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寺廟已蓋得太多太大了,每家寺廟應多蓋建慈善機構、學
校、醫院、圖書館,以便救度貧困眾生。
昔日梁武帝傾全力宏揚佛法之時,三里造一寺廟,十里建一尼
師庵,帝問達摩祖師:「功德如何?」師曰:「毫無功德。」帝不
悅。後經誌公禪師的點化而開悟,蓋因梁武帝是為求名於世而造
寺,非誠心所致。反觀,今日社會願捐錢建廟,卻不捐助社會公益
事業之人甚多,令人感慨萬分。
現在全省各地之大小廟寺林立,造價數億元的寺廟處處可見,實
質成觀光區及廟店,寺廟若只供信徒燒香拜拜而不知傳道授業,教
化眾生,造福社會及推展各種公益事業,而盲目地擴建裝飾廟宇,
則失去教化眾生向善去惡之真實意義。
應知「山在靈而不在高」、「廟重威靈不重大」,而全省花費蓋
寺廟之款約數千億以上,為數驚人!但可嘆全省卻很少有大規模的
慈善醫阮、老人安養院、救濟院、孤兒阮、慈善學校以救世濟貧,
著實令人可嘆可悲!
事實上寺大廟多,對國家社會貢獻甚微。有些富紳,對廟寺動
輒捐獻數百萬元,若能不求善名,發揮愛心捐建有規模的慈善醫院及
各種慈善機構,深入民間救世濟貧,受患者更多,可度化更多的人來
學佛,以宗教帶動社會大眾,守忠信、遵法理、愛國家,使社會更和
祥、溫馨才對。
我們知道捐建寺廟,有時不但無功德,反而有罪業,這是值得用
理智去思考的道理。很多神廟每逢法會慶典時,皆鼓勵信徒準備雞
鴨魚肉、三牲四果祭拜神明,以祈求消災解厄。全省每年每月殺掉

無數動物生靈,造下無量殺業,無形中造成很多信徒造業殺生。
甚至有的寺廟,每逢神明生日時,聘請歌舞團來寺廟表演脫衣
舞,以供信徒觀賞,可說敗壞風俗,寺廟不但不能教化眾生,去惡
從善,學禮義廉恥、忠孝仁義之道,反而誤導信徒,這種傷風敗俗
以及殺生的惡習,影響社會人心,實是可悲可嘆!
所以我們如一味地捐款建廟,未能做出對社會國家有利之事,而
做些敗壞風俗、勞民傷財等無意義之事,那麼建寺廟就無功德,而
是罪惡了。多建一間廟,讓眾生更多殺業,社會風氣愈敗壞,你們
說,這是作功德,抑是造惡呢?
相信每一個人,均有智慧來判斷才是,俗語說:「上蒼有好生之
德」,豈有殺生可以求福延壽呢?上蒼豈能賜福給好殺之人,又豈
能賜福給聘請歌舞團來答謝神明敗壞風俗的人?這豈非不合乎天理
了。欲求福消災,得行善布施助人﹔欲求健康長壽,需戒殺放生,
多食素少食肉,此乃符合「因果」之理,豈有濫殺動物之生命而卻
求神明保佑,若如此則非正神,是邪魔鬼怪所為,撥無因果,此殘
酷不仁之風俗,應早日戒除改善,否則無限制的捐錢蓋廟,將來必
受苦無邊!
是故,若欲捐建神廟,亦等於幫助眾生,長年累月殺生,助長
殺風形成社會不良風氣,無功德反有罪業。所以從今開始,神廟應
改除不良風俗,大眾不要再興建寺廟,各地的神廟已夠氾濫了,每
處的寺廟應多建設有益眾生的慈善機構,大家發揮愛心,多建孤兒
院、老人安養院、濟世的慈善醫院,以救度眾生。
目前可憐的老人甚多,孤兒亦不少,請問全省有那一家寺廟,
出來建造有規模、設備又好的老人孤兒救濟教養機構?可說少之又
少。每年的香油錢那麼多,只知寺廟要愈建愈大,實是不智之舉!

我們每個人應該理性判斷真相,千萬不可再捐錢蓋廟了,應該將此
款項回饋社會,照顧病苦老人、孤兒以及無所依靠的人,來利益眾
生,造福社會,令眾生能消災得福,使社會形成一股善良風氣,處
處充滿溫馨、理性,更美滿而圓融,阿彌陀佛!

