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自 報佛恩網)

註釋:

 

1 【種姓制度】 古代印度在後期吠陀時代(西元前1000年左右至西元前600年左右),四姓制度已告成立。所謂四姓,即︰(1)婆羅門︰指祭司、僧侶階級,可為他人執行祭儀、教授《吠陀》聖典、接受布施。(2)剎帝利︰指王族及武士階級。其職責在於保護人民。(3)吠舍︰指從事農業、畜牧、商業的庶民階級。(4)首陀羅(或作首陀)︰指奴隸階級。即被前三階級所征服的原住民,以服務前三種姓為義務。

 

此四姓之中,婆羅門之地位最為尊貴,首陀羅則是最下等的階級。此外,另有一種『不可觸賤民』,為四姓之外的混雜種姓,被視為野蠻人而倍受歧視。

 

2 【沙門】華譯勤息,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,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。

 

3 【善知識】『惡知識』之對稱。指教示佛法之正道,令得勝益之師友。又作知識、善友、親友、善親友、勝友。釋氏要覽卷上引瑜伽師地論,舉出善知識具有調伏、寂靜、惑除、德增、有勇、經富、覺真、善說、悲深、離退等十種功德。

 

4 【惡道】 順著惡行而趨向的道途,如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等三惡道是。

 

5 【三界】 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欲界是有淫、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上自六欲天,中自人、畜所居的四大洲,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;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四禪十八天皆屬之;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四空天屬之。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,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。

 

6 【有漏】 漏是煩惱的別名,有漏就是有煩惱。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:貪嗔等煩惱,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,叫做漏;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,也叫做漏,所以有煩惱之事物就叫做有漏法,而世間的一切有為法,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。

 

7 【三昧耶戒】密教的戒律。

 

8 【悉地】意譯作成就、妙成就。梵漢並舉而稱成就悉地、悉地成就。於密教,意指依誦持真言等,以身、口、意三密相應而成就世間、出世間種種妙果。據大日經疏卷十五載,完成正覺之階位,稱為無上悉地;達於此位之前,尚有信、入地、五通、二乘、成佛等五種悉地。對此,顯教諸師認為『信』是地前之信行,『入地』是指入於初歡喜地(相當於聲聞之入見道),『五通』是遍知世間五神通之境,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,『二乘』是超越二乘之境界,而至第八地,『成佛』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,進而完成如來位。若依密教,則初歡喜地有十心,初心至第四心為五通,第五心至第八心為二乘,第九心至第十心,即得成佛。即初地十心分三品,初四心為下品,次四心為中品,後二心為上品。

 

9 參觀:法尊法師著《宗喀巴大師的<菩提道次第論>》

 

10 【密意】 隱含之旨意。即指佛特殊之意趣。蓋佛之真意與眾生所理解者不同,故稱為密。此即言,即使詳細說明,眾生亦難以理解測知佛真實之意,故佛所說者,皆為方便教說。此外,指密意方便教,乃對顯了真實之教而言。又以密意所說之語,稱為密語。亦即指佛陀真實、秘密之言語與教示。例如,如來說涅槃乃隱去如來常住之意而說,故稱密語。〔最勝王經卷一〕

 

11 【了義】乃直接顯了法義。與不了義合稱二義。凡直接、完全顯了、述盡佛法道理之教,稱為了義教,若順應眾生理解之程度,不直接顯了法義,而漸次以方便教相引導,則稱不了義教(未了義教)。了義教與不了義教,合稱二了。『依了義經,不依不了義經』即為四依之一。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稱,契經、應誦、記別等世尊略說,其義未了,故為不了義教;與此相違者稱為了義教。〔觀無量壽佛經疏散善義、圓覺經略疏卷一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、華嚴經探玄記卷一〕

 

12 【三寶】係指為佛弟子所尊敬供養之佛寶、法寶、僧寶等三寶。又作三尊。佛(梵buddha  ),乃指覺悟人生之真相,而能教導他人之佛教創始人,或泛指一切諸佛;法(梵dharma  ),為根據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說之教法;僧(梵sam!gha  ),指修學佛法之出家佛弟子集團。以上三者,威德至高無上,永不變移,如世間之寶,故稱三寶。

 

13 【四眾】指僧俗四眾,即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(男居士)、優婆夷(女居士)。

 

14 【宗派】凡教義之宣佈、儀式、行事之內容等皆相同者,即同屬一宗派。佛陀在世時,佛教僧尼團體本稱僧伽,為當時唯一之教團,然於佛陀入滅後數百年之間則產生十八至二十個部派;至大乘佛教,因學說分歧,又有中觀派、瑜伽派之形成。

 

中國佛教產生學派之初,僧人未必屬於一定之僧團。直至各種教義紛紛確立,祖師之傳承逐漸受重視,宗派之名稱,遂成為該一僧團之代表。

 

中國佛教宗派之產生,約於隋唐時代,有十三宗之說。所謂十三宗,即:毗曇、成實、律、三論、涅槃、地論、攝論、淨土、禪、天臺、華嚴、法相、密宗等。禪宗有五家七宗之說,五家即:臨濟、溈仰、曹洞、雲門、 法眼等南宗禪流派。七宗即五家中之臨濟宗又分出楊岐派、黃龍派。

 

15 【如法】指隨順佛所說之教法而不違背。亦指契合於正確之道理。

 

16 【正法】 (一)指真正之法。亦即佛陀所說之教法。又作白法、淨法,或稱妙法。凡契當於佛法正理之法,皆稱正法。(二)正、像、末三時之一。佛陀入滅後,教法住世,依之修行即能證果,稱為正法。

 

17 【大乘】音譯摩訶衍那、摩訶衍。又作上衍、上乘、勝乘、第一乘。為小乘之相反詞。乘,即交通工具之意,係指能將眾生從煩惱之此岸載至覺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。有如下各說:

 

(一)在阿含經,尊稱佛陀之教說為『大乘』。

 

(二)大乘、小乘之語,係釋尊入滅後一段時期,大乘佛教興起後,由於大、小乘對立而起之名詞。一般而言,係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貶稱,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場來看,大乘並非佛教。然由思想史之發展而言,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礎。

 

18 【菩提心】求無上菩提之心。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又稱無上菩提心、無上道心、無上道意,或略稱道心、道意、覺意。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,是淨法長養之良田,若發起此心,勤行精進,則得速成無上菩提。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;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,略稱發心、發意;最初之發心,則稱初發心、新發意,為菩提之根本。《大智度論》卷四十一云(大正25·362c)︰『菩薩初發心、緣無上道,我當作佛,是名菩提心。』

 

此菩提心之內容,即『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』之四弘誓願,前一為利他之願心,後三為自利之願心。要言之,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,其體廣大,其德無邊。故諸經論廣歎其德以勸發行者。舊譯《華嚴經》卷五十九云(大正9·775b)︰『菩提心者,則為一切諸佛種子,能生一切諸佛法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良田,長養眾生白淨法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大地,能持一切諸世間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淨水,洗濯一切煩惱垢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大風,一切世間無障礙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盛火,能燒一切邪見愛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淨日,普照一切眾生類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明月,諸白淨法悉圓滿故。』

 

19 【華嚴宗三觀】初祖杜順依《華嚴經》而立。謂之法界三觀。法界是所觀之境,三觀是能觀之心。一、真空觀,窮盡法界之事相,無一有自爾之別性,皆歸於平等之空性,以空為性。空並非頑無之空,真如之理性超然而離諸相,故名為空觀。眾生所見之森羅萬象,悉為妄情之偏計,猶如空華之實性為虛空,泯亡妄情所見之事相,顯真空之妙體,名為真空觀。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。二、理事無礙觀,今顯實空,泯情所見之事相,以顯真如之空性。然共此真如,非凝然無為之頑體,具不變隨緣之二義,雖以不變之故,常往無作,然以隨緣之故變造一切諸法。然則眾生所見之萬象皆為真如之隨緣,隨緣之萬象即真如。猶如水即為波,波即為水。所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如是觀真如性起萬法,萬法一一以真如為性,名為事理無礙觀。此乃四法界中事理無礙法界。三、周遍含容觀,既知法界之事相為真如之隨緣性起,而其起非分取真如之性,性為一味平等,不可分取。一微一塵,悉完具真如之全體。故完具理之一 一事相,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,一 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無盡。此名周遍法界性。這是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,隨緣觀之至極。詳見華嚴法界觀。

 

20 【信行】對於法行而言,自己依聖法而行,謂之法行,信他教而行,謂之信行。信行者為鈍根而成聞慧,法行者為利根而成思慧。玄義十曰:『教門為信行人,觀門為法行人。』

 

21 【戒行】恪守戒律的操行。

 

22【慈悲】慈與悲。願給一切眾生安樂叫做慈;願拔一切眾生痛苦叫做悲。

 

23 【運心供養】四供養之一。又稱以心供養、理供養。但於心中起供養之思,而不現於事實。亦即心中興起至誠之供養想。

 

24 【資糧】即必需品、積集、準備之意。資為資助,糧為糧食;如人遠行,必帶資糧,故欲證三乘之果者,宜以善根功德之糧以資助己身。諸經中亦每以『資糧』一詞引申為趨向菩提之資本,或謂長養資益菩提之因的諸善法。《金光明最勝王經》卷六與《大寶積經》卷五十二等均有二種資糧之說,即指福德資糧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)、智德資糧(又作智慧資糧,即修行般若智慧)。

 

25 【羯磨】漢譯作業,即作授戒懺悔等事業的一種宣告儀式,由此宣告儀式的宣告文,而成就所作之業。

 

26 【瑜伽教】密教的總稱,因密教是以三密的瑜伽為宗。

 

27 【繒蓋】指絹帛。意即以絹帛製造之大蓋。又稱天繒蓋。係天蓋之一種。蓋,原為印度作為防日遮雨之器物,後世乃以圓筒形絲帛製品高懸於佛像頂上,或懸於說法者高座之上,而成為佛殿之莊嚴具。

 

28【鬘】花鬘,以香草結成花鬘供佛。由花等編綴成之飾物。可掛在頭、頸、胸或手腳等部位。

 

29【瓔珞】音譯作吉由羅、枳由羅。又作纓絡。由珠玉或花等編綴成之飾物。可掛在頭、頸、胸或手腳等部位。印度一般王公貴人皆佩戴之。

 

30【塗香】塗香於身手以供養佛。《智度論》九十三曰:『天竺國熱,又以身臭故,以香塗身,供養諸佛及僧。』同三十曰:『塗香有二種:一以栴檀木等摩以塗身,二者種種雜香搗以為末。以塗其身,及熏衣服,並塗地壁。』《大日經疏》八曰:『塗香是淨義,如世間塗香能淨垢穢息除熱惱。』

 

31【幢幡】幢幡皆為旌旗之屬。梵語馱縛若,譯曰幢,梵語波吒迦,譯曰幡。竿柱高秀,頭安寶珠,以種種之彩帛莊嚴之者曰幢。長帛下垂者曰幡。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。

 

32 【伎樂】音樂。

 

33 【業力】業的力量。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,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。

 

34 【六道】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因此六者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,故又名六趣。

 

35 【勝義】又作第一義、真實。指勝於世間世俗義之最勝真實道理。

 

36 【依止】依賴止住有力有德之處,而不背離。

 

37 【僧伽】 略稱僧。意譯為和、眾。乃和合之意,故又稱和合眾、和合僧、海眾(眾僧和合如海水一味,故以海為喻,而稱海眾)。四人、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,方可稱為僧。唐代道宣律師認為構成僧伽須有二種條件:(一)理和,即遵循佛教教義,以涅槃解脫為目的。(二)事和,有六種,即:戒和同修、見和同解、身和同住、利和同均、口和無諍、意和同悅。

 

38 【賢聖】  賢與聖之並稱。賢,即善和之意,指見道以前調心離惡之人;謂凡夫離惡而未發無漏智,不證理亦未斷惑,係見道以前之位。聖,即會於正理之意,指證見諦理,捨異生性之人;謂捨去凡夫之性,發無漏智而證理斷惑,屬見道以後之位。要之,以有漏智修善根者,稱為賢者;以無漏智證見正理者,稱為聖者。

 

39 【三惡道】 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地獄屬上惡,餓鬼屬中惡,畜生屬下惡。

 

