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頸部結構功能的特殊性,頸椎病患者的症狀複雜多樣,除了大家熟知的脖子痠痛、手臂麻木外,受牽連的部位甚至上至頭部下至腿足,淺至皮膚深至某些內臟,都可能有異常的症狀出現,
本書總結作者對頸椎症候群的診治經驗,並介紹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,讓讀者能了解並預防頸椎症候群的發生。
  作者撰寫本書以協助大眾對頸椎病的防治保健與康復為出發點,讀者可從第一章「頸椎病的常見症狀」入手,活用在本書諸多章節中的保健體操或簡易運動,讓您輕鬆調整自己的身心平衡,防患於未然。

 

十三、高壓力族群

  在資訊發達、節奏緊張的現代生活裡,許多人不
自覺地處在高壓力和高緊張
的狀態中,而頸肩背部的肌肉常常首當其衝的緊繃起
來。
  緊繃的肌肉會持續壓迫到肌肉內的血管,導致血
管內血流變小變慢,肌肉細胞組織得不到血液循環帶
來充分的氧氣和養分(見圖解),同時代謝產物(乳
酸)無法及時帶離組織,天長日久就會發生「肌肉纖
維質炎」(亦稱肌筋膜疼痛症),肌肉變得硬幫幫,缺乏彈性,容易疲勞和出現慢性的疼痛,並會引發頸椎病的發生或使原有的頸椎病變加重。
  高壓力族群的頸肩背痛常出現在伏案者、資訊者、學生族和演奏家的身上。此外,保險業、傳銷業也是眾所周知以業績掛帥的高壓力族群。作者年前為國泰人壽高雄教育中心,開辦壓力管理課程期間,所做的非正式調查就發現,罹患頸肩背痛的業務人員多達百分之七十。所以高壓力族群的生活形態應徹底改變,放慢生活步調,凡事看開些,避免自我要求過高,同時多做運動,放鬆身心
,因為運動會刺激身體分泌嗎啡般的止痛物質,也將帶給腦部更充分的氧氣,有助緩和緊張、焦慮
,對全身都有幫助。而學習深呼吸、放鬆功、打開與全身肌肉溝通的「門窗」,也是自我防治的一個關鍵。

十四、缺乏運動者

  俗語說,「久坐不動傷筋骨」,人體的肌肉、韌帶、骨骼既然為運動功能而設計,不經常進行鍛鍊,其結果自然是:肌力下降、關節不靈活、骨礦物質流失加速、提早出現骨質疏鬆,這是用進廢退的自然選擇。
  眾所周知,不吃飯會有饑餓感,那麼長期缺乏鍛鍊,全身肌肉會有類似現象,醫學上稱為「肌肉饑餓症」。據國外研究,肌肉饑餓症患者其肌肉儲存「氧」的能力及代謝功能下降,不僅肌肉萎縮,運動功能衰退,乳酸、二氧化碳、尿酸等疲勞物質堆積,易產生肌肉關節酸痛疲勞及沈重感,
還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。
  我們常常說運動有助於氣血循環。簡單而言,「氣」者即指「肺系統」的吐故納新、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;「血」者是指「心血管系統」與全身各器官組織間的血液循環。現代人大多以手指
、手腕之移動來操作電腦滑鼠、鍵盤,不但對心肺功能無幫助,對全身氣血運行也無助益。倘若以肩、肘、髖、膝等四肢大關節,甚至軀幹脊椎等部位參與運動,則循環代謝效能全然不同。因為唯有大關節周圍方有大肌肉群,而大肌肉群運動時一方面能增強相關肌肉的力量與耐力,二方面其運動過程對氣血的需求,又足以有效推動心肺功能及全身氣血循環,其效果是全方位廣泛性受益的。
尤其缺乏規律勞動的現代人,更需要持恒及全身性的運動來平衡彌補。本篇章介紹的功法簡單易行
,隨時隨地幫你補充運動元素,增進健康存款,使人精力充沛。………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