 

世事無常多變化


「花無百日紅,人無千日好」,人生短暫,不過是數十寒署,
當生命結束時,要往生何處呢?佛教認為生前若無修行,生命結束
後,將不斷地在六道中輪迴不出,永無出脫。
有一位太太與他的同修感情非常好,先生每月將薪資袋交給太太
保管,有一天先生發生車禍,不幸往生,這位太太無法接受事實,
先生出殯之後,骨灰罈捨不得請至寺廟世安厝,承受愛別離苦的太
太,每天以淚洗面,痛不欲生。
有一位信眾先生到大陸做生意,不幸遭人殺害身亡,太太一時想
不開,竟然自殺身亡。她弟弟來請示師父,百思不解的問:為何姊
姊平常行善布施,竟遭受如此不幸的果報,我想這與她上輩子沒與
人廣解善緣之故。

佛陀曰:世間有四種事,無法永久不變,一、有常必無常。二、
有富必有貧。三、有聚必有離。四、有身必有死。
佛說所有的東西終歸會敗壞,位居權高勢重的人物,總有下台之
時,富貴終不長久,相聚終究要別離,世間所有生命,終將衰老死
亡,故切勿執著世間一切的名利財富親情,方能跳脫煩惱桎梏,令
人生更為清涼自在。


人命的無常


世間一切的財物、事物,皆是生滅無常的,生命是瞬息萬變的,
唯有把握現在、修養身心,才是正途。
佛陀於舍衛國說法時,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婆羅門,不但吝嗇又沒
有道德觀念,也不了解人命無常的道理,年將八十歲,還是汲汲於
名利,建造了一棟富麗堂皇的房屋:有前廳、後堂、溫室與涼亭,
在西廂更有無數的房間,最後只剩下後堂尚未完工,然而這位富有
的婆羅門,還是放心不下,每天自己親自監督工作。
佛陀以佛眼得知此婆羅門,不久業報即將現前;見他仍如此奔忙
勞碌,策謀計畫著未來,將身軀弄得日漸消瘦、精神疲憊,一點也
沒有享受到,真是可悲!於是佛陀便慈悲的領其弟子阿難,來到這
位富有的婆羅門家中,欲向他開示。
佛陀說:「這位老居士啊!你不會感到疲累嗎?建了那麼多的房
子要做什麼呢?」婆羅門回答道:「佛陀啊!我建前廳,是為了接
待客人;後堂則是要自己居住;蓋西廂房是要留給子孫及奴僕住;
另外還有許多房間,是要用來堆積財物的;涼亭是為了夏天乘涼;
溫室是為了冬天準備,這就是人生的享受啊!」
佛陀聽了感嘆的說:「老居士啊!久聞你的大名及財富,然而
我想以一些話與你結個法緣,不知你可否先暫時停下你的工作,聽

我道來呢?」婆羅門卻回答:「佛陀,我恐怕沒有時間坐下來與您
相談,能否請您改天再來?若真是要緊的話,那麼現在就要趕快講
囉!」佛陀便向他開示世間無常的道理。
佛陀說:「世間一切的財物、事物,皆是生滅無常的,你已擁有
許多的子孫、財富,為何沒有真正去享受,反而還如此勞累呢?這樣
稱得上是智慧嗎?要知人命是朝不保夕的,你現在處心積慮的積聚財
物,怎有把握將來享受得到呢?不論天氣炎熱、寒冷,有個房子可以
住就很好了,要知未來的變化是無常的啊!」此時婆羅門仍然沒有覺
悟,接著說:「佛陀,您說得沒錯,可是我現在真的很忙,我們改天
再談好了。」
佛陀離開不久,此婆羅門為了要親自搬動屋頂的橫樑,不料橫樑
掉落,正好擊中他的頭,轉瞬間一命嗚呼哀哉,往生去了!一家人
當場悲嚎哀傷,驚動鄉舍街坊。
此時,佛陀正走到不遠處,迎面來了幾位修行人,見到佛陀便問
道:「佛陀,您剛從哪裡來?」佛言:「我方從一位富有的婆羅門
處說法回來,只可惜那一刻,他仍無法體會人命無常之理;此刻,
卻因為意外而喪生了。」修行人聽到這樣的事例,無不心有所悟,
歡喜信受。
我們現代人無時無刻,不在追求物質的享受,忽略生命瞬息無
常,不知修養身性之重要,非要等到無常到來,受報受苦,方知一
切皆空,已悔之莫及!若能體會無常的道理,而修養身性,充實心
靈,精進求道,當無常來到,才能不為境轉,坦然以歡喜心面對,
自可解脫生死之苦啊。
《眾經撰雜譬喻卷上》有一則很好的譬喻,發人深省,今摘錄
如下:「智者思惟財物不可久保。譬如失火之家。黠慧之人明識火