40 【四諦】1、苦諦。苦是受逼迫苦惱之意,主要指三界生死輪迴的苦惱。有三苦、八苦的不同。三苦,一為苦苦,指正在受痛苦時的苦惱;二為壞苦,是享受快樂結束時的苦惱;三為行苦,謂不苦不樂時,為無常變化的自然規律所支配的苦惱,包括生、老、病、死在內。八苦即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求不得苦、怨憎會苦、愛別離苦、五陰盛苦。2、集諦。亦名習諦。集是積聚感招之意。說一切眾生,常時以來,由於貪瞋愚癡的行動,造成的善惡行為的業因,能感招將來的生死苦果。3、滅諦。亦名盡諦,為息滅、滅盡之意,滅盡三界內之煩惱業因以及生死果報,稱為滅,也稱了脫生死,從此不再受三界內的生死苦惱,達到涅槃寂滅境界,即為解脫。4、道諦。道為通達之意,也是道路的意思。這種道路是達到寂滅解脫的方法和手段;原始佛教認為道諦是指八正道。以後大、小乘又各有發展。佛教認為依道諦去修行,就能達到寂滅解脫的滅諦。由此途徑確實可以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。

 

41 【十二因緣】 又名十二有支,或十二緣起,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。十二因緣是無明(貪嗔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)、行(造作諸業)、識(業識投胎)、名色(但有胎形六根未具)、六入(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)、觸(出胎與外境接觸)、受(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)、愛(對境生愛欲)、取(追求造作)、有(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)、生(再受未來五蘊身)、老死(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)。以上十二支,包括三世起惑、造業、受生等一切因果,周而復始,至於無窮。

 

42 【三善道】 天、人、阿修羅。天屬上善,人屬中善,阿修羅屬下善。

 

43 【依止】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;一般謂依賴於有力、有德者之處而不離,亦稱為依止。

 

44 【三十二相】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,一足安平,二足千輻輪,三手指纖長,四手足柔軟,五手足縵網,六足跟圓滿,七足趺高好,八癇如鹿王,九手長過膝,十馬陰藏,十一身縱廣,十二毛孔青色,十三身毛上靡,十四身金光,十五常光一丈,十六皮膚細滑,十七七處平滿,十八兩腋滿,十九身如師子,二十身端正,二十一肩圓滿,二十二口四十齒,二十三齒白齊密,二十四四牙白淨,二十五頰車如師子,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,二十七廣長舌,二十八梵音清遠,二十九眼色紺青,三十睫如牛王,三十一眉間白毫,三十二頂成肉髻。

 

45 【八十種好】 又曰八十隨形好,更細分別三十二相為八十種之好。隨形好者隨三十二形相之好。一無見頂相,佛頂上之內鬘,仰之則愈高,遂不見其頂上;二鼻高不現孔;三眉如初月;四耳輪垂埵;五身堅實如那羅延;六骨際如鉤鎖;七身一時迴旋如象王;八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;九爪如赤銅色,薄而潤澤;十膝骨堅而圓好;十一身清潔;十二身柔軟;十三身不曲;十四指圓而纖細;十五指文藏覆;十六脈深不現;十七踝不現;十八身潤澤;十九身自持不逶迤;二十身滿足;二十一容儀備足;二十二容儀滿足;二十三住處安無能動者;二十四威振一切;二十五一切眾生見之而樂;二十六面不長大;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撓;二十八面具滿足;二十九唇如頻婆果之色;三十言音深遠;三十一臍深而圓好;三十二毛右旋;三十三手足滿足;三十四手足如意;三十五手文明直;三十六手文長;三十七手文不斷;三十八一切惡心之眾生,見者和悅;三十九面廣而殊好;四十面淨滿如月;四十一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;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氣;四十三自口出無上香;四十四儀容如師子;四十五進止如象王;四十六行相如鵝王;四十七頭如摩陀那果;四十八一切之聲分具足;四十九四牙白利;五十舌色赤;五十一舌薄;五十二毛紅色;五十三毛軟淨;五十四眼廣長;五十五死門之相具;五十六手足赤白,如蓮華之色;五十七臍不出;五十八腹不現;五十九細腹;六十身不傾動;六十一身持重;六十二其身大;六十三身長;六十四手足軟淨滑澤;六十五四邊之光長一丈;六十六光照身而行;六十七等視眾生;六十八不輕眾生;六十九隨眾生之音聲,不增不減;七十說法不著;七十一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;七十二發音應眾聲;七十三次第以因緣說法;七十四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;七十五觀不厭足;七十六發長好;七十七發不亂;七十八發旋好;七十九發色如青珠;八十手足為有德之相;見法界次第下之下。大乘義章二十末。

 

46 【凡夫】略稱凡。指平凡之人。就修行階位而言,則未見四諦之理者,均稱凡夫。故是流轉生死的平常人。

 

47 【僧伽】 略稱僧。意譯為和、眾。乃和合之意,故又稱和合眾、和合僧、海眾(眾僧和合如海水一味,故以海為喻,而稱海眾)。四人、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,方可稱為僧。唐代道宣律師認為構成僧伽須有二種條件:(一)理和,即遵循佛教教義,以涅槃解脫為目的。(二)事和,有六種,即:戒和同修、見和同解、身和同住、利和同均、口和無諍、意和同悅。

 

48 【見道】又作見諦道、見諦。為修行之階位。與修道、無學道合稱為三道。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,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。見道以前者為凡夫,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。其次,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復加以修習之位,即是修道,與見道合稱有學道。相對於此,無學道又作無學位、無學果、無學地,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,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。依小乘佛教,以修三賢、四善根等之準備修行(七方便)為始者,能生無漏智,而趨入見道。大乘則以初地為入見道,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,第二地以上為修道,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。

 

49 【加行道】乃加功力進修之道。為四道之一。又作方便道。即為斷除煩惱而預備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,修此方便加行,能引後無間道而趣向涅槃之道。與唯識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,即『見道』之前的四善根(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法)之位。據俱舍論卷二十五載,經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後之無間道。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(大四五·二八二下):『加行者,加功用行,欣求斷道。』〔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八、成唯識論卷九、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九、俱舍論卷二十一〕

 

50 【正學女】 為出家五眾之一。又作學法女、學戒女、式叉摩那尼、式叉尼。意為在學法中之尼眾。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尼眾別行篇載,沙彌尼欲受具足戒者,於受具足戒之前二年期間,別學三種法:(一)受持淫、盜、殺、妄等四重禁戒。(二)不犯染心相觸、盜人四錢、斷畜生命、小妄語、非時食、飲酒等六法。(三)修學一切比丘尼應具足之戒行。於此期間,查驗有無胎孕,並試行真固與否。此時期之沙彌尼即稱正學女。

 

51 【凡夫】略稱凡。指平凡之人。就修行階位而言,則未見四諦之理者,均稱凡夫。故是流轉生死的平常人。

 

52 參 觀 :常   正 : 「 居 士 佛 教 」 芻 議 。法 音  1998 年 第 7 期 ( 總 第 167 期 )第 23 頁

 

53【阿闍梨】 華譯為教授,或軌範正行,或悅眾,即是矯正弟子們行為的比丘。四分律五種的阿闍梨,即出家、受戒、教授、受經、依止等。

 

54【白衣】原意白色之衣,轉稱著白衣者,即指在家人。印度人一般皆以鮮白之衣為貴,故僧侶以外者皆著用白衣,從而指在家人為白衣,佛典中亦多以『白衣』為在家人之代用語;相對於此,沙門則稱為緇衣、染衣。

 

55 參 觀 :佛  日 : 近 現 代 居 士 佛 教 。 法 音  1 9 9 8 年 第 5 期 ( 總 第 1 6 5 期 )第 1 3 頁

 

56 【掉舉】指浮動不安之心理狀態。

 

 

57 【惛沈】又作昏沉。指使身心昏昧、鈍感、頑迷,而喪失進取、積極活動之精神作用。

 

58 【八不中道】龍樹論師所造的《中論》(也叫做《中觀論》)。但是龍樹論師自己所造只是《中論》的頌文,現存梵本,叫作《根本中頌》。所謂八不,即龍樹論師於《中論》的篇首所說。

 

龍樹論師的思想,淵源於《般若》等經。《般若》立說有為無為一切諸法(即宇宙萬有)當體性空,破除由於假名(即概念)認識所執著的實在。龍樹論師的立說更發揚性空而無礙於緣起的中道妙理。依他緣起的諸法,當體空無自性不可得,然而『空』並非『無』的異名,『空』的意義是『不』,『不』是泯義、破義,並非對於『有』的『無』,而是超越有無的『中道』。他為彰顯此無所得中道實相的妙體,把《般若》等經中散說的不生不滅等,歸納作八不一頌,而在《中論》的篇首說(大正30·1b)︰『不生亦不滅,不常亦不斷,不一亦不異,不來亦不出。能說是因緣,善滅諸戲論;我稽首禮佛,諸說中第一。』生、滅、常、斷、一、異、來、出,八種概念,是就緣起諸法的假相立名,都和離一切妄見戲論不可得的中道實相不相應,而眾生把它執著作實在,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諸見中。所以龍樹論師對於緣起諸法說『不生不滅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,不來不出』,否定這些實在論的見解。但是《中論頌》在八不中只解釋了『不生』一種,這或者是因為所謂無生(藏譯《中論》八不作八無,『不生』即『無生』)是一切佛法的中心,所以用『不生』來代表八不。如《中觀論疏》就說(大正42·43a)︰『佛雖說八不,則束歸一無生。』《中論頌》用自因、他因、共因、無因四句,推檢諸法,以證明諸法的無生不可得,所謂『諸法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,不共、不無因,是故知無生。』即於自因、他因、共因、無因四句中,覓生不可得,所以說諸法無生。

 

59 【比量】因明學用語。又稱真比量。因明三量之一。比量就是由推理而得的知識。

 

60 【比量】因明學的三支量之一,即比喻量,如隔牆見角,比知有牛,隔岸見煙,比知有火。比量,即推比量度之意。

 

61 【三量】1.現量、比量、聖教量。現量是在根境相對時,用不著意識思索就能夠直覺親證到的,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去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塵的時候是;比量是比度而知,如遠見煙就知道彼處有火,聽到隔壁有說話的聲音,就知道裏面有人是;聖教量又名聖言量,是因為有聖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。2.現量、比量、非量。現量和比量如前所說,非量謂心心所緣境時,判斷錯誤,如見繩以為蛇,見月明以為天亮等是。

 

62 【三藏】修多羅藏、毗奈耶藏、阿毗達磨藏。修多羅藏即是經藏,為佛所說的經文;毗奈耶藏即是律藏,為佛所制的戒律;阿毗達磨藏即是論藏,為佛弟子所造的論著。

 

63 【依止】依賴止住。

 

64【阿賴耶識】阿賴耶,為八識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阿賴耶等識)之一,九識(八識及阿摩羅識)之一。又作阿羅耶識、阿黎耶識、阿剌耶識、阿梨耶識。略稱賴耶、梨耶。舊譯作無沒識,新譯作藏識。或作第八識、本識、宅識。無沒識意謂執持諸法而不迷失心性;以其為諸法之根本,故亦稱本識;以其為諸識作用之最強者,故亦稱識主。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,含藏萬有,使之存而不失,故稱藏識。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之種子,故亦稱種子識。

 

65 【法師】指通曉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之人。又作說法師、大法師。廣義之法師,通指佛陀及其弟子;狹義則專指一般通曉經或律之行者,稱為經師或律師。佛菩薩及其大弟子等,皆知深妙之法,又知眾生根機之利鈍而為之演說,故稱大法師。

 

關於法師之資格,據《瑜伽師地論》卷八十一、《十住毗婆沙論》卷七、澄觀之《華嚴經疏》卷四十三等所載,必須具備下列條件:(一)法師十德,即:善知法義、能廣宣說、處眾無畏、無斷辯才、巧方便說、法隨法行、威儀具足、勇猛精進、身心無倦、成就忍力等十德。具足此十法,則能成就眾相圓滿。(二)行四法,即:(1)廣博多學,能持一切言詞章句。(2)善知世間、出世間諸法生滅之相。(3)得禪定智慧,於諸種經法中,能隨順而無諍。(4)不增不減如法而行,言行一致。

 

就法師之類別而論,據《法華經》卷四法師品、卷六法師功德品載,依法師之專長及其弘法之差異可分為受持、讀經、誦經、解說、書寫等五種,稱為五種法師。然後世則演成書寫、供養、施他、聽、披讀、受持、正開演、說、誦、思修等十種法師。

 

此外,我國稱道安、慧遠等學問德行高深者為法師,然對鳩摩羅什、玄奘等對翻譯經藏有卓然貢獻之大譯經師,則多稱三藏法師,以別於禪師、律師等稱呼。

 

