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)

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 黃翠華

本文出自癌症新探77期

說到薑黃,許多人腦海立刻浮現一堆問號「薑黃究很好嗎?可以怎麼吃?吃多少?真的要天天吃咖喱?很難啊!」。現在,就讓我們一起探索薑黃的世界,透過簡單多變的方法,讓它走進你的飲食生活,開啟天天薑黃、天天健康!走,出發囉!
 
 
薑黃知多少?
薑黃(學名:Curcuma longa)和薑同一科但更黃甚至橘黃,所以又叫黃薑,還有個很浪漫的名字—鬱金(Turmeric),源自鬱(=停滯)金(=肺),中藥材用來化肺瘀而得名。若到印度、東南亞新加坡等地,一般超市都會看到一包包寫著Turmeric下面一排中文小字薑黃粉,大小包裝都有,不像台灣有機店賣的小小一罐。
 
 
薑黃有哪些種類?
依產地分有來自喜馬拉雅山麓、緬甸一帶稀少珍貴的黑薑黃、印度薑黃、爪哇薑黃、泰北一帶的暹羅薑黃等。也有分為秋薑黃(也有人稱紅薑黃)、春薑黃、紫鬱金等。其中都含有具保健功效的薑黃素。
 
 
薑黃有何好功效?
這是個具有約5000年歷史的 「保健食品」,無論是印度的醫書《阿育吠陀》、享譽世界的東方醫藥巨集《本草綱目》、古希臘或來自日本的天皇貢品都有記載。
 
古代人對薑黃在醫療上的用途為何?中醫學上薑黃主要作用是「破血、行氣」,常用在氣血滯瘀造成的心肺不適、腹痛、跌打損傷、筋骨痠痛等。印度、中國常用來抗發炎消腫、治療風濕、肌肉關節酸痛、經痛,也會敷在傷口上止血化膿。有些也用來治療胃病、肝病、腹脹,甚至女性的護膚美白調經…,入菜還可抗菌,有利食物保存、增加色香味,健胃開脾,無論內服外敷都有記載,功效多元且良好。至今,這些國家依舊延續著祖先留傳下來的保健養身之道。
 
 
台灣人到東南亞、印度,最怕當地的衛生環境,擔心發生腸胃炎,甚至上吐下瀉,破壞遊興。但怪了,同行的當地人吃喝一樣卻沒事,看來,下回出門前ㄧ兩個月不妨提前入境隨俗~天天薑黃~!
 

薑黃不只在一般民眾流行,現代學術界醫界也相當熱門,相關的研究超過6000篇。我們知道「發炎」是大部分疾病的致病主因之一,正因此,薑黃的超強抗氧化、抗發炎、對抗自由基侵害的作用,便發揮極大的功效。更重要的是安全性高(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為GRAS(普遍被認為安全))。將薑黃研究匯整如下:

  • 抗癌防癌:薑黃在癌症的作用真是令人嘆為觀止,也是近年來被研究最多的領域。防癌方面:薑黃能減少因自由基或氧化壓力所引起的基因突變,也能抑制某些致癌物引發的細胞癌化。抗癌方面:1)抑制致癌物的作用,減少促癌機會; 2)抑制腫瘤生長因子,進而制止癌細胞增生。3)透過酵素調控,促進癌細胞凋零; 4)癌症最怕轉移,薑黃在癌症轉移過程中能抑制許多重要的因子,如:抑制癌症轉移相關蛋白酵素的活化、改善某些藥物的副作用; 4)抑制腫瘤血管新生,腫瘤少了營養只好走上滅亡之路; 5)透過多種方式增強抗癌藥物效果。癌別涵蓋:皮膚癌、大腸直腸癌、乳癌、多發性骨髓瘤…等。
  • 預防心臟血管疾病:這部分薑黃的作用也很多元,例如:降低壞膽固醇提升好膽固醇。許多人都很困擾於驗血發現好的膽固醇很低,但是卻很難提高,薑黃竟然辦得到。還可經由抑制血小板凝集,進而降低中風、心肌梗塞的風險,但對於凝血功能異常者就要請教醫師小心使用了。
  • 減緩老化與退化:老化退化人人怕,感覺自己還年輕這些問題卻怎麼悄悄上身了。針對這個問題薑黃的作用包括:1)改善皮膚老化; 2) 改善關節的發炎、損傷與疼痛:身體關節用久了難免出現發炎和損傷,也容易身體僵硬。薑黃的抗發炎作用正好發揮作用; 3)減緩忘東忘西的老態甚至阿茲海默症: 薑黃透過腦部血液循環、獲得充足的氧氣,大腦變健康自然少些健忘了。長久以來,我們都深信腦神經長大後就不再複製,但新的研究發現,大腦的神經細胞還是會在有些地方形成新的連結和增生。薑黃在動物實驗上發現,能讓小鼠的神經幹細胞增生還可以修補腦部損傷。看來,改善腦神經的退化有指望啦!此外,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:愛吃咖哩的印度老年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率幾乎是全球最低,經抽絲剝繭的分析,原來是薑黃可以抑制β類澱粉蛋白在腦神經的沉積,這正是阿茲海默症的表徵。這個疾病若能有效預防,將為眾多家庭帶來幸福與美滿!
  • 其他骨科問題:研究發現薑黃可減緩風濕性關節炎、椎間盤發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膝關節腫脹疼痛。
  • 對糖尿病的幫助:透過相關酵素的活化,幫助血糖控制並漸少併發症。
  • 皮膚方面的助益:薑黃的抗發炎能減少皮膚發紅和過敏,抗菌能幫助對抗粉刺、青春痘、燙傷疼痛、傷口癒合、減少疤痕都有幫助,因為薑黃可幫助皮膚的生長因子與膠原蛋白的生成,進而有利皮膚細胞再生。過度照射紫外線常造成皮膚的病變,薑黃可以捕捉紫外線照射所產生的自由基,讓皮膚細胞能免於受到攻擊。
  • 幫助消化:研究發現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,如:腹脹、腹痛、胃灼熱等。
  • 對抗壞情緒:動物實驗發現,薑黃可提高大腦中的血清素與多巴胺,這些成分都與情緒的調節與控制關係密切。
 