勢。火未至時急出財物。舍雖燒盡財寶全在。更修屋宅廣開利業。
智人植福勤修布施亦復如是。知生命危脆財物無常。遇值福田及
時布施。亦如彼人火中出物。後世受樂亦如彼人更修宅業福利自
慰。」
「愚惑之人但知惜念。匆匆營救狂惑失智。不量火勢猛風絕燄土
石俱燋。須臾之頃蕩然滅盡。屋既不救財物喪失。飢寒凍餓憂苦畢
世。慳惜之人亦復如是。不知身命無常須臾叵保。而便聚斂守護愛
惜。死來無期忽然殞逝。形如土木財物俱棄。亦如愚人憂苦失計。
明慧之人乃能覺悟。知身如幻財不可保。萬物無常惟福可恃。將人
出苦可得成道。」
身外之財乃水災、火災、盜賊、官吏、不肖子孫,五家所共有,
雖一世勤苦鑽營,命終無一文帶得走。有智慧的人知道生命危脆,
財物無常,不可久保,遇值福田應善用家財及時布施,廣種福田,
雖外財耗盡,但無形功德財積聚盈溢,永不散失,如火中出物,舍
雖燒盡,財寶全在,更修屋宅廣開利業,後世受樂。
例如:正德慈善醫療文教機構,將於高雄縣蓋建全國首家佛教正
德慈善症中西醫院,聘請最好的醫師,以最上等醫藥,最精良醫療
設備,免費治療貧困者及出家人之病痛,及民眾各種癌症重病。
為擴大救人濟世的醫療服務,將計劃蓋建佛教歷史上創世紀最偉
大、慈悲的癌症養生科學園區,生、老、病、死四大機構、六大建
設的「正德癌症養生醫療科學園區」。
有智慧的人,聽聞此事,即知這是救人濟世、利人利己之最大功
德事,不能錯過,要趕快把握植福良機,發動全家、親戚朋友、同
事、鄰居,共同成就偉大聖業,一起認捐慈善癌症醫院建院基金,
加入長期會員,並發心志願擔任蓋建佛教城之勸募委員,幫忙勸募

建院、建城款項,廣植福田,利益眾生,為自己籌備往生西方淨土
資糧,為子孫積聚功德財,行善布施,福利自慰。
愚惑慳貪之人,不知生命、財寶幻化無常,須臾難保,但知聚斂
守護愛惜,只見眼前利益,不思未來遠景,不明因果,狂惑失智。
不知要努力耕耘福田,為自己及子孫累積善本,即時布施,行做種
種功德。
認為蓋建慈善癌症醫院、癌症科,如天方夜譚,遙不可及,自己
利用不到,更遑論庇蔭子孫。嗤之以鼻,慳吝不肯施捨一錢贊助,共
襄盛舉。一旦無常來到,生命財產俱損,一切化為烏有,憂悲惱苦,
悔之晚矣!
大眾應知,正德要蓋建一家醫療完善、服務周全的癌症醫院,這
是一家真正屬於大家的全民醫院,是具相當歷史意義及大功德的聖
事。佛於《梵網經》云:「諸福田中,看病施藥為世間第一福田,
功德最大」,而治癒一位癌症病人,等於救人一命、一個家庭,勝
造七層佛塔,故蓋建僧伽癌症醫院具重要性及迫切性。
為期癌症醫院早日蓋建完成,以發揚佛教偉大慈悲濟世救人精
神,實踐救渡眾生脫離生、老、病、死苦惱的菩薩道實務工作,本
院發起全國人人捐助建院基金運動,共建正德慈善癌症中西醫院,
願眾等皆能體悟,「知身如幻財不可保,萬物無常惟福可恃」,做
明智之抉擇,發心共造無量功德,捐助癌症醫院建院基金,加入佛
教城之勸募委員行列,積造福本,廣種福田,為自己及代代子孫謀
福利,籌備往生佛國資糧,人人皆得出苦,解脫六道輪迴,成就佛
道!以此和大眾共勉之!阿彌陀佛!少造業,多念佛!