66 【憨山】(1546~1623)明代僧。安徽全椒人,俗姓蔡。名德清,字澄印,號憨山。十二歲從金陵報恩寺永甯誦習經教。十九歲出家受具足戒,並至棲霞山從法會受禪法。以慕清涼澄觀之為人,自字澄印。萬歷元年(1573)遊五臺山,愛憨山之奇秀,遂取此為號。歷住青州(山東)海印寺、曹溪寶林寺等,宣揚禪宗。宣導念佛與看話頭(禪宗之古則公案)雙修。熹宗天啟三年十月示寂,世壽七十八。世稱憨山大師。與袾宏、真可、智旭,並稱明代四大高僧。著述宏富,有楞嚴經通議十卷、觀楞伽經記八卷、法華經通義七卷等行世。弟子福善、通炯等彙編其遺文,題為憨山老人夢游集(又作憨山大師夢游全集),凡五十五卷(古本四十卷),另有其自著之年譜二卷。〔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(憨山老人夢游集卷五十三、卷五十四所收)、釋鑒稽古略續集卷三、五燈嚴統卷十六、高僧摘要卷三、淨土聖賢錄卷五〕

 

67 【真言】音譯曼怛羅、曼荼羅。又作陀羅尼、咒、明、神咒、密言、密語、密號。即真實而無虛假之語言之意。

 

68 【非人】指非人類之天龍八部,以及夜叉、惡鬼、修羅、地獄等。一般又作為鬼神之泛稱。

 

69 【法施】指宣說佛法,利益眾生。又作說教、說法、說經、談義、勸化。

 

70 【四恩】父母恩(家庭)、眾生恩(社會)、國土恩(國家)、三寶恩(佛、法、僧)。

 

71 【三有】1.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,所以叫做三有。一、欲有,即欲界的生死;二、色有,即色界的生死;三、無色有,即無色界的生死。2.本有、當有、中有。本有指現生的身心;當有指未來的身心;中有指本有與當有之間所受的身心。

 

72 【法界】1.法者諸法,界者分界,諸法各有自體,而分界不同,故稱法界。2.法者諸法,界者邊際之義,窮極諸法的邊際,故稱法界。3.法者諸法,界者性之義,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,但皆同一性,故稱法界。4.一一之法,法爾圓融,具足一切諸法,故稱法界。

 

73 【慈悲】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(與樂),稱為慈;同感其苦,憐憫眾生,並拔除其苦(拔苦),稱為悲;二者合稱為慈悲。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,故稱同體大悲。又其悲心廣大無盡,故稱無蓋大悲(無有更廣、更大、更上於此悲者)。

 

74 【無量劫】多到不可計量的劫數。

 

75 【宿業】過去世所造之善惡業因。又稱宿作業。即指於現世感宿業之果報,而現世之行業又成為來世招果報者。惟一般多以宿業指惡業因,另以宿善指善業因。

 

76【三惡道】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地獄屬上惡,餓鬼屬中惡,畜生屬下惡。

 

77 【總持】總一切法和持一切義的意思,是梵語陀羅尼的譯義。

 

78 【法化】正法的教化。

 

79【感應道交】指眾生之所感與佛之能應相交之意。佛陀與眾生之關係如同母子之情,此既非眾生之自力,亦非教化所致,乃由於機緣成熟,佛陀之力量自然能與之相應,亦即眾生之『感』與佛陀之『應』互相交融。復次,眾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,故諸佛之巧應亦有無量之數,由是而有各種不同之機應,根據《法華玄義》卷六上所綜言,而以下列四句統括之:(一)冥機冥應,謂眾生於過去世善修三業,於現在世未運身口業,藉於往昔之善根,是為冥機;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,不見不聞而覺知,是為冥應。(二)冥機顯應,謂眾生於過去世植善,冥機已成,得值佛聞法,於現前得利益。(三)顯機顯應,謂眾生於現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,亦能感得利益。(四)顯機冥應,謂眾生於一世勤苦,現善濃積,雖不顯感,然有冥利。

 

80 【九品往生】修習淨土法門,上、中、下三根皆得往生,依此三根分為九品。即:

 

(一)上品上生,先發三心,即『至誠心』、『深心』、『回向發願心』,次修三業,即『慈心不殺,具諸戒律』、『讀誦大乘經典』、『修行六念』。此人精進勇猛,臨命終時,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,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,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,與諸菩薩授手迎接。

 

(二)上品中生,亦發三心,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修行,唯能解了第一義諦,深信因果。此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觀世音、大勢至等無量大眾,持紫金台,授手迎接。

 

(三)上品下生,亦發三心,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解義,唯信因果。此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觀世音、大勢至及諸眷屬持金蓮華,化作五百化佛授手來迎。

 

(四)中品上生,受持五戒,持八戒齋,修行諸戒,不造五逆,無眾過惡。此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,放金色光,至其人所;其人見已,心大歡喜,見己身坐蓮花台。

 

(五)中品中生,一日一夜持八戒齋,或一日一夜持沙彌戒,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,威儀無缺。此人臨命終時,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,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。

 

(六)中品下生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孝養父母,行世仁義。此人臨命終時,遇善知識為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願,至心信樂即得往生。

 

(七)下品上生,或有眾生作眾惡業,雖誹謗方等經典,多造惡法,無有慚愧。此人臨命終時,遇善知識為贊大乘十二部經題,除卻千劫極重惡業,復教令合掌叉手,稱『南無阿彌陀佛』名號,除卻五十億劫生死重罪。爾時彼佛即遣化佛、化觀世音、大勢至菩薩來迎。

 

(八)下品中生,或有眾生毀犯五戒、八戒及具足戒,偷僧祇物,盜現前僧物,不淨說法,無有慚愧,以諸惡法而自莊嚴,如此罪人,臨命終時,地獄眾火一時俱至。遇善知識為贊阿彌陀佛十力威德,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地獄猛火化為涼風,吹諸天華,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。

 

(九)下品下生,或有眾生作五逆十惡,具諸不善。此人臨命終時,遇善知識種種安慰,為說妙法,教令念佛。如是至心,令聲不絕,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。於念念中,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即見金蓮花猶如日輪,住其人前。

 

81【輪迴】謂眾生由惑業之因(貪、嗔、癡三毒)而招感三界、六道之生死輪轉,如車輪之回轉,永無止盡,故稱輪迴。又作生死、生死輪迴、生死相續、輪迴轉生、淪回、流轉、輪轉。

 

82 【正行】指不邪曲之行。即以佛之教化為基準之正當行為,與『邪行』相對;或對雜行、助行而言正行。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稱為正行,由間接原因而成之行稱為助行。

 

83 【四種念佛】念佛,即憶念佛之意,又轉為觀念佛之相好或唱念佛之名號。據宗密之《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》卷四舉出四種念佛之法:(一)稱名念佛,謂專心稱念佛之名號,於晝夜間一心專注,或一萬聲乃至十萬聲,如是歲月既久,則念念不斷,純一無雜。(二)觀像念佛,謂觀佛像,口稱佛名,則心不散亂,本性佛從而顯現,如是則念念不斷,純一無雜。(三)觀想念佛,謂於心觀想佛之相好圓滿,觀想純熟,則三昧現前。(四)實相念佛,謂觀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實相,乃無形無相,猶如虛空,而心及眾生本來平等。如是之念即是真念,念念相續,則三昧現前。

 

84 【三摩地】又作三昧、三摩提、三摩帝、三摩底、三麼地、三昧地等,華譯為定,即住心於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。

 

85 【六根】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眼是視根,耳是聽根,鼻是嗅根,舌是味根,身是觸根,意是念慮之根。根者能生之義,如草木有根,能生枝幹,識依根而生,有六根則能生六識,亦復如是。其中何根生何識,各有其界限,不相混,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,並不能生耳鼻等識,餘可類推。

 

86 【性戒·遮戒】性戒,又稱性重戒、性罪戒或主戒、舊戒。遮戒,又稱息世譏嫌戒、離惡戒、客戒或新戒。性戒是佛法和世間法都不得違犯的戒條,不論佛陀制定與否,這類行為的本身就是罪惡,犯者將感得三途的果報。遮戒則是因佛陀制定而後所形成的戒條,所以只有受佛教戒律的人才須遵行不悖。

 

 

87 【五乘】人乘、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。人乘就是乘著五戒的教法而生到人間來;天乘就是乘著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;聲聞乘就是乘著四諦的教法而證得阿羅漢果;緣覺乘就是乘著十二因緣的教法而證得辟支佛果;菩薩乘就是乘著六度的教法而證得至高無上之佛果。

 

88 【蜎飛蠕動】指形體細微渺小之生物。又作□飛蠕動、蜎□蠕動。蜎飛,指小蟲之飛行,如蚊虻等;蠕動,乃小蟲蠢動之貌,如蛆蟲等。《龍舒增廣淨土文》卷三謂,一切有情,無論細微如飛蟲、蛆蟲等蜎飛蠕動,佛皆化度。

 

89 【非人】指非人類之天龍八部,以及夜叉、惡鬼、修羅、地獄等。一般又作為鬼神之泛稱。《比丘六物圖私抄》卷下載,於律典中,謂有人趣、非人趣、畜生趣等三趣,而以非人趣指天、修羅、地獄、餓鬼等四趣。

 

90 【常住】指寺院,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場。

 

91 【信施】即信者向三寶布施財物,或指所施之財物。

 

92 【戒體】戒之體性。舊譯無作,新譯無表。指行者受戒後,於身所生防非止惡之功能。亦即對於戒法之信念與奉持戒法之意志。

 

93 【梵行】清淨的行為,也就是斷絕淫欲的行為。

 

94 【學處】意謂所學之處。一般指戒律。如五戒、八戒、十戒等,稱為學處。

 

95 【胡麻】原產於印度,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。其種子扁平,顆粒甚小,有白色、黑色、茶色三種,於諸經論中,每以胡麻譬喻微細、遍滿、無數之義。

 

96 【聖果】(一)依聖道所證得之果報。即指菩提涅槃。 (二)指四種沙門果中之阿羅漢果。

 

97 【須陀洹果】聲聞乘四果中的初果名。

 

98 【定 】亦稱增上心學,指禪定。即擯除雜念,專心致志,觀悟四諦。小乘有四禪,大乘有九種大禪、百八三昧等。小乘四禪為:1、初禪。即禪定的初級階段,這時沉思於專一,擯除情欲、消除不善心,這就是「離」。由此漸進而生喜樂,即欣喜與慰安。但此時尚有思慮,尚未達到表像的沉靜,故稱初禪。2、二禪。由初禪進而安住一想,達到表像的沉靜,獲得一種更高的喜樂。3、三禪。由二禪進而捨離喜樂而達到完全安靜境地,獲得輕安的妙樂。這時已產生了智慧,達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階段。但此時尚有身體上妙樂的感覺,所以對涅槃境地來說還有一段距離。4、四禪。由三禪再進一步,完全超脫苦、樂,連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卻,達到捨念清淨的境界。即涅槃境界。九種大禪為:自性禪、一切禪、難禪、一切門禪、善人禪、一切行禪、除煩惱禪、此世他世樂禪、清淨禪。百八三昧為:般若經典中所說的一百零八種禪定,《大智度論》卷五有詳細說明。

 

99 【好相】妙好之異相。謂行者感得佛身並光華等種種妙好之異相。

 

100 【領解】理解他人所教,稱為領解。又作領悟、解會、領覽、領得。

 

101 【大眾】多數之眾。一般指比丘等多人集會。

 

102 【惡趣】又作惡道。為『善趣』之對稱。趣,為往到之義。即由惡業所感,而應趣往之處所。一般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趣稱為三惡趣,又稱三途、三惡道,為純粹惡業趣往之處;其中,依嗔恚趣往地獄,依貪欲趣往餓鬼,依愚癡趣往畜生。相對於三惡趣,阿修羅、人、天等三趣稱為三善趣,為行善業者所趣往之處。若以現實人生取譬,嗔恚即為地獄,貪欲即為餓鬼,愚癡即為畜生,鬥爭即為阿修羅,喜悅則分別為人間、天上。此外,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,第一願為無三惡趣願,第二願為不更惡趣願,此二願皆為大悲拔苦之願。

 

103 【總相戒】指十善戒。戒波羅蜜總攝一切戒法,譬如大海總攝眾流;如十善戒為一切戒法之根本,稱為總相戒;其餘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具足戒等無量諸戒皆為別相戒。

 

104 【三昧】又名三摩提,或三摩地,華譯為正定,即離諸邪亂,攝心不散的意思。

 

105 【三身】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。法身又名自性身,或法性身,即常住不滅,人人本具的真性,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,佛是覺而證得了;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,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的分別,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,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身;應身又名應化身,或變化身,即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的佛身。

 

