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)

清朝進士彭端淑曾在《為學一首示子姪》一文中說了個故事,曾經被選入教科書中而廣為人知,我們今天來重新溫習一下這個故事:
 
許久以前,四川鄉下地方有兩個和尚,一個窮、一個稍為有錢些。有一天,窮和尚向富和尚說:「我打算行腳到南海,你覺得怎麼樣?要不要一起去?」富和尚問他:「你有錢嗎?打算怎麼去?都計劃了嗎?」窮和尚回他:「就帶一個水瓶、一個缽,渴了就裝水喝、餓了就托缽,這樣就夠了。」富和尚聽了,不以為然地勸阻:「別作大夢了,我這些年一直計劃買艘船搭去,到現在因緣都還沒俱足,你什麼都沒有還敢去?還是實際點吧,別想太多了。」
 
窮和尚聽了沒多做回應。一年後,他又來找富和尚了,原來,他已經行腳去了南海一趟,又回來了。他告訴富和尚後,富和尚慚愧不已,因為他甚至還沒出發呢!
鼓端淑在文末感慨:「從西蜀到南海,距離不知幾千里遠,然而窮和尚去成了,富和尚反而沒去成。」他指出關鍵在於「立志」,立定目標後就做,那麼哪怕是困難的事,也會變得容易;要是什麼都不做,則容易的事也會變難。
這個我們小時候都讀過的故事,現在重新再讀,心裡有什麼感覺?
關於「老人」,亞里斯多德在《詩學》中如此觀察評論:
―他們都是悲觀者,思考事情總是往壞處想;
―由於他們活過許多歲月,受過太多欺騙和犯過許多錯誤,所以對一切事情都持保留態度,做什麼都不會做滿。
―他們不追求任何非凡或遠大目標,只追求那些有助於他們活下去的事物。
―他們個性怯懦,隨時以危險為念。
―他們對未來缺乏信心。
 
平心而論,這些特徵不會只出現在老人身上,而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有這樣的心態,因此,不妨說,這些是「心態老」的特徵。
 
佛法說「因緣」,然而聖嚴師父也提醒我們:「雖然說要隨順因緣,但佛法也鼓勵人要積極促成因緣。因緣沒有成熟,要促成它。如果怎麼樣也做不出來,那就暫時擱下。」
「把耕耘當作自己的責任,盡責任去播種、施肥、澆水,該做的工作不斷去做;以樂觀的態度期許未來,相信一定會有好收成,其它的就順其自然了,不需要太憂慮、太難過。即使收成不好,也要告訴自己:『大環境不是我所能掌控的,我只要努力就好了。』欣賞自己努力的這一份精神,而不要把心思放在對結果的斤斤計較。
試著欣賞積極付出的自己,曾經努力過的,無論結果是什麼,都不會白費,也都會很值得。因為用了心,就不會浪費生命,即使不成功,也換取了經驗,得到了自我的成長。」
如果生命過程中,時時用這樣積極的精神,努力過,便沒有遺憾。
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