 

福禍已造 到時必報


清順治年間,順義縣有一富戶姓貢,家中財產頗豐,中年時有了
兒子貢慶有,貢家一佣人也生了個兒子叫李福。在佣人的請求下,
貢家允許李福陪同貢慶有跟隨同一位老先生讀書。
兩個孩子十四歲時,李福在一天夜裏,夢中看見天門大開,有
兩位神人降臨院落中。一神人指著貢慶有說:「他怎麼樣?」另一
神人說:「他是全福之人,十七歲中秀才,十九歲中舉人,官位二
品,一世榮華富貴。」又指著問李福一生將怎樣,神人說:「他是
苦命人,一生功名無份。」說完,兩位神人就昇天而去,天門關
閉。李福醒來後很納悶,將此夢告訴了父母、朋友。
李福始終留心著貢慶有的境遇,在十七歲那年,貢慶有果真中了
秀才;而李福這時已經不讀書了,開始在家從事農作。貢慶有為人
既刻薄又暴戾,可謂作惡多端,可是,自中秀才後,仕途順暢。後
來,真的官至二品,當官之後,更是貪贓枉法,殘害百姓。
李福認為貢慶有這樣一個惡人必得惡報,但貢慶有一直活到七十
多歲,財勢俱全,人丁興旺,而且還預知了自己的死期。很多人以
做惡後沒立時遭報應,從而對因果報應之理產生疑惑。李福就是這
樣,他心中也頗為不平,想到陰間看個究竟。就在貢慶有去世的當
天,李福也死了來到地府。
李福發現貢慶有在陰間居然還受到了禮遇,於是更加憤憤不平,
隨即將自己的疑惑訴於冥王。冥王命判官打開一簿子看,只見上面
記錄著貢慶有的生死善惡。冥王說:「他前世做了很多大善事,這
世做惡將以前積的德損耗了不少,但還有很多,下一世還將享福,
不過,沒這一世大了;至於,他作惡的事,那是還沒到要報應的時
候。」並告訴李福,說李福前世因為沒行善積德,所以這世本應該

受苦,但因為這世一心行善積德了,所以衣食無缺,已經不錯了,
等到再轉生就享福了。
冥王特意允許李福跟隨貢慶有轉生,只見貢慶有轉生到了一富
貴之家中,李福自己則轉生到了一中等人家。貢慶有長大後當了縣
令,仍舊殘害百姓、貪贓枉法、陷害良善,他曾酷刑迫供挖去了人的雙
眼,在另一案子中還剁去了人的雙腿,終於七十歲時暴病而亡。
李福這一世依舊行善積德,而且開始努力修行,在貢慶有死後,
他已經可以元神出竅去陰間一看究竟了。只見貢慶有在陰間受到了
審判,簿子記錄著貢慶有的福德已經全部享受殆盡,他在當官時,
挖人雙目、剁人雙腳,這些事已經沒有甚麼福德可以抵償,必須以
身還債,於是被罰轉生到一貧苦人家,雙目失明、雙腳殘廢,整日
在大街上乞討,苦不堪言。
李福看見了貢慶有這三世果報,更加發奮修行,希望自己可以早
日超脫輪迴之苦。
可見人的榮華富貴來之不易,都是累世所修之德換來的,如果不
知修身行善積德,則作惡越大,損德越多,德損盡之時,報應之時
也就來臨了。天理是絕對公正的,人做了惡怎麼可能不償還呢?俗
話說: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。」這可是真
實不虛的。
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因緣果報的可怕事實,有時與信眾談起他們
的問題時,都會有如此的埋怨與不平,而不願意去接受所面對的痛
苦與事情,冷靜來調整自己的心與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,總會告訴
我,有些人不好,為何不受果報,且還是那麼快樂;或認為自己的
不如意,都是因為他人的不是才造成的。來佛堂請示菩薩的信眾,
有人覺得自己已做了好多的功德、功課,問題仍未見改善,進對菩

薩指示起疑心,殊不知自己常用如此的心念與心態來面對處理事情
是不會得到菩薩加持感應的,自心每天都起無明惡念,即使誦經布
施也無法得到感應。
開山和尚開示:學佛三年,未能改變人生命運,得到光明自在,
則有學佛知見的障礙,這障礙就是我們學佛修行都錯用心,用惡念
不平的心在誦經念佛,人生命運自然無法改變,如何好命、轉運
呢?
由此可知,我們要了解三世因果的可怕,不可唯心所做,而不論
因果報應,菩薩知曉我們所結下的惡因,因而慈悲指示功課功德,
讓我們化解前世所結下的惡果,我們的苦難才得以化解。期望來到
正德佛堂請示之信眾要秉持感恩與懺悔之心,學佛修行,相信大家
都能離苦得樂,解脫輪迴,往生西方淨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