106 【宿業】過去世所造之善惡業因。又稱宿作業。即指於現世感宿業之果報,而現世之行業又成為來世招果報者。一般多以宿業指惡業因,另以宿善指善業因。

 

107 【現行】『現行』一詞,在語意上有『實現』、『現在發生作用』之義。此指潛藏於阿賴耶識中的種子顯現為現象。亦即由種子產生色法、心法等一切現象。此中,色法必由色種子產生,心法必由心種子產生。

 

108 【識】其原意是指分析物件之後所生起的認識作用。這裏指十二因緣中之識支︰即人於托胎剎那時之意識。

 

109 【十二因緣】又名十二有支,或十二緣起,是說明眾生生死流轉的過程。十二因緣是無明(貪嗔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)、行(造作諸業)、識(業識投胎)、名色(但有胎形六根未具)、六入(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)、觸(出胎與外境接觸)、受(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)、愛(對境生愛欲)、取(追求造作)、有(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)、生(再受未來五蘊身)、老死(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)。以上十二支,包括三世起惑、造業、受生等一切因果,周而復始,至於無窮。

 

110 【業】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、語言、行為,都叫做業,好的思想、語言、行為叫做善業,壞的思想、語言、行為叫做惡業。

 

111 【菩提心】求無上菩提之心。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又稱無上菩提心、無上道心、無上道意,或略稱道心、道意、覺意。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,是淨法長養之良田,若發起此心,勤行精進,則得速成無上菩提。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;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,略稱發心、發意;最初之發心,則稱初發心、新發意,為菩提之根本。《大智度論》卷四十一云(大正25·362c)︰『菩薩初發心、緣無上道,我當作佛,是名菩提心。』此菩提心之內容,即『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知,佛道無上誓願證』之四弘誓願,前一為利他之願心,後三為自利之願心。要言之,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,其體廣大,其德無邊。故諸經論廣歎其德以勸發行者。舊譯《華嚴經》卷五十九云(大正9·775b)︰『菩提心者,則為一切諸佛種子,能生一切諸佛法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良田,長養眾生白淨法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大地,能持一切諸世間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淨水,洗濯一切煩惱垢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大風,一切世間無障礙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盛火,能燒一切邪見愛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淨日,普照一切眾生類故。菩提心者,則為明月,諸白淨法悉圓滿故。』

 

112 【無上正等菩提】即無上正等正覺。菩提即是覺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,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,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。

 

113 【涅槃】華譯滅度、寂滅、圓寂、大寂定等,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,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。

 

114 【布施】以自己的財物,分施給別人。布施有三種,即一、財施,即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;二、法施,即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;三、無畏施,即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。

 

115 【大行】行業廣大之意,指菩薩之修行。菩薩為求佛果菩提,乃發大誓願,歷經三祇百劫,修波羅蜜等諸善萬行,積大功德,故稱大行。

 

116 【止觀】止與觀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,觀是觀察一切真理。止屬於定,觀屬於慧,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。

 

117 【五欲】1.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。色是指美麗的色相;聲是指宛轉的聲音;香是指芬芳的香氣;味是指可口的味覺;觸是指適意的觸樂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,故名五欲。2.財欲、色欲、飲食欲、名欲、睡眠欲。

 

118 【六塵】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、法塵。塵者染污之義,謂能染污人們清淨的心靈,使真性不能顯發。又名六境,即六根所緣之外境。

 

119 【六煩惱】又作六隨眠。即: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。

 

120 【惡業】即指出於身、口、意三者之壞事、壞話、壞心等,能招感現在與未來之苦果。通常指造五逆、十惡等業。《四十華嚴經》卷四十(大一○·八四七上):『我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、恚、癡。』

 

121 【三惡道】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地獄屬上惡,餓鬼屬中惡,畜生屬下惡。

 

122 【威儀】行住坐臥應有的威德和儀則。

 

123 【無明】不明白道理,亦即愚癡的別名。

 

124 【無量】多到不可計量。

 

125 【江味農(1873~1938)】清末民初之著名居士。原籍江蘇江寧,寄居湖北。俗名忠業,法名妙熙。自幼隨祖父持誦《金剛經》,每有靈感。民國七年(1918),禮禪宗大師微軍為師,受菩薩戒。同年,並校訂敦煌藏書中的古寫本經典。歷經二年,於殘亂卷帙中輯成《大乘稻稈經隨聽疏》一卷、《淨名經集解關中疏》二卷。民國十年,從日僧覺隨東渡日本高野山,專究東密。後因故未克潛修,未幾返國。後與簡照南等人於上海籌辦功德林佛經流通處,搜集南北刻經處及諸名山各種經版流通全國。民國十四年,協助藏密名師白普仁尊者赴各處宣揚密法。江氏臨命終時,自云︰『金光遍照,佛來接引』於佛號聲中安然而逝,享年六十六。江氏慧解過人,戒行謹嚴,於般若體會頗深。所撰《金剛經講義》一書,流通甚廣。

 

126 【世出世間】世間和出世間。世間是眾生的世界;出世間是佛菩薩的世界。

 

127【禪定】即禪那,漢譯為靜慮,即是止觀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。禪與定皆為令心專注於某一物件,而達於不散亂之狀態。

 

128 【常住】指寺院,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場。

 

129 【世間】音譯作路迦。即毀壞之義。即世俗、凡俗之義。略稱世。指被煩惱纏縛之三界及有為有漏諸法之一切現象。又因『世』有遷流之義,『間』為間隔之義,故與『世界』一語同義,包含有情與國土(器世間)二者。此外,於《佛性論》卷二中,亦列舉世之三義,即:(一)對治,以可滅盡故。(二)不靜住,以念念生滅不住故。(三)有倒見,以虛妄故。

 

130 【三界】指眾生所居之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此乃迷妄之眾生在生滅變化中流轉,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類;亦即迷於生死輪迴等生存界(即有)之分類,故稱作三有生死,或單稱三有。又三界迷苦之領域如大海之無邊際,故又稱苦界、苦海。(一)欲界,即具有淫欲、情欲、色欲、食欲等眾生所居之世界。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,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,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;因男女參居,多諸染欲,故稱欲界。(二)色界,色為物質義,乃遠離欲界淫、食二欲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眾生所居之世界。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,從初禪梵天,終至阿迦膩吒天,共有十八天。(三)無色界,唯有受、想、行、識四心而無物質之眾生所住之世界。此界無一物質之物,亦無身體、宮殿、國土,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,故稱無色界。此界在色界之上,共有四天(空無邊處天、識無邊處天、無所有處天、非想非非想處天),又稱四無色、四空處。

 

131 【出世間】略稱出世。超出世間之意;即出離有漏繫縛之無漏解脫法。為『世間』之對稱。又世間若指世俗之事,則出世間即指佛法;世間若表有漏(煩惱),則出世間即意謂解脫。亦即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,涅槃之法為出世間。於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中,苦、集二諦為世間法;滅、道二諦為出世間法。又為解脫而修之四諦、六度等,皆稱為出世間法。

 

132 【法界】天臺宗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阿修羅、人、天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等十界,總稱為十法界。

 

133 【四弘誓願】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此四弘誓願是菩薩所立,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記和實踐。

 

134 【四攝法】布施攝、愛語攝、利行攝、同事攝。布施攝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,用財施,對於求知心重的人,用法施,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,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;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,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,令他生歡喜心,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,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;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,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,以損己利人的行為,感化眾生共修佛道,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;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,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,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,做其朋友,與其同事,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,而度化之。菩薩濟度眾生,必須先行此四攝法,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,然後方能聽我勸導,修行佛道。

 

135 【四聖諦】又名四真諦,或四諦法,即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。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,人生有三苦,八苦,無量諸苦,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;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,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,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,和貪欲嗔恚等煩惱的掀動,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,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;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,因涅槃是常住、安樂、寂靜的境界;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,道有多種,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。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,集是因,苦是果,是迷界的因果;道是因,滅是果,是悟界的因果。

 

136 【五蘊】蘊是積集的意思,五蘊就是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。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,變礙為義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種所造;受就是感受,領納為義,其中包括苦、樂、捨三受;想就是想像,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,取種種相,作種種想;行就是行為或造作,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;識就是了別的意思,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。在此五蘊中,前一種屬於物質,後四種屬於精神,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。

 

137 【十二緣起】又作十二有支、十二因緣。指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等十二支。

 

138 【二無我】人無我和法無我。人無我是瞭解五蘊假和合之義,知道人無常一的我體可得;法無我是瞭解諸法因緣生之義,知道諸法皆無實在的體用。

 

139 【三法印】諸行無常印、諸法無我印、涅槃寂靜印。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,過去有的,現在起了變異,現在有的,將來終歸幻滅;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,無有我的實體;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,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,無為安樂,故涅槃是寂靜的。凡符合此三原則的,便是佛正法,有如世間印信,用為證明,故名法印。

 

140 【有漏】漏是煩惱的別名,有漏就是有煩惱。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:貪嗔等煩惱,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,叫做漏;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,也叫做漏,所以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,而世間的一切有為法,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。

 

141 【三苦】苦苦、壞苦、行苦。苦苦是心身受苦時所生的苦;壞苦是偶現之樂境失去時所感受的苦;行苦是諸行無常遷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。欲界三苦俱全,色界只有壞行二苦,無色界則只有行苦。

 

142 【八苦】乃眾生輪迴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,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容。即:(一)生苦,有五種,即:(1)受胎,謂識托母胎之時,在母腹中窄隘不淨。(2)種子,謂識托父母遺體,其識種子隨母氣息出入,不得自在。(3)增長,謂在母腹中,經十月日,內熱煎煮,身形漸成,住在生髒之下,熟髒之上,間夾如獄。(4)出胎,謂初生下,有冷風、熱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,肌膚柔嫩,如被物刺。(5)種類,謂人有富貴貧賤,相貌有殘缺妍醜等。(二)老苦,有二種,即:(1)增長,謂從少至壯,從壯至衰,氣力羸少,動止不寧。(2)滅壞,謂盛去衰來,精神耗減,其命日促,漸至朽壞。(三)病苦,有二種,即:(1)身病,謂四大不調,疾病交攻。如地大不調,舉身沉重;風大不調,舉身倔強;水大不調,舉身胖腫;火大不調,舉身蒸熱。(2)心病,謂心懷苦惱,憂切悲哀。(四)死苦,有二種,即:(1)病死,謂因疾病壽盡而死。(2)外緣,謂或遇惡緣或遭水火等難而死。(五)愛別離苦,謂常所親愛之人,乖違離散不得共處。(六)怨憎會苦,謂常所怨仇憎惡之人,本求遠離,而反集聚。(七)求不得苦,謂世間一切事物,心所愛樂者,求之而不能得。(八)五陰盛苦,五陰,即色受想行識。陰,蓋覆之義,謂能蓋覆真性,不令顯發。盛,熾盛、容受等義,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,故稱五陰盛苦。

 

143 【有為法】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。

 

144 【無為】無因緣的造作,即真理的別名。

 

145【漏盡】斷盡一切的煩惱。

 

146【結解】結與解。結是煩惱所縛;解是證悟真理而得自在。

 

147 【法輪】為對於佛法之喻稱。以輪比喻佛法,其義有三:(一)催破之義,因佛法能摧破眾生之罪惡,猶如轉輪聖王之輪寶,能輾摧山嶽岩石,故喻之為法輪。(二)輾轉之義,因佛之說法不停滯於一人一處,猶如車輪輾轉不停,故稱法輪。(三)圓滿之義,因佛所說之教法圓滿無缺,故以輪之圓滿喻之,而稱法輪。《大智度論》卷二十五(大二五·二四五上):『佛轉法輪,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。(中略)遇佛法輪,一切煩惱毒皆滅。(中略)一切邪見、疑悔、災害皆悉消滅。』

 

148 【業果】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。

 

149 【無上正等正覺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,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,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。

 

150 【實我】實在的我。我本來是五蘊假合而有的,離開了五蘊,那裏有實我的存在。

 

【五蘊】蘊是積集的意思,五蘊就是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。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,變礙為義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種所造;受就是感受,領納為義,其中包括苦、樂、捨三受;想就是想像,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,取種種相,作種種想;行就是行為或造作,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;識就是了別的意思,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。在此五蘊中,前一種屬於物質,後四種屬於精神,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。

 

151 【我所】我所有的簡稱。有我見的人,對於身外之物都認為我所有,叫做我所。

 

152 【大劫】合八十小劫或是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為一大劫。

 

153 【忍】忍辱、忍耐、堪忍、忍許、忍可、安忍等意。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嗔心,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,證悟真理,心安住於理上。

 