雖說薑黃是印度人的黃金,其實台灣對薑黃的研究也很多,早在1991便已經有台灣學者在國際上發表相關研究,研究領域不論是抗癌防癌、心臟血管、降血糖、降血脂等都有。令人興奮的是,台灣團隊發現較低量的薑黃,對癌細胞的轉移就有明顯的抑制效果。
 
 
這麼多的研究一定讓你看得頭昏眼花,確實,薑黃真是寶,安全性也高,除了孕婦、哺乳婦不宜,一般人都可以透過適當的飲食攝取獲得。對於功效的期待則應適當勿過高,因為目前雖已進入人體試驗,畢竟大多仍是體外或動物實驗,轉換到人體是否一樣有效,仍有待學術界更多的研究。
 
 
薑黃該怎麼吃?吃多少? 
薑黃含有多種天然的多酚類物質,統稱為類薑黃素,其中薑黃素佔最大宗,其他的多酚類成分也有好處。建議的吃法是,適量攝取,天天薑黃、天天健康!
 
一般建議每天200mg的薑黃素。然而研究用的劑量各不相同,不同品種薑黃素的含量也不一樣,包裝上少有標示薑黃素含量(除非是健康食品)。還好其安全性高,吃到40倍(8克)也還不至於有大風險。建議添加於食物中最好。要吃到200mg的薑黃素,約略推算成薑黃粉大約每日5~10克,也就是1~2茶匙。若是現採新鮮薑黃,扣除含水量大約要吃到50~100克(一兩半到三兩),相當多不易入口,建議可以混著吃,得到多元的好處也分散風險。有些人喜歡薑黃的味道有些人則否,以下分享我們試過的好食譜:
 
 
薑黃食譜分享
精力湯加薑黃:(一人份)
蔬菜(青花椰苗、紫高麗苗、豌豆苗、甜菜根、胡蘿蔔等各少許,總量一飯碗
水果(葡萄、蘋果、小蕃茄、鳳梨、總量八分滿碗)
綜合堅果、亞麻仁子、核桃 共1~2湯匙
新鮮薑黃約拇指大小或薑黃粉1/3茶匙、黑胡椒少許
 
香煎薑黃蛋 (二人份)
雞蛋2個打散加1/4茶匙薑黃、少許胡椒、少許鹽,下鍋煎或炒均可。也可以加蔬菜例如:洋蔥、青蔥、番茄、胡蘿蔔等。
*這道我最推薦,因為雞蛋的卵磷脂與黑胡椒的胡椒素,可以大幅增加薑黃素的吸收。而且薑黃味吃不太出來。
 
薑黃飯
五穀米2.5杯、白米2.5杯、薑黃粉1茶匙
*米洗好浸泡,煮之前加薑黃粉均勻攪拌即可,再加少許黑胡椒更好。
 
薑黃飯團、薑黃粽
米2/3、糯米1/3,依照如上做法,煮好可以混合燙熟的毛豆、胡蘿蔔,內餡包滷蛋,這麼一來除了美觀,薑黃素的吸收也會更好。
 
蜂蜜薑黃茶
熱水200 c.c. 加1/4茶匙薑黃粉、少許黑胡椒、1茶匙蜂蜜。冷飲也適合。
飲用時不妨想像自己身在印度,正想享受著異國風味與浪漫!
 
 
結語
薑黃是我的最愛之一,因為越是探索就越感受到上天的慈悲,人類無意中為自己找來許多健康問題,上天正像關愛孩子般,將「解藥」悄悄地隱藏於大地,就讓我們以歡喜的心,開啟~天天薑黃、天天健康的幸福人生~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惟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