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 現前災難頻繁,請問學佛人應該如何處之?

答:從最近的報紙資訊都能看到,這次恐怖分子的問題,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,這有可能會爆發生化核武的戰爭。學佛人的心要定,決定不貪生怕死,不驚不怖,老實念佛,求生淨土,一點恐慌都沒有。戰爭來到,就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日子,歡歡喜喜!
從現今起,一定要斷惡修善,從念頭上斷。對一切人、事、物,一個惡念都不能有,才有把握往生。極樂世界是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」,若我們不是上善,縱然念佛也不能往生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

  善的標準是「淨業三福」,最低限度要做到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這四句真正做到,念佛生凡聖同居土。凡聖同居土跟方便土、實報莊嚴土平等,這是一切十方諸佛剎土所沒有的。淨土的殊勝就在此地,所謂「一生一切生」,不要把這個機會錯過了。這世間不值得留戀,要全心全力嚮往極樂世界。

  起心動念為我、為我的家庭、為小團體,此心量很小,往生極樂世界的品位很低。全世界眾生很可憐,不知道佛法,不曉得念佛,我們聲聲佛號都為他們迴向,此心量就大,量大福大。不要問有無效果,誠心誠意念,自然就得感應。為全世界苦難眾生念佛,晝夜不間斷,就很如法。21-117-0001

問: 請問如何去除貪瞋痴?

答:佛教導我們,貪瞋痴是眾生最嚴重的病毒。我們現在談到病毒感覺很恐怖,事實上一切病毒的根源便是貪瞋痴。如何對治?佛教導我們用戒定慧三種方法:戒律對治貪欲,禪定對治瞋恚,智慧對治愚痴。所以,勤修戒定慧,便能斷除貪瞋痴。21-058-0001

問: 請問如何減輕妄念?

答:要達到妄念不起的方法有很多,佛家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;法是方法,門是門徑。妄念不起是佛法任何一個宗派法門修學最後的目標,因為妄念不起就證果了,最低限度是證阿羅漢,更高的即成菩薩、成佛。所以,凡夫與佛的差別,就是佛無妄念,菩薩、羅漢無妄念,凡夫有妄念。

  妄念應如何克服?祖師大德常用的方法,不外乎三種:一是「教理」。天天讀經研究教理,漸漸的覺悟了,了解事實真相,妄念自然消除;二是「參禪」。參禪不一定是打坐,身雖然打坐,坐得很像樣,心仍胡思亂想,根本無用。《六祖壇經》說:「何謂禪?何謂坐?」即是「外不著相為禪;內不動心為坐」,因此禪坐是有其意義,並不一定要有此形式。外不著相是不受一切外在境界的誘惑,外在「財色名食睡」的誘惑,見而如如不動,心不起貪瞋痴,此為禪坐。所以,大乘經說「行住坐臥都是禪定」,禪定並非只是坐著,站著也是禪定,走著也是禪定;另外一種更方便的方法,也是最多人提倡的,就是以念佛修禪定。

  外不著相、內不動心,是修行的總原則。無論修任何法門,若起心動念還受外在境界影響,則形式只是虛有其表,裝模作樣,皆非真實。必須要做到外不著相、內不動心。為何佛教我們「外不著相、內不動心」?《金剛經》說得很好,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。眾生能得的是心,能得的心卻不可得。外在一切的境界是因緣所生法,凡因緣生法皆無自體,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,所得的決定不可得。

  《大般若經》中「不可得」三字,佛重複了約一、兩千遍。閱讀六百卷《大般若經》,全文可能還記不得;但「不可得」三字一定記得很熟,因為重複的次數太多了。正是教導眾生能得不可得,所得也不可得,妄想自然消除,亦不會受外在境界誘惑。任何外在境界皆是夢幻泡影,《金剛經》最後總結論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。稱心如意的好境界,是假的;再惡劣的境界,也是假的。外在境界一切歸於平等,心即清淨。順境不生歡喜心,惡劣環境亦無煩惱心,心永遠是清淨、平等,生活自然充滿高度智慧,即是過佛菩薩的生活了。21-076-0001

問: 有些人瞋恨心很重,經常無來由的發火,即無明火,請問這是什麼原因?如何化解?

答:瞋恨心重,說明這個人的業障、習氣很重,很容易生瞋恚心,看人不順眼,看事也不順眼,這是他的業障。但是對真正修行人來說,他是善知識,為什麼?沒有這些人天天來找麻煩,天天來罵你、侮辱你、欺負你,你的忍辱波羅蜜到何處修?所以,遇到這些人,我們一切承受,合掌恭敬,接受教訓,一句話也不回。他說完了,謝謝他,阿彌陀佛!他每一次罵,你都是這個態度,久而久之,他會覺悟,他會感動。絕對不可以對罵,對罵就沒完沒了。他一個人罵,罵累就不罵了。他在那裡罵,我在這裡念阿彌陀佛,讓他罵,這是消自己的業障。他替我消業障,我應當感謝,我念阿彌陀佛迴向給他。如果別人讚歎你,也不要生歡喜心,這未必是真的。人家恭維你,要想到我哪有這個德行讓人讚歎,要生慚愧心。21-080-0001

問: 結婚有家庭的人,請問如何斷情執?

答:情最麻煩的是「執」,只要不執著就行了。在家也是菩薩,善財五十三參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識,在家的佔大多數,出家的只有五位。他們沒有分別、執著,所以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;而我們的妨礙是分別、執著。人要是真正得定開慧,心跟宇宙合成一體,虛空法界就是自己,沒有執著了,情就變成智慧,轉情為智,轉煩惱為菩提,轉生死為涅槃,這就是功夫。他如何能轉,我們為何轉不了?我們迷惑,迷就不能轉,悟就能轉。所以,佛法修學關鍵在「破迷開悟」。21-080-0001

淨空法師專集網站-答疑解惑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