154 【五欲】指染著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境而起的五種情欲。《佛遺教經》云(大正12·1111a)︰『汝等比丘,已能住戒當制五根,勿令放逸入於五欲。』

 

(1)色欲︰指愛著於男女之端莊形貌及世間寶物等種種妙色。

(2)聲欲︰指愛著於嬌媚妖詞、淫聲染語、絲竹弦管、環釧鈴佩等聲。

(3)香欲︰指愛著於氣味芬芳之物,以及男女身體之香。

(4)味欲︰指愛著於酒肉珍肴、甘甜酸辣之美食。

(5)觸欲︰指愛著於冷暖細滑、輕重強軟、名衣上服、男女身分等物。

 

此五欲能破種種佛事,如箭害身,故以五箭喻之。又,《大智度論》卷十七云(大正25·181a)︰『哀哉!眾生常為五欲所惱,而猶求之不已。……五欲害人如踐惡蛇,五欲無實如夢所得,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,世人愚惑貪著五欲,至死不捨,為之後世受無量苦。』

 

《摩訶止觀》卷四(下)立呵五欲一項為止觀二十五方便之一。另《華嚴經隨疏演義鈔》卷二十七及《大明三藏法數》卷二十四,別稱財欲、色欲、飲食欲、名欲、睡眠欲為五欲。

 

〔參考資料〕 《中阿含經》卷三十八;《雜阿含經》卷八;《增一阿含經》卷七、卷二十五;《摩訶僧只律》卷十;《集異門足論》卷十一;《大毗婆沙論》卷一七三。

 

155 【塵勞】為煩惱之異稱。因煩惱能染污心,猶如塵垢之使身心勞憊。

 

156 【菩提】意譯覺、智、知、道。廣義而言,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。即佛、緣覺、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。此三種菩提中,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,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譯作無上正等正覺、無上正遍智、無上正真道、無上菩提。

 

157 【涅槃】譯為滅度、寂滅、圓寂、大寂定等,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,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。

 

158 【正法】指真正之法。亦即佛陀所說之教法。又作白法、淨法,或稱妙法。

 

159 【如來】佛的十種稱號之一,因佛乘真如之道,來成正覺,來三界垂化。

 

160 【福田】謂可生福德之田;凡敬侍佛、僧、父母、悲苦者,即可得福德、功德,猶如農人耕田,能有收穫,故以田為喻,則佛、僧、父母、悲苦者,即稱為福田。佛為大福田、最勝福田,而父母為三界內之最勝福田。又受恭敬之佛法僧等,稱為敬田(恭敬福田、功德福田);受報答之父母及師長,稱為恩田(報恩福田);受憐憫之貧者及病者,稱為悲田(憐愍福田、貧窮福田)。以上三者,合稱三福田。

 

161 【三塗】又作三途。即火塗、刀塗、血塗,義同三惡道之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乃因身口意諸惡業所引生之處。(一)火塗,即地獄道,或以於彼處受苦之眾生常為鑊湯爐炭之熱所苦,或以彼處火聚甚多,故稱火塗。(二)刀塗,即餓鬼道,以於彼處之眾生常受刀杖驅逼等之苦,故稱刀塗。(三)血塗,即畜生道,以於彼處受苦之眾生,強者伏弱,互相吞啖,飲血食肉,故稱血塗。至若『塗』之義有二:一為殘害,如塗炭;一為所趣,即惡趣、惡道。

 

162 【世尊】佛的尊稱,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。

 

163 【諸天】依諸經言,欲界有六天(六欲天),色界之四禪有十八天,無色界之四處有四天,其他尚有日天、月天、韋馱天等諸天神,總稱為諸天。據《普曜經》卷六載,釋尊在菩提樹下成道,諸天皆前來慶賀。

 

164 【三十二相】又名三十二大人相,一足安平,二足千輻輪,三手指纖長,四手足柔軟,五手足縵網,六足跟圓滿,七足趺高好,八癇如鹿王,九手長過膝,十馬陰藏,十一身縱廣,十二毛孔青色,十三身毛上靡,十四身金光,十五常光一丈,十六皮膚細滑,十七七處平滿,十八兩腋滿,十九身如師子,二十身端正,二十一肩圓滿,二十二口四十齒,二十三齒白齊密,二十四四牙白淨,二十五頰車如師子,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,二十七廣長舌,二十八梵音清遠,二十九眼色紺青,三十睫如牛王,三十一眉間白毫,三十二頂成肉髻。

 

165 【八十種好】又名八十隨形好,即無見頂相、鼻高不現孔、眉如初月、耳輪垂埵、身堅實如那羅延、骨際如鉤鎖、身一時迴旋如象王、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、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、膝骨堅而圓好、身清潔、身柔軟、身不曲、指圓而纖細、指文藏復、脈深不現、踝不現、身潤澤、身自持不逶迤、身滿足、容儀備足、容儀滿足、住處安無能動者、威振一切、一切眾生見之而樂、面不長大、正容貌而色不撓、面具滿足、唇如頻婆果之色、言音深遠、臍深而圓好、毛右旋、手足滿足、手足如意、手文明直、手文長、手文不斷、一切惡心之眾生見者和悅、面廣而殊好、面淨滿如月、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、自毛孔出香氣、自口出無上香、儀容如獅子、進止如象王、行相如鵝王、頭如摩陀那果、一切之聲分具足、四牙白利、舌色赤、舌薄、毛紅色、毛軟淨、眼廣長、死門之相具、手足赤白如蓮花之色、臍不出、腹不現、細腹、身不傾動、身持重、其身大、身長、手足軟淨滑澤、四邊之光長一丈、光照身而行、等視眾生、不輕眾生、隨眾生之音聲不增不減、說法不著、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、發音應眾生、次第以因緣說法、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、觀不厭足、發長好、發不亂、發旋好、發色如青珠、手足為有德之相。

 

166 【劫】梵語劫簸的簡稱,譯為時分或大時,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問。

 

167 【福田】田以生長為義,人若行善修慧,猶如農夫於田下種,能得福慧之報,故名福田。

 

168 【釋尊】釋迦牟尼佛世尊。

 

169 【八識】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阿賴耶,共八識。

 

170 康樂編譯

 

171 【箕坐】為坐法之一。橫左足,斜立右膝,右足跟壓覆於左足底之上;因兩足之間其形如箕,故稱箕坐。

 

172 【問訊】 敬禮法之一。即向師長、尊上合掌曲躬而請問其起起居安否。至後世之問訊,僅為合掌低頭。

 

173 【懺除】懺悔而除罪。《普賢觀經》曰:『若欲懺悔者,端坐念實相。眾罪如霜露,慧圓能消除。』《華嚴經》曰:『懺除罪障,隨喜福德。』

 

174 【業障】眾生於身、口、意所造作之惡業能蔽障正道,故稱業障。

 

175 【河沙】恒河沙之略。印度恒河之沙,譬數之多。

 

176 【威儀】

 

行住坐臥應有的威德和儀則。

 

177 【加被】保佑的意思。

 

178 【懺悔】懺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,悔是知錯以後不會再作。即追悔過去之罪,而於佛、菩薩、師長、大眾面前告白道歉;期達滅罪之目的。

 

179 【法界】1.法者諸法,界者分界,諸法各有自體,而分界不同,故稱法界。2.法者諸法,界者邊際之義,窮極諸法的邊際,故稱法界。3.法者諸法,界者性之義,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,但皆同一性,故稱法界。4.一 一之法,法爾圓融,具足一切諸法,故稱法界。

 

180 【三障】煩惱障、業障、報障。煩惱障,如貪欲嗔恚愚癡等之惑是;業障,如五逆十惡等之業是;報障,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是。眾生因有此三障,所以不能開悟佛道。

 

181 【菩薩道】(一)菩薩之修行。即修六度萬行,圓滿自利利他,成就佛果之道。故菩薩道乃成佛之正因,成佛乃菩薩道之結果;欲成佛,必先行菩薩道。(二)指大乘佛教。即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之教法。

 

182 【真常】 (一)謂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。(二)指如來真空常寂的涅槃之境。

 

183 【無量光佛】即阿彌陀佛,因阿彌陀佛的身光無量。

 

184【檀越】指『施主』。即施與僧眾衣食,或出資舉行法會等之信眾。音譯陀那缽底、陀那婆。梵漢兼舉稱作︰檀越施主、檀越主、檀那主、檀主。

 

185 【四恩】父母恩(家庭)、眾生恩(社會)、國土恩(國家)、三寶恩(佛、法、僧)。

 

186 【三有】1.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,所以叫做三有。一、欲有,即欲界的生死;二、色有,即色界的生死;三、無色有,即無色界的生死。2.本有、當有、中有。本有指現生的身心;當有指未來的身心;中有指本有與當有之間所受的身心。

 

187 【三業】身口意三業。(一)身業,指身所作及無作之業,有善有惡,若殺生、不與取、欲邪行等為身惡業;若不殺、不盜、不淫,即為身善業。(二)口業,又作語業,指口所作及無作之業,有善有惡,若妄語、離間語、惡語、綺語等為口惡業;若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語、不綺語則為口善業。(三)意業,指意所起之業,有善有惡,若貪欲、嗔恚、邪見等為意惡業;若不貪、不嗔、不邪見則為意善業。此外,另有非善非惡、無感果之力的無記之身口意三業。

 

188 【塵剎】剎,為國土之意。塵剎,謂多如微塵數之無量世界。

 

189 【微塵數】比喻數量很多。

 

190 【十方】為四方、四維、上下之總稱。即指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。佛教主張十方有無數世界及淨土,稱為十方世界、十方法界、十方淨土、十方剎等。又其中之諸佛及眾生,則稱為十方諸佛、十方眾生。

 

191 【三世】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。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,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,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。

 

192 【性空】謂眾緣合成的一切事物,其性本空,沒有真實的自體可得。

 

193 【感應道交】指眾生之所感與佛之能應相交之意。佛陀與眾生之關係如同母子之情,此既非眾生之自力,亦非教化所致,乃由於機緣成熟,佛陀之力量自然能與之相應,亦即眾生之『感』與佛陀之『應』互相交融。復次,眾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,故諸佛之巧應亦有無量之數,由是而有各種不同之機應,根據法華玄義卷六上所綜言,而以下列四句統括之:(一)冥機冥應,謂眾生於過去世善修三業,於現在世未運身口業,藉於往昔之善根,是為冥機;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,不見不聞而覺知,是為冥應。(二)冥機顯應,謂眾生於過去世植善,冥機已成,得值佛聞法,於現前得利益。(三)顯機顯應,謂眾生於現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,亦能感得利益。(四)顯機冥應,謂眾生於一世勤苦,現善濃積,雖不顯感,然有冥利。

 

【感應】感是感召,應是應現,謂我對佛菩薩有什麼要求,如果心意至誠,便可以感召佛菩薩來應現,以滿我之所願。

 

194 【南無】又作南牟、那謨、南謨、那摩、曩莫、納莫等。意譯作敬禮、歸敬、歸依、歸命、信從。原為『禮拜』之意,但多使用於禮敬之物件,表歸依信順,含救我、度我、屈膝之意。如稱南無三寶,即表歸依佛法僧三寶之意。如稱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妙法蓮華經等,將『南無』兩字冠於佛名或經名前,亦表歸依之意。

 

195 【如來】佛十號之一,因佛乘真如之道,來成正覺,來三界垂化。

 

196 【八福田】(一)謂佛、聖人、僧三種為敬田;和尚、阿闍黎、父、母等四種為恩田;救濟病人為病田,又稱悲田。此八種,皆堪種福,故稱為『田』。若人能盡力從事此八種,亦猶農人之力田,則獲秋成之利。(一)佛田,佛,梵語buddha。音譯佛陀,意譯為覺。謂覺道俱圓,位登極果,世出世間最勝無比。若人能恭敬供養,即能獲一切福,亦能滅一切罪,故稱佛田。(二)聖人田,謂菩薩、緣覺、聲聞等出離三界,證悟聖道,具足無量功德智慧。若人能恭敬供養,即獲勝福,故稱聖人田。(三)僧田,僧,音譯僧伽,意譯為和合眾。謂處眾和尚,敬順無諍,是佛弟子。若人能恭敬供養,即獲福利,故稱僧田。(四)和尚田,和尚,即教授師。謂出家者,因師教誨之力,生長法身,其恩實重。若人能恭敬供養,即獲福利,故稱和尚田。(五)闍黎田,闍黎,音譯阿闍黎,意譯為正行。以能糾正弟子之行,即教授、得戒等師,因依此戒,得生禪定智慧,其恩實重。若人能供養恭敬,即獲福利,故稱闍黎田。(六)父田,父為資形之始,有生成之德,自孩提以至成長,教誡育養,其恩罔極。為人子固當竭力奉養,豈有求福之念?設若心之至、孝之純,則亦自然獲福,故稱父田。(七)母田,謂母始自懷孕分娩,以至乳哺鞠育,護持長養,愍念劬勞,其恩罔極。為人子固當竭力奉養,豈有求福之念?設若心之至、孝之純,則亦自然獲福,故稱母田。(八)病田,謂見人有病,即當念其苦楚,用心救療,給予湯藥,則能獲福,故稱病田。

