麼會不來?肯定來的。為什麼不暴露?暴露,他來幫助眾生就幫不上,也會把眾生學佛的心,清淨心,擾亂了。一聽是佛菩薩來了,這還得了嗎?眾生巴不得去看看佛,那個佛一天到晚那麼多人來看他,他什麼事都不要幹了,累也累死了。決定不會暴露的,來沒人知道,走也沒人知道,這是正常的。如果說被人發現,或者自己說什麼佛菩薩再來,全是假的,騙人的。這個要是你聽說的話,千萬不要去看他,你去看他就上當,假的,不是真的。真的,身分暴露馬上就走,那是真的。在佛教典籍裡面有記載,確實有暴露身分的,但是身分一露就走了,你再也見不到他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華嚴奧旨 妄盡還源觀 第 101集

我們一看「智身影現眾緣」,看這個題目就明瞭、就明白。「能鑑眾緣」,這裡頭最重要的,特別是六道裡面眾生,佛家裡面常講的冤親債主,哪個人沒有?每個人後面不知道有多少?重大過節的、仇恨很深的、念念不忘的,這是麻煩,他要找你報復。小的過失、小的怨恨,有人明白了,就算了,可是怎麼樣?在因果裡面講,欠命的要還命,欠債的要還錢,這都是緣。我們才真正明瞭,人與人之間,沒有一個人是吃虧的,沒有;也沒有一個人能佔別人便宜,為什麼?因果通三世。我這一生佔別人便宜來生要還他,我這一生吃別人的虧來生他還我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住世八十年,實際上我們中國人講八十年,外國人講實足年齡七十九歲,釋迦佛是七十九歲走的。三十歲開悟,開悟之後就教學,一個人也教,兩個人也教,幾十人、幾百人也教,樂此不疲,這要認清楚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華嚴奧旨 妄盡還源觀 第 101集

六道從哪來的?為什麼會有六道?六道以外還有沒有世界?這個疑問,印度當時的宗教跟學派都沒法子解答。世尊給我們做實驗,現身說法來教我們,他到恆河旁邊,在一棵大樹底下入定,把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,做給我們看的,這一放下之後大徹大悟。不放下呢?不放下變成所知障,煩惱障他是斷掉,所知障沒斷。所以把這一放下,你看兩種障礙突破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這就是說明你學得再多你還得放下,你要不放下你見不了性,給我們講這樁事情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華嚴奧旨 妄盡還源觀 第 101集

 『諸緣相盡,如如獨存』,諸緣是無量的因緣,波動頻率非常複雜。怎麼樣相盡?不在外頭,在我們自己。這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定力、定功,你修清淨心,清淨心是遠離染污,平等心是遠離分別,我們真正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學著不染污。佛法宗派很多,法門很多,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法是方法,門是門道,門道、方法可多!多到沒有數字。你要曉得,那是一種手段,它的目標、方向只有一個,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是什麼?得定。所以這個要知道,佛法修什麼?佛法修禪定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弟子規原文

祖宗雖遠,祭祀不可不誠。子孫雖愚,經書不可不讀。古德云:「教兒嬰孩,教婦初來」,兒童天真未泯之時,最容易教導,也最需要教導,所謂:先入為主是也。三字經說:「性相近,習相遠。苟不教,性乃遷。」如果我們能利用這一段黃金時期,藉由先哲的風範,薰習我們的子弟,引用聖賢的智慧,教導稟性淳良的兒童,那麼;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。日積月累,必將奠定他一生為人處世、成家立業、幸福成功的基礎。關心教育的家長,千萬不可輕忽。
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在教導兒童讀經的時候,要有耐心,長遠心!不可希求速成,特別應注意「廣博不如專精」,是故一部經典,應讀誦百至千遍,根基紮得深,果實才芬芳。蘇東坡云:「經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」古聖先賢常說:「經讀千遍,其義自現。」孔老夫子讀易經至『韋編三絕』,編串書的繩子,斷過三次,可見夫子用功之深。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香港 學佛答問 第38集

38-5【問】底下一個問題說,近來有部分學習《無量壽經》的老居士,轉向學習《金剛經》、《心經》,但也沒有捨棄淨土,請問這是否能夠幫助淨土行人真正看破放下?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華嚴奧旨 妄盡還源觀 第 97 集

《大寶積經》裡講三種無礙,《法界次第》裡面講四種無礙,那是常說的,我們講經時常常提到。三種無礙裡面,第一種講「總持無礙」,這是說菩薩,「謂菩薩獲大總持,於種種善法持令不失,種種惡法持令不生,故一切言語諸法分別悉知,皆不忘失,無所罣礙,是為總持無礙」。這段講得非常好。我們要問,菩薩獲得大總持,這個大總持是什麼?世尊在大乘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,佛無有定法可說,所以這個地方的大總持也不是定法。從下文裡面我們能體會,這個總持法可以說為是因果,因果是佛法裡面的大總持。為什麼?你看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講什麼?講五周因果,《法華經》講一乘因果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華嚴奧旨 妄盡還源觀 第 97 集

如果再常常有這個緣分,能聽到大乘經,大乘經是講諸法實相,這句話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宇宙萬有的真相,實就是真實,真相是什麼?相有性無,事有理無。所以這一切相,《般若經》上講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不能說它有,因為它當體即空。《楞嚴經》上講得很好,這一切法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生滅的速度太快,我們無法想像,我們的心太粗。

 

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