 

(二)《梵網經菩薩戒本疏》卷五所舉八種福田:(一)曠路義井,謂於曠遠道路,穿鑿義井,以濟往來渴乏之人,是為福田。(二)建造橋樑,謂於通津斷港之處,修造橋樑,用濟往來之人,以免病涉之苦,是為福田。(三)平治險隘,謂道路艱險之處,則平坦之;窄隘之處,則開闢之。以免往來顛墜之患,是為福田。(四)孝養父母,謂父母為形生之本,教養鞠育,愛念切至,當竭力奉養,順適親意,以報劬勞之恩,是為福田。(五)恭敬三寶,佛法僧三者,可尊可貴,稱之為寶。以其具大功德,普濟群生,超登覺岸。故當皈依恭敬,是為福田。(六)給事病人,謂病患之人,眾苦集身,實可悲憫。當給施湯藥及所須之物,使其四大調和,身得安樂,是為福田。(七)救濟貧窮,謂貧窮之人,所須缺乏,饑餒逼切,無所哀告,當起慈憫之心,隨其所需,皆周給之,是為福田。(八)設無遮會,無遮,即周遍之義。謂修設普度大會,使一切沉魂滯魄,悉仗三寶慈力,皆得脫離苦趣,而獲超升善道,是為福田。

 

197 【佛田】比喻佛為植福之田,供養佛能獲得一切福,消滅一切罪。於一切福田中,以佛之福田最勝。

 

198 【大德】音譯婆壇陀。於印度時,為對佛菩薩或高僧之敬稱。又比丘中之長老,亦稱大德。另於諸部律中,對現前之大眾,凡指比丘眾,稱『大德僧』,比丘尼眾則稱『大姊僧』。在中國,不以『大德』一詞稱佛菩薩,而為對高僧之敬稱。然於隋唐時代,凡從事譯經事業者,特稱大德,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卷六即記載:貞觀十九年(645)六月玄奘於弘福譯經時,另有證義大德十二人、綴文大德九人、字學大德一人、證梵語梵文大德一人等。然至近代以來,『大德』一詞已廣泛使用,凡對有德有行之人,不論其出家、在家,均以『大德』尊稱之;或不限於具足德行與否,而成為佛教界一般性之禮稱。

 

199 【問訊】 敬禮法之一。即向師長、尊上合掌曲躬而請問其起居安否。至後世之問訊,僅為合掌低頭。

 

200 【海青】乃寬袍大袖之唐裝,為我國佛門緇素二眾禮佛時所穿之衣。又作大袍。係依黃袍之形式稍加修改而成;黃袍,乃隋代以後天子之袍服,衣袖寬闊,著之自在。又江蘇吳中之地每將廣袖之衣稱為海青;以僧袍之袖廣,故援引其名,稱為海青。此外,叢林中謂『海青』之名,乃取海貌之浩瀚深廣,能容萬物;取彼波浪之飄逸灑脫,自在無礙;取其色澤之青出於藍,代代更勝,意在鼓勵策進,不同凡俗。

 

佛教傳入中國,由於氣候、國情及實際需要等種種關係,原有之三衣不再適用,另製小褂、中褂、長褂及大袍。三衣僅於禮佛、誦經或集會時,披搭於大袍之外,並依實際情況僅擇一衣披搭。現今之海青顏色有二,一為黑色,乃一般緇素二眾禮佛時所穿;已受戒者,可於海青外加搭袈裟;未受戒者,僅著海青,不得披搭袈裟。一為黃色,為一寺之方丈或法會中之主法者所穿,一般大眾不得穿著。

 

小褂又稱短褂,即內著衣,包括褂衣及褂褲。中褂又稱羅漢褂,長至膝下小腿肚間,作務時穿之。長褂又稱長衫,為僧眾之常服,仿唐裝而於斜襟部分加以割截、縫綴,以表徵福田、百衲之意。

 

201 【長跪】為禮法之一。兩足屈膝著地,以示禮敬。亦有稱為胡跪者。即齊兩膝而著地,兩脛空翹,兩足之趾拄地,上身挺立。

 

202 【五觀】僧侶在用餐時所應起的五種觀想︰即所謂的『食存五觀』。《四分律行事鈔》卷中之三〈隨戒釋相篇〉云(大正40·84a)︰『食須觀門五別︰(一)計功多少,量彼來處。(二)自忖己德行,全缺多減。(三)防心顯過,不過三毒。(四)正事良藥,取濟形苦。(五)為成道業,世報非意。』茲依同書卷下之二〈對施興治篇〉引用《智度論》、《毗尼母論》等所載,略釋如次︰

 

(1)計功多少等,即思惟此食所用之功甚多,如墾植、耕除、收穫、蹂冶、舂磨、淘沙、炊煮等功,又計一缽之食,觀想作夫之汗多食少,若有貪心,則墮地獄。

 

(2)自忖己身德行,若不坐禪誦經,不營佛法僧事,而受他人信施,則墮惡趣,知之而布施者亦墮之,故須忖量己身德行是否可獲供養。

 

(3)防心顯過等,即食分上、中、下;上食起貪,下食起嫌嗔,中食生癡捨。貪重則墮地獄,嫌嗔則生餓鬼不得食,癡捨則墮畜生,故須先觀食,離此過,方能生三善根。

 

(4)正事良藥等,即做良藥之想,觀想治饑渴如除故病,及減約飲食如不生新病。

 

(5)為成道業等,即觀想藉由食物使壽命相續而成慧命,修三學以伏滅煩惱。

 

又,以此五觀故,齋堂又稱五觀堂。

 

203 【三心】凡夫所未能祛除之起事心、依根本心、根本心。(一)起事心,四住地所起煩惱粗強,能起業事,障蔽佛之化身之心。菩薩修習伏結之道,伏除此心,故得化身。(二)依根本心,依無明之根本而起四住地惑之心。此心障蔽佛之報身,菩薩修習斷結之道,斷除此心,故得報身。(三)根本心,以四住煩惱為本之無明地之心。此心障蔽佛之法身,菩薩修習勝拔道,滅除此心,故得法身。《宗鏡錄》卷八十九將此三心依次配於前六識、第七識、第八識。

 

204 【無生】不生不滅的意思,也是涅槃的道理。

 

205 【業】音譯作羯磨。為造作之義。意謂行為、所作、行動、作用、意志等身心活動,或單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。若與因果關係結合,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之力量。此外,『業』亦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,及前世、今世、來世等輪迴思想,作為人類朝向未來努力之根據。一般而言,業分身、語、意等三業。

 

206 【福業】召感福報的業因。見三福業條。

 

207【世尊】佛的尊稱,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。

 

208【瓔珞】音譯作吉由羅、枳由羅。又作纓絡。由珠玉或花等編綴成之飾物。可掛在頭、頸、胸或手腳等部位。

 

209【伎樂】又作妓樂。音樂之義。《法華經》卷一序品、《無量壽經》卷下載,以香華、伎樂作為供養。此即禁止以娛樂為目的之伎樂,而許以供養為目的之伎樂。

 

210 【波羅蜜】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脫之彼岸。又作波羅蜜多、波囉弭多。意譯為到彼岸、度無極、度、事究竟。通常指菩薩之修行而言,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,故稱事究竟;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,故稱到彼岸;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,故稱度無極。

 

211 讀音:青(qing)。義:廁所。

 

212【世出世間】世間和出世間。世間是眾生的世界;出世間是佛菩薩的世界,略稱出世,超出世間之意,即出離有漏繫縛之無漏解脫法。為『世間』之對稱。又世間若指世俗之事,則出世間即指佛法;世間若表有漏(煩惱),則出世間即意謂解脫。亦即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,涅槃之法為出世間。

 

213 【本生】音譯為闍多伽、闍陀,意譯為生、本起、本生,或《本生經》、《本生譚》。指佛陀前生的菩薩行事,或指此等故事的故事集。為九部經之一,或十二部經之一。

 

214 【涅槃】華譯滅度、寂滅、圓寂、大寂定等,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,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。

 

215 【無上菩提】佛、緣覺、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,稱為菩提;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,故稱無上菩提。三菩提之一。又作諸佛菩提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、無上正等菩提、大菩提。

 

 

216 【出世間】略稱出世。超出世間之意;即出離有漏繫縛之無漏解脫法。為『世間』之對稱。又世間若指世俗之事,則出世間即指佛法;世間若表有漏(煩惱),則出世間即意謂解脫。亦即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,涅槃之法為出世間。於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中,苦、集二諦為世間法;滅、道二諦為出世間法。又為解脫而修之四諦、六度等,皆稱為出世間法。

 

217 【理法界】即萬有皆為同一理性,真如平等無差別。

 

218 【理事無礙觀】華嚴宗所立三觀之一。真如的理性能生萬法,故萬法就是真如,好像水就是波,波也就是水一樣,這樣作觀,叫做理事無礙觀。

 

219 【安樂國】西方極樂世界的別名。

 

220 【四恩】父母恩(家庭)、眾生恩(社會)、國土恩(國家)、三寶恩(佛、法、僧)。

 

221 【三惡道】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地獄屬上惡,餓鬼屬中惡,畜生屬下惡。

 

222 【報身】指眾生因業受報,轉生於天、人、阿修羅、地獄、畜生、餓鬼等六道之身。

 

223 【行者】1.修行佛法的人。2.居住佛寺但留著頭髮修行的人。

 

224 【因緣】凡一事一物之生,本身的因素叫做因,旁助的因緣叫做緣。例如稻穀,種子為因,泥土、雨露、空氣、陽光、肥料、農作等為緣,由此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長穀子。

 

225 【三毒】貪、嗔、癡。貪是貪愛五欲,嗔是嗔恚無忍,癡是愚癡無明,因貪嗔癡能毒害人們的身命與慧命,故名三毒。

 

226【非人】 一般作為鬼神之泛稱。比丘六物圖私抄卷下載,於律典中,謂有人趣、非人趣、畜生趣等三趣,而以非人趣指天、修羅、地獄、餓鬼等四趣。

 

227 【學處】意謂所學之處。一般指戒律。即所遵循之戒條,如五戒、八戒、十戒等,稱為學處。

 

228 【依止】謂依賴於有力、有德者之處而不離。

 

229 【四大】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風大。地以堅硬為性,水以潮濕為性,火以溫暖為性,風以流動為性。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,都是由四大所造,如人體的毛髮爪牙,皮骨筋肉等是堅硬性的地大;唾涕膿血,痰淚便利等是潮濕性的水大;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;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。

 

230 【三界】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欲界是有淫、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上自六欲天,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,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;色界是無淫、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四禪十八天皆屬之;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四空天屬之。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,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。

 

231【六道】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因此六者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,故又名六趣。

 

232【四聖諦】又名四真諦,或四諦法,即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。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,人生有三苦,八苦,無量諸苦,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;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,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,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,和貪欲嗔恚等煩惱的掀動,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,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;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,因涅槃是常住、安樂、寂靜的境界;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,道有多種,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。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,集是因,苦是果,是迷界的因果;道是因,滅是果,是悟界的因果。

 

233 【業力】業的力量。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,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。

 

234 【世間法】指凡夫眾生一切生滅有漏之法。

 

235 【出世法】出離世間之法,亦即斷惑證真或帶業往生。

 

236 【無明】不明白道理,亦即愚癡的別名。

 

237 【色】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。色可分為內色、外色、顯色、表色、形色五種。內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,因屬於內身,故名內色;外色是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,因屬於外境,故名外色;顯色是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,如青黃赤白等等;表色是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,如取捨伸屈等等之表相;形色是指物體的形狀,如長短方圓等等。

 

238 【空】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,究竟而無實體,叫做空。

 

239 【虛無主義】即對於既成之道德、習慣、制度、宗教或任何積極事物之真理性及價值性,加以否定之主義。虛無主義者雖有積極提倡社會革命運動者,然大多為消極、無關心之逃避者,亦有陷入於追求剎那之快樂主義者,可說為具有晦暗、絕望觀之頹廢意識之主義。

 

 

240 唯物主義主張存在決定思維,物質決定意識;唯心主義主張思維決定存在,意識決定物質。唯物主義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,物質第一性,意識第二性,物質決定意識;唯心主義主張意識是世界的本原,意識第一性,物質第二性,意識決定物質。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形態(1)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人的精神(感覺、觀念等等)是世界的本原,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於人的精神之中。主觀唯心主義的極端主張是唯我論,認為「我」的感覺是宇宙的本原。(2)客觀唯心主義主張「客觀精神」是世界的本原,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「客觀精神」的產物或表現。

 

241 佛教則否定神創造說(神意說),主張因緣、緣起之法為世界之根本原理;基於此點而被評為無神論。及至後來,印度諸神被引入佛教中,各種天界亦被攝入,所謂梵天即其代表。梵天在婆羅門教及印度教中皆為最高神,然佛教之最高者為佛;佛教認為天界雖高於人界,但仍然屬於迷界(六道),尚不能脫離輪迴轉生,其果德一旦用盡,仍會墮至天界以下。相對者,佛則斷迷悟道,脫離輪迴轉生,故超越諸天、諸神而存在,稱為天中之最勝尊、天人師等。

 

242 【器世間】指一切眾生依之而住的國土世界,因國土世界好像器物,能容納眾生居住。

 

243 【五蘊】蘊是積集的意思,五蘊就是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。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,變礙為義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種所造;受就是感受,領納為義,其中包括苦、樂、捨三受;想就是想像,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,取種種相,作種種想;行就是行為或造作,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;識就是了別的意思,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。在此五蘊中,前一種屬於物質,後四種屬於精神,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。

 

244 【化身】 佛三身之一,又名應化身,或變化身,即佛為了濟度眾生而變化出來的身。

 

245 【夜叉】華譯捷疾鬼,這種鬼能夠在天空中飛行。

 

246 【神】若以佛教立場觀之,『神』一詞可分為下列數義:(一)神我,靈魂之義,數論學派以之為實有、常住、獨存之純粹情神;佛教則以之為『離蘊之我』,而主張『諸法無我』,故反對數論派之神我說。(二)精神之義,如孝子經(大一六·七八○中):『命終神去,繫於太山。』(三)指具有生命者,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八(大二·二八一上):『我於一切神,止思於刀杖。』(四)指識別作用,如十二因緣之第三支『識』。(五)指具有靈妙之作用者,如諸經中所常述及之龍神、阿修羅、鬼子母神、樹神等。那先經(大三二·六九四上):『其樹大有神。』又灌頂經卷十二(大一二·五三三下):『諸天善神。』

 

247 【心法】心法是指一切無形的精神。

 

248 【色法】指一切有形的物質。

 

249 【不相應行法】謂非如心王心所之無形,亦不如色法之有形,與這三法皆不相應,而是宇宙萬有變化的幻象,故名不相應行法,共有二十四法。

 

250【菩提心】求無上菩提之心。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;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,略稱發心、發意;最初之發心,則稱初發心、新發意,為菩提之根本。此菩提心之內容,即『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知,佛道無上誓願證』之四弘誓願,前一為利他之願心,後三為自利之願心。要言之,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,其體廣大,其德無邊。

 

251【無為法】無因緣造作的理法,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。

 

252 【神我】印度數論外道所立二十五諦之一。指常住獨存,受用諸法的實我,亦即個人的精神本體。又稱我知者、神我、我、神。

 

253 【三法印】諸行無常印、諸法無我印、涅槃寂靜印。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,過去有的,現在起了變異,現在有的,將來終歸幻滅;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,無有我的實體;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,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,無為安樂,故涅槃是寂靜的。凡符合此三原則的,便是佛正法,有如世間印信,用為證明,故名法印。

 

254 【滅】梵語涅槃,漢譯為滅,因涅槃之體,無為寂滅,故名。

 

255  參觀 : 淨 因: 佛陀的沉默。 摘自《法音》1992年第11期

 

256【我執】又作人執、生執。執著實我之意。蓋眾生之體,原為五蘊之假和合,若妄執具有主宰作用之實體個我之存在,而產生『我』與『我所』等之妄想分別,即稱我執。俱舍論卷二十九,謂我執有五種之失,即:(一)起我見及有情見,墮於惡見趣。(二)同於諸外道。(三)猶如越路而行。(四)於空性中,心不悟入,不能淨信,不能安住,不得解脫。(五)聖法於彼不能清淨。小乘將我執視為萬惡之本,為一切謬誤與煩惱之根源。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亦載,煩惱障之品類眾多,以我執為根,生起諸煩惱;若不執我,則無煩惱。

 

又依成唯識論卷一載,我執可分為二種:(一)俱生我執,即先天性之我執,由無始以來虛妄熏習內因力之故,恒與身俱,不待邪教及邪分別,任運而轉,故謂俱生。(二)分別我執,即後天所起之我執,乃由現在外緣力之故,非與身俱,須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,故謂分別我執。分別起之我執,能生『發業』之用;俱生起之我執,能起『潤生』之用,皆能擾惱眾生之身心,而令其輪迴生死。〔俱舍論卷三十破執我品、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〕

 

257 【法執】『我執』之對稱。又作法我執、法我見。略稱法我、假名我。係應破除之兩種我執之一。將所有存在(法)之本質認為是固定不變、有實體之物,稱為法執;而將人類之本質認為是固定不變、有實體者,則稱為我執。以上皆屬迷妄之見解。

 

258 【依止】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;依賴於有力、有德者之處而不離。

 

259 【出世間】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,不生不滅之涅槃為出世間,如苦集二諦是世間,滅道二諦是出世間。

 

260 【四聖諦】又名四真諦,或四諦法,即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。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,人生有三苦,八苦,無量諸苦,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;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,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,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,和貪欲嗔恚等煩惱的掀動,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,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;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,因涅槃是常住、安樂、寂靜的境界;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,道有多種,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。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,集是因,苦是果,是迷界的因果;道是因,滅是果,是悟界的因果。

 

261 【修多羅】所指有二:(一)為一切佛法之總稱。(二)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類,此時又意譯為契經、正經、貫經。本意指由線與紐串連花簇,引申為能貫串前後法語、法意使不散失者。亦即契於理、合於機,貫穿法相攝持所化之義。就文體與內容而言,佛陀所說之教法,凡屬直說之長行者,皆屬於修多羅。

 

262 【蘊界】五蘊與十八界也。更加十二處謂之三科。俱舍論頌疏一曰:『三科蘊界訓談。』

 

263 【外道】音譯作底體迦。又作外教、外法、外學。指佛教以外之一切宗教。

 

264 【如來】佛十號之一,因佛乘真如之道,來成正覺,來三界垂化。

 

265 【正等覺】真正普遍平等的覺悟,亦即佛的覺悟。

 

266 【涅槃】漢譯滅度、寂滅、圓寂、大寂定等,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,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。

 

267 【三解脫門】三種進入解脫境界的智門。一、空解脫門,是了達諸法本空,而不著於空;二、無願解脫門,是了知諸法幻有,而無所願求;三、無相解脫門,是了知諸法無相,而無不相,入於中道。

 

268 【無為法】無因緣造作的理法,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。

 

269 【斷滅】主張眾生在死後,生命即完全斷滅、空無的看法。又稱『斷見』。這種看法,與『常見』都是佛法所常破斥的邊執之見。

 

270 【三身】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。法身又名自性身,或法性身,即常住不滅,人人本具的真性,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,佛是覺而證得了;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,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的分別,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,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身;應身又名應化身,或變化身,即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的佛身。

 

271 (1)法界體性智。(2)大圓鏡智。(3)平等性智。(4)妙觀察智。(5)成所作智。

 

272 【大乘】梵語摩訶衍,漢譯為大乘,即菩薩的法門,以救世利他為宗旨,最高的果位是佛果。大乘從凡夫修到成佛,立五十二個階位,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。

 

273【小乘】聲聞緣覺的法門,以修身自利為宗旨,其最高果位為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。聲聞乘修四諦法

 

274【二教】顯教和密教。顯教是顯明易懂之教,如應身佛釋迦牟尼如來所說的一切大、小乘教法是;密教是秘密難曉之教,如法身佛大日如來所宣示的一切內證真言教法是。

 

275【禪宗】以禪那為宗的宗派。因此宗偏重於修心,以心傳心,直傳佛祖的心印,故又名佛心宗。菩提達磨於梁武帝普通年間(520~527)自南天竺抵建業(今南京),傳本宗入我國,故為我國禪宗初祖。

 

276【淨土宗】又名蓮宗,或念佛宗,以普賢菩薩為初祖,主張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淨土宗立祖之說起於宋代。宋·四明宗曉(1151~1214)以晉·廬山慧遠為漢地蓮宗始祖。

 

277 【薩迦派】中國西藏佛教中的一個宗派(俗稱花教)。『薩迦』是寺名,意為『白土』,因在白色土地上建立寺廟故名。本派的主要教授為道果教授,以修歡喜金剛二次第道及其支分(密宗方面)為主,同時也有一切共道修法(顯教方面)。道果教授有十八派之多,最主要的是薩迦派。

 

278【寧瑪派】西藏佛教中的一派。以此派僧人皆戴紅帽,故俗稱『紅教』,或『紅帽派』。藏語『寧瑪』意譯為『舊』。西藏前弘期所弘傳的佛教,對後弘期所傳的佛教而言,後者為新,前者為『舊』。奉蓮華生為祖師。

 

279【格魯派】西藏佛教宗派之一。又名甘丹派,俗稱黃教。這是依寺廟立名的。因為宗喀巴創建甘丹寺後,晚年長住這個寺中,所以就稱這一派為甘丹派。在藏文習慣上,『甘丹寺』一詞可略為『迦魯』,一般人習稱之為『格魯』,於是又可稱為『格魯派』了。

 

西藏後弘期佛教中的盧梅大師,在臨赴西藏時,拉勤貢巴饒塞將自己曾經戴過的黃帽一頂贈送給他,且囑咐說︰『汝戴此帽,可憶念我。』由於這件事情,後來持律的大德們,都戴黃帽。當宗喀巴出世弘化時,藏地戒法久衰,就依古代持律大德的密意,也用黃顏色的帽子,作為戒法重興的象徵,並且成為一家的標幟,所以此派亦稱黃帽派。

 

280【噶舉派】西藏地區的主要佛教宗派之一。又譯迦舉派。俗稱白教。噶舉派的派名有兩種寫法,一種是噶爾舉;一種是噶舉。噶爾舉,譯為『白傳』;噶舉,譯為『口傳』。由於這一派的祖師瑪爾巴、密勒日巴等人在修法時都著白布僧裙(當時,凡是修這種法的人,都依照印度習慣穿著白僧裙,因此,遂有白教的稱呼。後來也有人把這一教派的傳承,叫為白傳(見土觀︰《宗派源流》,漢譯本第52頁)。

 

281【希解派】西藏佛教教派之一。又譯希結派、喜解派、係解派(巴)。從字面解釋,是能息滅、能止息的意思;也就是說依靠對般若性空的認識和一連串的苦修,以求停止生死流轉、息滅一切苦惱及其根源。故又名『息結派』或『寂成派』。創始者為出身南印度的遊行僧帕·當巴桑結(?~1117)。他精通顯密教法,曾先後五次至西藏傳教,主要活動於衛藏南部,門下弟子眾多。1097年,駐錫藏州定日僧院,其後該僧院即成為希解派的中心地。

 

282【覺囊派】西藏佛教支派。始祖為十二世紀初之域摩·彌覺多傑。他所創立的『他空見』,即覺囊派之核心教義。其後,五傳弟子袞張突結尊追在拉孜東北建立覺摩囊寺,簡稱覺囊寺,此派因而得名。

 

283 【悲】同情救拔他人痛苦的心。

 

284 【智】音譯若那、闍那。又稱智慧。即對事理的是非邪正能判斷了知的精神作用。若廣論之,有邪、正之別。邪智,是指由不正的推度而作不正決斷之智;正智,是指照見事理的真相,而作決斷之智。在佛教,悟界的真因,在於得正智,並以此為要。亦即大、小乘的要行,是在於戒、定、慧三學。戒,使三業清淨,使三昧定現前。而定是為了發得無漏聖智之慧,因此以智為究竟。不論是觀四諦之理而得智,或觀十二因緣而得智,或修六度之行而得智,其究竟,不外是在於得般若波羅蜜之智。

 

285 【慈】願給一切眾生安樂的心,也就是仁愛心的無限擴大。

 

286 【細意識】微細之意識。又名細心。即於生死等之位相續不斷之微細意識。

 

287 【二種生死】佛典中所列的凡聖二種生死方式。即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。

 

(1)分段生死︰又稱有為生死,指凡夫因有漏善惡之業,在三界六道輪迴所受的肉身生死。肉身有美醜胖瘦高矮的差別,分分段段得生死,故稱分段生死。

 

(2)變易生死︰或名不思議變易生死、無為生死。指阿羅漢、辟支佛、大力菩薩等超越三界輪迴的聖者,依無漏大願所感得的細妙殊勝依身之生死,因將分段粗劣身改轉變易而得不思議身,故稱變易生死。

 

288 【聖智】 正照真諦,遠離虛妄分別之智慧,稱為聖智。

 

289 【二障】煩惱障與所知障︰煩惱障是心法中的各種煩惱,以其能產生發業潤生的作用,擾惱有情,使其流轉生死,障涅槃之果,故名煩惱障。以我執等一二八根本煩惱,以及等流等二十隨煩惱為其體。所知障者,對於所知境的障礙。此等法並無發業潤生之用,但能覆障一切所知之境而令暗昧,障菩提之果,故名所知障。指法執等一二八根本煩惱,以及等流等二十隨煩惱。

 

290 【大悲】悲,意為拔苦。諸佛菩薩不忍十方眾生受苦而欲拔濟之,其心稱大悲,乃佛菩薩為救度眾生痛苦之悲憫心。

 

291 【菩提心】求無上菩提之心。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,是淨法長養之良田,若發起此心,勤行精進,則得速成無上菩提。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;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,略稱發心,為菩提之根本。此菩提心之內容,即『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知,佛道無上誓願證』之四弘誓願,前一為利他之願心,後三為自利之願心。要言之,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,其體廣大,其德無邊。故諸經論廣歎其德以勸發行者。

 

292 【二無我】人無我和法無我。人無我是瞭解五蘊假和合之義,知道人無常一的我體可得;法無我是瞭解諸法因緣生之義,知道諸法皆無實在的體用。

 

293 【出離】出離生死而證涅槃。

 

294 【無明】煩惱的別名;指於法無所明了。『明』是智慧、學識。因此,『無明』的語意就是無智。此外,有將一切煩惱通稱為無明;或將迷於真如本際之理,特稱為無明;或將不能明了抉擇、解了諸法事理的煩惱,稱為無明(即癡煩惱)。

 

295 【五眼】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。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,遇昏暗,遇阻礙,就不能見;天眼是天人的眼,遠近晝夜,都能得見;慧眼是聲聞的眼,能看破假相,識得真空;法眼是菩薩的眼,能澈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門;佛眼是如來的眼,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種眼,能無事不知,無事不見,一切法中,佛眼常照。

 

296【六通】 (1)身如意通︰又稱神足通,即隨意變現,身能飛行於山海,一切動作皆無障礙。(2)天眼通︰指自在照見世間一切遠近之形色,及六道眾生苦樂之相。(3)天耳通︰指自在聽聞世間種種音聲,及六道眾生一切苦樂言語。(4)他心通︰指自在得知六道眾生心中所想之事。(5)宿命通︰指能知自身一世二世,乃至百千萬世之宿命,亦能得知六道眾生之宿命。(6)漏盡通︰『漏』即三界之見思惑,謂斷盡見思惑,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脫。

 

297 【三藏】又作三法藏。指經藏、律藏、論藏。

 

298 密宗經典。

 

299 【內學】又名內明,即佛學。

 

300 【善知識】能教眾生遠離惡法修行善法的人。

 

301 (一)參觀:F·卡 普 拉 :《 物 理 學 之 道 》(中譯本:《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。)(二)參觀:《陳兵談現代科學與佛法遙相接軌的趨勢?》(鳳凰網?>?佛藝博覽?>?慧海慈航?)

 

302 【三淨肉】 據十誦律卷三十七載,有三種肉,病者可食,稱為淨肉。(一)眼不見殺,自眼不見是生物為我而殺。(二)耳不聞殺,於可信之人,不聞是生物為我而殺。(三)不疑殺,知此處有屠家,或有自死之生物,故無為我而殺之嫌。

 

303 【二障】 又作二礙。(一)煩惱障,由我執(人我見)而生,以貪嗔癡等一切諸惑,發業潤生,煩擾有情之身心,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,而障涅槃之果,故稱煩惱障。(二)所知障,由法執(法我見)而生,以貪嗔癡等諸惑為愚癡迷暗,其用能障菩提妙智,使不能了知諸法之事相及實性,故稱所知障,又作智障。離此二障,則稱二離。〔成唯識論卷九〕

 

304 【十地】指菩薩乘十地,即歡喜地、離垢地、發光地、焰慧地、極難勝地、現前地、遠行地、不動地、善慧地、法雲地。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個十位,在此十地,漸開佛眼,成一切種智,已屬聖位。

 

305 【二乘】 乘為運載之意。運載眾生度生死海之法。(一)直接聽聞佛陀之教說,依四諦理而覺悟者,稱聲聞乘。(二)獨自觀察十二因緣之理而獲得覺悟者,稱緣覺乘。〔大寶積經卷二十八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、華嚴五教章卷一〕

 

306 【五位】(一)指大乘菩薩修道之五等階位︰又稱大乘五位。即︰(1)資糧位︰謂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諸菩薩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,故名資糧位。(2)加行位︰謂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等四加行位菩薩,由得福智資糧,加功用行而入見道,住真如性,是名加行位。(3)通達位︰亦名見道位,謂初地菩薩體會真如,智照於理,得見中道,故名通達位。(4)修習位︰即修道位,謂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薩得見道已,為斷除障,復修習根本智,故名修習位。(5)究竟位︰謂妙覺佛證此位,最極清淨,更無有上,故名究竟位。(二)指《天臺四教儀》所出的小乘五位︰(1)資糧位︰其位有三︰五停心、別相念、總相念;謂欲出三界,必以此三種觀法為資糧,故名資糧位。(2)加行位︰其位有四︰暖位、頂位、忍位、世第一位;謂此四位加功用行,取證道果,故名加行位。(3)見道位︰即聲聞初果,謂斷三界見惑,見真空之理,故名見道位。(4)修道位︰謂修四諦道法,斷欲界思惑,證第二、第三果,故名修道位。(5)無學位︰即聲聞第四果阿羅漢,乃斷三界見思惑盡,真理究竟,無法可學,故名無學。

 

307 【戒體】謂經由作禮乞戒等儀式所引發的內心持戒功能。也就是指受戒後所產生的防非止惡的力量;它是一種拘束內心且持續存在的效力。

 

308 【瑜伽】意譯作相應。依調息(調呼吸)等方法,集中心念於一點,修止觀(奢摩他與毗缽舍那)為主之觀行,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。

 

309 【思惑】又名修惑,三惑之一,即思想上的迷惑錯誤,如貪嗔癡慢疑等之五煩惱是。思惑的品數有八十一,即欲界五趣一地,色界四禪天為四地,無色界四空天為四地,共九地,每地九品,合共即八十一品。

 

310 【登地菩薩】登入初地(即歡喜地)之位的菩薩。

 

311【非人】指人類以外的某類眾生。有時指天、龍、阿修羅等八部眾,有時指鬼神所幻化而成的『變化人』。

 

312 【證】修習正法,如實體驗而悟入真理,稱為證;即以智慧契合於真理。

 

313 【菩提心】求無上菩提之心。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,是淨法長養之良田,若發起此心,勤行精進,則得速成無上菩提。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;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,略稱發心、發意;最初之發心,則稱初發心、新發意,為菩提之根本。《大智度論》卷四十一云(大正25·362c)︰『菩薩初發心、緣無上道,我當作佛,是名菩提心。』此菩提心之內容,即『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證』之四弘誓願。即為利眾生願成佛。

 

314 【禪定】禪與定皆為令心專注於某一物件,而達於不散亂之狀態。又色界之四禪與無色界之四定,合稱四禪八定。〔法華經提婆達多品〕

 

315 【瑜伽】意譯作相應。依調息(調呼吸)等方法,集中心念於一點,修止觀(奢摩他與毗缽舍那)為主之觀行,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。於密教,盛行三密瑜伽相應之說(又作三密相應說)。行此等瑜伽觀行者,稱為瑜伽師。

 

316 漏盡通︰『漏』即三界之見思惑,謂斷盡見思惑,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脫。

 

317 【器世間】指一切眾生依之而住的國土世界,因國土世界好像器物,能容納眾生居住。

 

318 【五蘊】蘊是積集的意思,五蘊就是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。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,變礙為義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種所造;受就是感受,領納為義,其中包括苦、樂、捨三受;想就是想像,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,取種種相,作種種想;行就是行為或造作,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;識就是了別的意思,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。在此五蘊中,前一種屬於物質,後四種屬於精神,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。

 

319 【神我諦】印度數論外道所立二十五諦之一。指常住獨存,受用諸法的實我,亦即個人的精神本體。又稱我知者、神我、我、神。

 

320 【如來】佛的十種稱號之一,因佛乘真如之道,來成正覺,來三界垂化。

 

321 【學處】修學之處,如五戒也叫五學處。

 

322 即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。

 

323 【五逆罪】五種極逆於理的罪惡,即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之血,破和合之僧。因此五種是極端罪惡的行為,任犯一種,即墮無間地獄,故又名無間業。

 

324 【格魯派】西藏佛教宗派之一。又名甘丹派,俗稱黃教。這是依寺廟立名的。因為宗喀巴創建甘丹寺後,晚年長住這個寺中,所以就稱這一派為甘丹派。在藏文習慣上,『甘丹寺』一詞可略為『迦魯』,一般人習稱之為『格魯』,於是又可稱為『格魯派』了。西藏後弘期佛教中的盧梅大師,在臨赴西藏時,拉勤貢巴饒塞將自己曾經戴過的黃帽一頂贈送給他,且囑咐說︰『汝戴此帽,可憶念我。』由於這件事情,後來持律的大德們,都戴黃帽。當宗喀巴出世弘化時,藏地戒法久衰,就依古代持律大德的密意,也用黃顏色的帽子,作為戒法重興的象徵,並且成為一家的標幟,所以此派亦稱黃帽派。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,元·至正十七年(1357)誕生於青海宗喀地方。三歲受近事戒,八歲受沙彌戒,十六歲到藏,受比丘戒。自此以後,廣參名師,博學多聞,對於性相顯密諸部經典,都能如實通達。他不但通達內明、因明,而且對於聲明、醫方明等亦善了知。宗喀巴的著述很多,無論申經釋論,提要鉤玄,不但文義顯明,並且抉擇精確。最重要的有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和《密宗道次第》。另有《辯了不了義論》和《五次第明燈》等。宗喀巴一生,致力於弘揚佛法,六十三歲示寂於甘丹寺,弟子將遺體建塔供奉。

 

325 【寧瑪派】 西藏佛教派別之一。十一、二世紀時,西藏僧人中合稱為三索爾之索爾波且釋迦生、索爾迥喜饒札巴、索爾迥卓蒲巴及絨卻吉桑波等,奉蓮華生為開山祖師,依其入藏所傳密咒及所遺伏藏修習傳承,遂成一派。當時並無派名,自後弘期其他教派產生後,以其遵循前弘期舊譯之密咒,故相對於後弘期依據新譯經典之新派而言,稱之為寧瑪派。意譯為舊、古舊,故寧瑪派即舊派或古舊派之意;亦即指以舊譯經典為本,前弘期所傳之密教。又因此派僧人戴紅帽,故別稱為紅教。

 

326 【五明】即語文學的聲明、工藝學的工巧明、醫藥學的醫方明、邏輯學的因明、佛教學的內明。

 

327 【出世間】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,不生不滅之涅槃為出世間,如苦集二諦是世間,滅道二諦是出世間。

 

328 範式:原本是一個科學社會學或「科學歷史主義」的概念,源於湯瑪斯?庫恩40年前的名著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,意指某一科學家群體共同的理論和方法。當違背某一範式的理論、定律的「異例」積累到一定程度時,便有可能發生範式轉換也就是科學革命。

 

329 【出世間】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,不生不滅之涅槃為出世間,如苦集二諦是世間,滅道二諦是出世間。

 

330 【世尊】佛的尊稱,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。

 

331  參觀:陳  晉:出入佛道(上),1993年第8期《瞭望》。

 

332 【所知障】指對一切所知及菩提的障礙。又名智障或智礙。

 

333 【三智】 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。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知一切法總相的智,總相就是空相;道種智是菩薩知一切道法差別相的智;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,化道斷惑的智,合一切智及道種智二者,故名一切種智。

 

334 【悲】同情救拔他人痛苦的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